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连 《探求》2001,(2):21-22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改革的深入 ,以“推行火葬 ,改革土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碍于观念和利益问题 ,殡葬改革仍举步维艰 ,殡葬市场的发展还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对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重视 ,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殡葬市场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经济领域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对于“殡葬市场”人们却谈虎色变 ,认为在殡葬领域不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说是“活人连死人的钱也赚” ,其实殡葬市场的存在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和…  相似文献   

2.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陈伟 《探求》2005,(5):20-21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4.
温朝霞  黄苏萍 《探求》2005,(5):22-23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冯仿娅 《探求》2005,(5):25-26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优化殡葬服务 加强殡葬管理 推进殡葬改革 倡导殡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殡葬服务重在三项“服务”:一是明确基本的殡葬服务,二是明确社会化的殡葬服务,三是必须做到优质、文明、诚信服务。  相似文献   

7.
程寿 《探求》2005,(5):26-27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7,(9):60-61
“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与会单位决心在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9.
进行殡葬改革,反对愚昧的丧事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人们树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其经济、文化状况却相对落后,各级财政对殡葬事业的投入较少,殡葬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加之西部边远地区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使殡葬改革困难重重。本文意在通过对青海省在推行殡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来探求如何在西部更进一步推行殡葬改革工作。基 本 情 况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  相似文献   

10.
黄小林 《社会福利》2006,(11):33-35
思考之一:现行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存在缺陷,殡葬执法主体不统一,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殡葬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指政府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对人们的殡葬活动进行指导、监督、规范。《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殡葬管理工作。即搞好殡葬管理,规范人们的丧葬行为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在具体实施殡葬管理的过程中,民政部门明显感觉履行职责的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城市殡葬“三乱”(乱埋乱葬,乱搭设灵堂、乱经营丧葬用品)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众特别关心的问题。对此,社会上不满的情绪很  相似文献   

11.
殡葬单位是塑造政府文明形象的前沿阵地,这一点也不夸张。一方面,殡葬业务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个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丧户的耳目下;一方面,殡葬单位是民政事业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殡葬单位是政府的“窗口”。殡葬部门应如何塑造文明形象?根据民政部去年颁发的《殡仪职工服务规范,管理人员职责规范》,我们要遵循“语言文明,礼貌待人,服务周到,丧户至上”的原则,态度上做到“三声”、“四心”,即:来有应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接待热心,服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在整体形象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项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由部分有偿服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社会福利》2008,(5):15-18
2008年5月7日上午,由中国殡葬协会主办、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承办的“2008第三届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窦玉沛副部长在致辞中首先对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国际殡葬协会科尼特主席表示热烈地欢迎。他强调科技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殡葬事业50多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骨灰的集中安葬,永久性石材的大量采用,大面积的青山在公墓建设中的“白化”,使得公墓成为殡葬改革中令人质疑的焦点问题。群众“入土为安、无碑不成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何跳出传统公墓的旧模式,更好地实践生态公墓、绿色殡葬的理念,如何逐步引导群众选择生态型的安葬方式,是公墓改造和建设面临的突出课题。青岛福宁园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更多启迪。  相似文献   

14.
李燕喜 《社会福利》2006,(10):19-20
湖南省常德市自2004年5月18日正式推行殡葬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民政主管、各个部门配合”的运转机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两年多来,殡葬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但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是火化事低;二是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有增无减;三是乱埋乱葬、丧葬用品市场混乱。既给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又损害了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形象。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把殡改工作推上新台阶?作者对常德市殡葬执法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措施来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15.
品牌是行业的旗帜,品牌兴业,品牌兴市。上海殡葬业方方面面的变革必须在形成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品牌上聚焦。 殡葬业是承担着公益责任的公共服务事业,为民服务是殡葬业的根本使命,也是品牌的本色。殡葬服务必须跳出以“遗体处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为全人类服务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至少要体现出“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政府对殡葬行业的监控和管理;二是有利于先进文化在殡葬活动中的传承;三是有利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四是有利于殡葬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05,(1):59-59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长效的殡葬管理社会化机制.建设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覆盖全市的殡葬服务体系.上海市民致局在普陀区甘泉、宜川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有序地开展了殡葬服务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上海市民政局依托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平台,设立殡葬服务窗口.开展优先、优惠、优质的“三优”服务,由社工在“第一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温情”服务。  相似文献   

18.
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殉葬改革“十五”期间是广东省强化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全省殡葬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9.
新干县分别于2003年6月6日、8月6日和2004年1月1日,在全县实施殡葬改革三个“零点行动”,使全县殡葬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尸体火化率100%,其主要做法是:(一)宣传到位。一是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20.
作为殡葬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农村公墓的建设对于改变村民旧有丧葬习俗,保护美化环境,节省土地资源,促进殡葬改革深入开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如何加强农村公墓的建设与管理,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主管殡葬改革的民政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福建沙县的个案颇具解剖和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