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是”字在西汉以前的语言中不是一个成熟的系词,而最初只是一个指示代词。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是”字作为指示代词的指示,称代作用逐步减弱,进而具有了系词功能。到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已发展成为成熟的系词。这一发展过程在东汉人王充的《论衡》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2.
《墨子》中的"是"是一个高频词,最主要的用法是作为指代词以及连词语素,形容词、系词以及其他用法相对较少。在"是"作为指代词的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用法;而在回指用例中,绝大多数是回指陈述用法。由《墨子》中指代词"是"中各种用法以及语法化的两个条件(语义适宜性和高频率)来看,现代汉语判断系词"是"很有可能是来自指代词"是"的回指陈述的功能。在回指陈述较为简单的句式中,代词"是"的回指功能不是必要的,又因"是"与后面的成分构成判断句,故代词"是"得以演变为系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通过对<诗经·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一句的种种解释进行分析与比较,说明解释的关键在于对"彼"的理解."彼"在先秦的用法有指示代词与人称代词之分,但在此句中"彼"作指示代词理解为佳.在对"彼"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探索用"彼"句型的基本用法并圆满地解释此句句义.  相似文献   

4.
系词"是"的成因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示代词“是”用于主谓之间复指主语时,往往可以重新分析为强调主语的标记,由于在语流中它与谓语联系得更紧密,它也有可能被看作是强调谓语的标记。用“是”强调谓语经常可以起到确认的作用。以名词性成分为谓语的无系词判断句在使用时受到了限制,客观上需要一个系词作判断标记,“是”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5.
"忧"是<诗经>时代人们的普遍心理状态.士大夫为国为民而忧,体现出走出宗教神权阴影之后人类对自身行为处事的"忧患意识".普通百姓为个体、生命、家园、爱情等忧愁,无不体现出人们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中,对脱离兽性的人性的思考,及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思考.所有这些都是魏晋时代个体的人对人类整体的自觉.<诗经>中展现的人的感性自觉最终汇成先秦诸子对人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6.
考察汉译佛经<修行本起经>和<中本起经>的判断句,发现二经判断句采用多种句式,以用系词为常.系词"是"字得到普遍使用,并且发展出了一些灵活用法,这表明系词"是"在汉末已经走向成熟了.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中的人称代词比较齐全,充分反映上古人称代词的起源、发展及其语法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语中系词"是"的问题,学者们已有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是"从指示代词发展到系词的过程,认为"是"自身的语义以及判断句句式的结构特点均对其从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判断句格式标记,"是"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扩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胡塞尔的中译著作中,与Sein相关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翻译问题,比如将“was es ist”译为“它如何存在”和“它是什么”,将“es ist……”译为“存在着……”;将相互对应的名词“Sein”和动词“ist”译为“存在”和“是”。它们要么对相同的译文采用完全不同的翻译,要么使系词结构丧失殆尽,要么消除了动词和名词的对应性,使它们变成没有联系的词。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不对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存在”概念,因而没有坚持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ist”,对名词与动词、以及与各种不同变形的对应性缺乏清晰而足够的认识,无法将系词的理解贯彻始终。“是什么”乃是表达认识的基本方式,与语言相关,与逻辑相关,因此是与认识相关讨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应该在系词的意义上来理解和翻译,并且应该将这样的理解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0.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诗经》自然审美研究天文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文”对象和现象的感知和关注是中华早期自然审美的重要内容 ,《诗经》则是有关中华早期自然审美的重要文本。《诗经》“天文”审美包括天空宏观整体、天空中日月星辰微观天体对象和阴晴风雨等自然气候现象三个层面。《诗经》文本显示 :春秋时代 ,中国人对“天文”自然对象、现象的关注和欣赏已很广泛、细腻和普遍 ,已经开始将自然对象、现象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联系 ,自然审美已由生理快感入于心理快感 ,这一转化的关键环节是以“天命”观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对于《诗经》及《诗经》研究的论述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 ,但确可视为“诗经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他分《诗经》为“南、风、雅、颂”四体 ,并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 ;他将《诗经》作为研究周史的重要史料 ,并认为通过《诗经》研究可以寻绎当时中华民族的心态与生存状态 ;他从学术史家的高度 ,对诗经学史进行了论述 ;在《诗经》的文学研究方面 ,他也有独到见解。综而观之 ,梁启超在《诗经》研究方面所做的除塞拓通的工作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天地  相似文献   

12.
《诗经》意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原始兴象、比德意象和审美意象.这三种意象既代表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的历时发展,也构成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方面的共时结构.<诗经>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划分为描述型、比喻型和象征型三大类.这三类意象鼎足而立,各自具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和特色,又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地建构出一篇篇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13.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曾以盛发高髻为美,因而在祭祀中戴假发是对参祭妇女的仪表要求之一。根据《周礼》及相关记载,《君子偕老》中出现的“副”“象衣”“翟”“展”是王后在祭祀中专用的假发和服装。从祭祀的角度理解《君子偕老》,可以对诗歌有更深地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诗经》文本编辑之初即伴随着目录学的研究方法,“目”与“录”的结合。至孔子以《诗》教授弟子,则综合运用了古籍整理与研究的诸种方法,如搜集校对(文本、音律)、论定编次、发明文义、语言雅化、理论总结等,经学的、文献学的、文学的研究方法已经比较全备。根据历代《诗经》著述体式的产生与演变及其所反映的研究风尚,我们将历代《诗经》著述与研究粗略地分为三期:汉代的原生期,三国至隋唐的守成期,宋及宋后的新变期。  相似文献   

17.
《诗经》忧患意识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文学中充满忧患意识的最早诗集。其忧患意识丰富而深广:国运民瘼,世道昏暗,徭役兵役,人生短促,婚恋别离等,无不引发人们浓郁的忧患意识,它们是《诗经》时代社会政治状况的直接反映。《诗经》奠定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里程碑,对后世影响深远。在21世纪,忧患意识优良传统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早期诗歌修辞手法与《诗经》的赋、比、兴有相似之处,但在民族风格方面有很大区别。蒙古族早期诗歌中的比、兴是以牧民生活中常见的或特有的大草原、山峦、湖泊、畜牧、弓箭、雄鹰、绸缎等物作为比、兴之物。《诗经》中比兴艺术则以汉民族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虫鱼、田间地头、谷物瓜果等作比兴之物。从两种诗歌的比...  相似文献   

19.
实行德治是周人革命的重要举措和思想上的重大创获,周代政治与德治思想息息相关.《诗经》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用人的德治思想。通过研究《诗经》中的德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周人治国观念的转变和周代社会政治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先秦的重要文献,其中包含着很多与当时生活相关的处所词。若对《诗经》中的处所词进行详细统计与分类,把《诗经》中的处所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可形成对《诗经》中所处词较为详尽的描写。在归类的基础上对《诗经》中处所词的构成进行分析,包括连绵词、名词词头+名词、方位词+名词和形容词+名词,进而对其句法功能与介词搭配归纳,《诗经》中的处所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中心语和状语,搭配的介词比较常见的有于自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