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歌词是一种凝炼的听觉艺术形式,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英语歌词的语言及其歌词抒发感情功能方面出发,分析了英语歌词的文体特点,并通过实例,就英语歌词中出现的一些特性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歌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逐渐成为语码转换的特殊载体。对中文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后,运用陌生化理论,从语符陌生化、语义陌生化、语音陌生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指出应该持一种辩证的态度看待流行歌曲歌词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3.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歌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逐渐成为语码转换的特殊载体。对中文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后,运用陌生化理论,从语符陌生化、语义陌生化、语音陌生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指出应该持一种辩证的态度看待流行歌曲歌词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音乐文学的角度探讨了《诗经》及其研究的“歌词学”价值,并对现当代歌词理论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诗经》其实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词总集,它启示我们,中国歌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是诗歌的附庸。本文还对中国歌词的基本特征、中国歌词的文化品格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基于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连贯理论,着重分析一些英文歌曲歌词中的照应、替代、省略等语法衔接手段在英语歌曲歌词中的运用,并以实例证明这些手段使得歌曲语篇结构紧凑、过渡自然,成为一个前后衔接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词是语言的艺术。歌词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感染力。近年来许多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出现了语法方面的问题,词法、句法错误较为突出。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歌词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本文结合对一些典型实例的分析,论证流行歌曲歌词语法规范的重要意义及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7.
现代歌词学由歌词文体学、歌词文化学、歌词创作学、歌词美学、歌词传播学、歌词史和词人评传等分支构成.兼有诗与歌双重美感追求的现代歌词新文体,长期以来被遮蔽和忽略,没有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廓清歌词的内涵与外延,探究歌与诗从同源异流到各自独立发展的机制是歌词文体学的核心;歌词文化学是从现代的文化观念和视野出发,研究文化建设中的歌词活动,透视整个中国文化的某些不易觉察到的意蕴;歌词史是从思潮、背景、整体风格、艺术个性等方面为现代歌词寻找自己的坐标以及它独立的本体性价值体系.从现代社会的接受格局看,歌词已从边缘走向了中心,当下的歌词创作召唤理论指导,词坛呼唤着建立歌词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8.
现代歌词中的诗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歌词与诗歌合一是一部既往史,如今歌词已从诗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然而,二者仍然有着密切关系.诗歌可成为歌词和歌词可以是诗歌的情况并不少见.现代歌词中的诗歌表现为三种形态,即诗歌被谱曲而成为歌词,古诗今译成歌词,歌词原作即诗歌.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歌词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中国现代歌词研究领域的第一篇文献综述。选取并评价了70本(篇)文献,将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歌词研究成果,分成六个方面加以评述:一、建立学科的理论努力;二、现代歌词史研究;三、现代歌词的文化学研究;四、现代歌词的创作法研究;五、现代歌词作家及作品论;六、现代歌词的类型学研究及比较与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田汉在中国现代歌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者认为,田汉是中国现代歌词的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他把现代歌词从“蜕变、崛起阶段”推向“创立、拓展阶段”;他以创作的实绩和社会影响,使歌词这一艺术形式迅速得到承认,并由此奠定了歌词的文体地位;在体式的建构中,他又突出歌的个性特征,使歌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安徽撤销了地级巢湖市,扩大了合肥辖区范围,势必会进一步推动核心城市合肥的聚势发展,合肥经济圈也必然会形成三个新的发展趋向。一是体现在合肥经济圈与南京、武汉经济圈的关系上,合宁汉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将会发生重要变化;二是体现在圈域空间特征上,合肥经济圈必然东扩,将会加快推进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三是体现在经济圈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上,由于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程度将会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与传统企业相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具有企业要素知识化、经营方式网络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柔性化、信息传播市场化、结构和行为国际化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又一个重大历史转型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与转型主题将更加鲜明,能源系统转型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中的权重将显著增大,流入能源转型领域的各类资金将显著增多,智慧能源产业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支撑能源系统转型。非化石能源规模和比重将大幅提升,化石能源需求有望接近峰值,工业用能进入下行区间,电气化水平再上大台阶。预计2025年全国能源需求总量接近55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16%~17%。可再生能源大发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大迈步、国际能源建设合作大提升,将有力支撑中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动态视觉识别系统是我校形象走向整体化、形象化和系统化的一种应用设计,目的是将综合性大学的精神、理念与校园文化传达给学校内部以及社会大众,形成一个整体良好的大学新形象。通过一定的文化性、社会性观念进行我校的系统形象改造,在视觉识别系统功能扩大的同时,从根本上规范我校的视觉基本要素,最终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加入WTO以后 ,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就业结构问题 ,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短期、长期影响。提出在短期内 ,尽管就业总量不是很大 ,但结构性矛盾仍会增加 ;从长期看 ,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将锐减 ;第二产业相关行业将有调整 ,第三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就业机会将大量增加。总体就业总量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日汉V-V复合动词的异同--从中心词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词对参项的支配角度考察日汉两种语言的V-V复合动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并列关系的复合动词属于双中心词类型;非并列关系的复合动词中,日语基本上符合其中心词居后的原则,而汉语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动补式的复合动词基本上符合中心词居前的原则,二是偏正式的复合动词与这个原则相反,属于中心词居后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企业组织结构化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逻辑”将在企业制度结构中得到确认;传统的“层级结构”将改造成“网络化的层级结构”;而作为企业经营“副产品”哟“一元记忆型”企业文化则将被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多元学习型”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运用系统方法、参考系列预测法及比较法对我国、黑龙江省到2010年研究生发展规模进行科学预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我国研究生规模将达到115万~165万之间;黑龙江省研究生规模将达到3.5万~4.4万之间,其中,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需求十分旺盛.从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能力来看,传统的全日制培养模式将成为研究生发展规模扩大的瓶颈.借鉴外国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实践,提出在我国应大力开展研究生远程教育,并估计到2010年应有三分之一的研究生通过远程方式学习.  相似文献   

19.
尼采文本中隐含着一条思想的道路,即从身体出发,在身体敞开的维度内思考问题。身体为我们透视尼采的美学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尼采是从艺术家这一身体性的存在者出发思考艺术的本源,他在艺术家的陶醉状态中揭示出作为创造力意志的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作为艺术的本源是身体性的,具体表现为人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报刊新闻标题在追求语言紧凑与音律自然兼顾的同时,更需在遣词造句时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即增添文化负载词,但对于不熟悉本土文化的异域读者来说,可能因文化空缺而难以充分理解文化负载词。文章对标题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根据其来源不同进行归类分析,以期实现语言学方法论指导语言实际应用的重要意义,并打开新闻标题创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