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金瓶梅》的最大不协调之处,在于小说的内容和主题上存在的内在冲突。作者对性的感官享受的兴趣和性放纵严重后果的恐惧都很真实,他笔下的人物命运同时兼有这两个方面,凡是在性享受上获得了满足的,就很难走出死神的阴影。这是一个独特的小说人物命运的定势,也是《金瓶梅》“风情故事”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卡斯特桥市长》的“圣经”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斯特桥市长》是英国作家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第四部,发表于1886年。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此书的主题是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表明“冥冥中有一种力量支配着人的命运,把人的生活变成一系列不幸和绝望”。依照此说,“卡斯特桥市长”指的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亨察尔—他早年因酗酒卖掉妻女,醒酒后悔恨不已,乃发奋自强,赚得大批财富,当选为卡斯特桥市长;十八年后妻子携女归来,他一度合家团聚,但不久便遭到命运的连  相似文献   

3.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对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欧·亨利小说的主题和创作特点。欧·亨利的作品之所以精彩,不是因为他对于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熟练驾驭,而在于他洞悉社会弱势群体的喜怒哀乐,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美国社会“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真实性才是欧·亨利小说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高晓声是一位挚著地“面对着自己的灵魂”的当代作家。其作品,尤其是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努力开掘生活的底蕴和深刻的主题,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在命运、精神上交融统一,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富有时代气,包的农民形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6.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余华的小说中总是渗透着一种神秘的宿命论,特别是早期先锋作品中,人物时常作为一个符号在命运的牢笼里争扎,总是逃脱不掉循环轮回、难逃劫数的命运,于是作家便用人的荒诞、死亡、欲望、命运等主题书写了一个个绝望的世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余华在作品里试图寻找对宿命的抗争方式,但发现人怎么抗争也争不过命运。在这种”屈服”下,余华积极地去思考“人”存在的价值,在存在中去发现”生”的意义,用”存在”和宿命进行抗争。可是在欲望无限膨胀的当下社会,终于发现:原来欲望,才是小说中人物走不出的宿命。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和他的"插曲式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克纳的“插曲式小说”是他短篇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若干篇主题、人物多少有关联的但又独立成篇的短篇小说组成的短篇小说集。这些小说同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一样,同样真实地表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各阶级阶层人物的升降起落以及各种人类的命运与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约翰·契佛被誉为“城郊的契柯夫”.因为他的小说主题多涉及城郊社区的道德风貌。文章分析了约翰·契佛小说《游泳者》的《圣经》语言风格,并分析这种语言特征对表现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小说的语言风格创设了一种寓言的氛围,从而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不朽地位。小说主要揭示了在以威塞克斯为典型代表的英国宗法制度下农村社会惨淡阴森的解体过程,描写了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下这个保持着古老秩序的宗法制度社会从稳定到动乱,从繁荣到衰亡的历史,反映了破产农民的理想和追求、痛苦和灾难。小说具有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作者通过叙述《远离尘嚣》等五部小说包含的悲剧性主题的发展过程“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来揭示哈代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之一。人们一直把小说中“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这句话看作是小说的主题,认为这是一部英雄主义的赞歌。其实,从象征主义以及整个小说故事结局来看,海明威是在思考人类的终极命运,即人类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永远无法走出外部的困境。人永远只是在欲望中挣扎。这是海明威对人类命运所谱写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的写实小说,以零度叙事的介入将生存的现实不动声色地呈现,在池莉与刘震云的“鸡毛蒜皮”以上.停泊着方方的思维之舟,尽管不能全然将其归入新写实的行列,但方方小说中对于女性、爱情、鲜血、命运等主题的洞察,亦是临界写实之上的匠心独运。特别是其对于“在彷徨中挣扎、在憧憬中堕落”的少女情愫的描摹,更是将一幅幅“女性五感图”栩栩展置于小说以外的人心中,并以其灰色的笔调涂成一座有关于少女审美理想的城堡。  相似文献   

13.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主题苟波“神魔小说”之名来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他首次将一批表现神仙—妖魔斗法故事的作品称为“神魔小说”,并清楚地指明这种小说与儒、释、道三教关系极大。80年代以来,研究神魔小说的学者渐多,但多是从文学研...  相似文献   

14.
哈代的宿命观与他笔下的悲剧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继狄更斯、萨克雷之后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他出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农业地区──道塞郡,并在此成长和度过自己的大半生。一方面哈代看到他所遇见的危机时代的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变化,善于在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的个人命运中反映出整个劳动阶层社会悲剧的许多典型特征。因而.从表面看起来,哈代作品的地方“农村”主题,却变成了阐明一大套社会政治问题的手段。另一方面,哈代几乎把一切注意力集中到英国农村的命运和农业工人的状况上,他把大不列颠向帝国主义发展过渡时期英国农村的小资产阶级宗法…  相似文献   

15.
史铁生小说的佛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展开的论题.因为史铁生并不赞成别人说他信奉了什么教。他曾借罗素的话委婉地加以拒绝:“现在,人们常常把那种深入探究人类命运问题,渴望减轻人类苦难,并且恳切希望将来会实现人类美好前景的人,说成具有宗教观点,尽管他也许并不接受传统的基督教。”①他还在一封信里直截了当地说明:“于流行,也由于确实想求得一点解脱,我看了一些佛、禅、道之类……但不知怎么回事,这些炒论一触及人生观便似乎走入了歧途。”②史铁生的态度是明确的,然而就此以为他的小说果真与佛教无缘却未免有些武断。假如你略具佛教知识且又…  相似文献   

16.
昆德拉的小说具有显著的幽默性。幽默在昆德拉的小说中不是形式和风格,而是属于本体论的,这来自他对处在“极限悖谬”时期的现代人类境况和命运的深思。通过幽默讽刺的笔调,昆德拉将严肃的主题和游戏的形式相结合,实现了小说人物角色的错位性设置,将道德审判延期,使宗教世俗化。  相似文献   

17.
毕飞宇的文革记忆深刻影响了他对世界、人生的体验,从而影响了他的小说题材、主题和叙述方式,使之呈现出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和“气质”。毕飞宇一直热衷于创作文革题材与准文革题材小说。一方面,对权力的体认和解构成为小说中最常见的主题;另一方面,他的小说常常运用“戏仿”修辞和“反讽”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复调是莫言小说的一种重要叙事模式。他的很多小说打破固有的单一的表现方式,采用开放性的结构,通过主人公的“诉说”揭示主题;小说以“他者”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对主人公的视野进行补充;创作主体也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春在溪头荠菜花──王奎山小说艺术赏析王文平王奎山的小说艺术犹如人间万花筒,随着阅读视点的转换,折射出作家对经济、政治、社会、哲学、伦理和人的命运、精神、心灵的思考,呈现出缤纷多姿又别具一格的风貌。从1972年步入文坛,王奎山先是1981年在《长江文艺...  相似文献   

20.
由余华的创作看先锋小说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当代小说家中,余华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他以不可替代的余华风格开辟了小说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根本性的转变,将传统的小说理论和批评观念推向了被质疑和被颠覆的前台。可以说,他是最能体现先锋小说的先锋地位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不仅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写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