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言学理论是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比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支点。“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英汉翻译语言对比研究和文化对比研究的合而为一。它既是英汉翻译学学科建构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英汉翻译研究科学化发展的依据和依归。它既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系统化是在不断利用各种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逐步成为现实的。中西译论的差距正好就发生在这一层面上。翻译获得高校教育学科地位是翻译成为学科的最重要标志 ,“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运用对比语言学理论和文化语言学理论来对比分析英汉"夫妻"谚语各自在句法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语义关系上的特征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夫妻"谚语是指表现夫妻关系以及夫妻各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谚语。本文论证英汉"夫妻"谚语在句法结构及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上的异同反映了英汉民族夫妻伦理关系文化上的异同。这种对比分析旨在认清英汉民族在这一传统文化领域里的共性以及个性,有助于英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比较"和"对比"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语言学术语,然而在英汉译学著述和翻译教学的科目设置中混淆通用."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中的"比较"与"对比",形式与内涵完全相同,性质和目的也没有区别."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课程设置受到专家的质疑,与其名目不无关系,故建议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之名目统一术语,确立名称.  相似文献   

5.
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受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委托,于1996年5月13日至5月19日在青岛举办了本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 大会收到论文98篇,交流学术著作有刘重德主编的《英汉语比较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杨自俭、李瑞华选编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和李瑞华主编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刘重德会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努力把三个学科的研究推进一步》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两部分。一部分重点阐述了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和主要任务:着重讨论三个学科(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理论建设和  相似文献   

6.
济大新秀     
仇伟男,博士,1976年出生,山东章丘人,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和英汉语言对比。仇伟老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以及研究生的理论语言学和高级句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参与山东省社科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其语言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势必给英汉翻译带来影响。此文以篇章语言学中的主位-述位理论为指导,探讨在英汉语篇翻译中英汉差异对主位结构转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受黄国文教授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古诗英译研究的启发,运用经验功能及物性理论对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的三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不同的过程类型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验证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和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尝试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对“wh-继续分句”再次分析,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继续分句还具有一些新特点:“wh-继续分句”的引导词不仅可能是which,还有可能是who、where、when等代词或副词;“wh-继续分句”不仅可以对前面起始句进行延伸,还可能进行发挥/增强。同时作者就这种特殊继续分句的英汉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指导意义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新的研究方向,是促进语言研究的新途径。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各种语言在构词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英、俄、汉三种语言在构词上存在共性和差异。构词法有加缀、重叠、变异、减缀等四种。  相似文献   

11.
工业发达国家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经费、研发人员数、制造业出口结构、技术进出口平衡等指标对过去10年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三个重要见解:一是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开发密集度普遍上升,成为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物质基础;二是新一代技术产业的创新来自于学术研究,从而使一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决定了其科技创新实力,并且使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变成新兴科技产业创新的特征;三是美国大量投资基础科学的政策造就了新一代技术产业的绝对优势,弱化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只在现有技术产业开展创新的科技赶超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建园模式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园区对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导向辐射示范的基地作用,对传统农业的传统技术和产业结构起改造、提高和带动作用。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有开发区、农业公司、多方联合、科技承包等四种模式。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增强园区建设的生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也受相关各方的关注。“产学研”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主动反应,它能增强高校与企业合作性,培养出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论文阐述了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实意义,并提出“产学研”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这将有利于教学内容上的侧重、教学体系的构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提高、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4.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来源倚重电视媒介以及村民会议传播,他们接触大众传媒的频度和时间形成了电视第一、报纸第二、网络第三、广播第四的模式。媒介功能认知方面,他们重视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与引导公共舆论,但认为大众传媒最大问题是“与自己距离太远”,加之“虚假新闻增多”等因素,导致其不太喜欢大众传媒。媒介对农民阶层的报道和关注不够,只有少数媒介关注“三农”。媒介需要多关注进城打工农民,重视对“三农”政策传播。农民期待发展农村电视和网络媒介,加强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农村情况,持续报道农村社会问题,禁止虚假、空泛的报道等等。  相似文献   

15.
凯瑞·布朗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2019年1月,凯瑞·布朗在访谈中谈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以及中国故事的理解。他主张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基础,植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解中国故事,分析中国政治与全球秩序。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一部成功的中国故事,就是具有积极愿景的未来的故事,是一个信仰团体的故事,是道德正义的故事;只有植根中国历史与文化,才可以理解并解决中西方的“幻象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汉语是中古汉语的主干部分,学界在此时期的语法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在连词的研究方面,还稍显不足。通过全面梳理分析有关魏晋南北朝汉语连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这一时段连词的共时描写,对于新生连词的来源及演变方面的历时解释还不太重视。因此,认真分析此阶段汉语使用的连词,并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探讨新生连词产生的规律,显然已是亟需加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在多年的发展中,实施的是一种资源开发型和粗放型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作为西部城市之一的梧州,在承接东部转移中也难摆脱某些桎梏。在对梧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诸多局限:未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产业发展未达到规模化和集聚化程度,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等;最后针对梧州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关注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经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重视文化形态的意识形态机制,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派的文化分析强调作为文化存在的研究对象。有鉴于文化研究在经验与结构之间的范式争议,文化分析主张从“文化本体”到“文化指涉”的理论转向。比较和对照文化研究的理论观念与范式,本文主张从作品到文本的范式转型,以此考察文化文本作为文化分析的理论基点,强调从文化到文化性的视域融合,以此梳理“文化指涉”作为文化分析的批评视角,探讨“会思考的艺术”作为文化分析的理论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北京学与韩国的汉城学,都是新近兴起的带有社会综合性质的地方(地域)学,并于20世纪的90年代先后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两者有相同的产生背景,有相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很多.同时,北京学和汉城学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对推动北京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是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喧嚣之地。在本土女性意识与西方女性主义先锋意识的交杂中,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滥用,造成了当代女性主义学者对待性别差异与性别写作多元化的激进和浮躁,也使得其无法避免性别主义批判与学术研究价值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女性主义批判中的利益与价值、批判与学术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根本上摆脱性别对立的意识,实现性别研究的中国文化语境转向。在研究公共性别经验的基础上,将当代女性主义带回到性别研究的学术殿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