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语文是小学一门基础学科 ,包括语言文字训练、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审美文化素质等 ,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的目的和对象 ,必须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精讲多练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  相似文献   

2.
<正> 德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德育教师,是特指专门从事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及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他们担负着实现学生德育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力量。所以,德育教师必须在道德修养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具备良好的道德资格。具体说来,德育教师的道德资格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的做人准则、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言行一致的育人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语文教学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 ,由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能力素质的提高。但在一些乡村学校语文教学仍处于“耗时多 ,效果差”的局面 ,甚至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相对下滑。这种现状 ,必须通过有效途径予以改变。一、加强思想教育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德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起重要作用。而乡村语文教学大都“重知识传授 ,轻思想教育” ,对课文内的思想性、道德观教育只字不提 ,学生被动接受学习 ,课堂气氛呆板 ,…  相似文献   

4.
以往,我们批判了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错误作法,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摈弃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因素,同样会使教者不得要领,学者不得旨趣。当前,不但不能削弱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因素,而且还应适当地加强,否则又会出现新问题。文学作品是中学及师范校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占有很大的比例。讲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能在智育上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立意谋篇的知识,而且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及审美教育。德育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及主题思想的内涵,美育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体味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得到美感享受。因此,中学及中师语文  相似文献   

5.
从学生的期许看新时期高校德育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对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就当前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期许探讨新时期高校德育教师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得出 ,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 ,具有“教学智慧” ,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师角色定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主要通过教学语言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仿效的标准语言,是学生语言修养形成和提高的楷模.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符合语文学科的要求,必须规范、准确,具有科学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启发性、情感性、趣味性、和谐性等等,使学生能从教师生动形象、丰富细腻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中得到启示,诱发美感,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最接近德育的教学活动,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道德情操和优良传统教育,易于实行,也易于被学生接受.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集德、智、美育于一身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存在教学内容泛政治化、教学模式机械化和学生学习态度功利化等问题;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教师教学消极、学生活动应付、后勤保障不足等情况。为了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创新思政理论的解读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从而使德育教学真正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体说,高职师范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以下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坚持突出师范性,坚持积累、感悟、体验的语文教学观,坚持语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观,坚持语文学习的科学评价观。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价值多元化的困惑、重智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合理的德育评价制度的误导、德育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致使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要摆脱这些困境必须重新定位德育目标,更新德育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科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完整的目标体系和可操作性差的矛盾;抽象的道德概念与具体的现实生活的矛盾;大一统的道德理想与独特的道德意识的矛盾;高尚的道德信念与实用的现实原则的矛盾解决民族地区语文德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掘语文德育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就是重要的语文德育资源,其中蕴涵的语文德育养分值得语文教师用心挖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普通高中语文德育的相似之处表现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两者相异之处在于大陆的语文素养整合了包括语文德育在内的宽广的人文素养的内容,特别强调文学作品的感染作用;台湾的"人文关怀"是"现代国民"的素养之一,更注重语文德育的践行,把语文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不符合德育的本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实现德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德育课程教学必须彻底改变原来的灌输模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借鉴国际上有效的教学经验,依据德育特点,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14.
德育被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首位,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为了不辱使命,必须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成为一名“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学、勤于育人”的德育教师。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效教学的特征应该包括最基本的三个方面:明确的教学目标、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最佳的速度、效率和效益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强化一种意识德育就是质量。德育的实用功能,从小的方面,对于学生升学入职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教师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德育?首先是师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影响,侧重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正如《中共中央关於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概括的那样:“德育即思想和政治教育”。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由语文教学原则所决定,也是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德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而且应该融入各科教学当中。在环境保护概论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该深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灵活多样地渗透德育内容,使显性的知识与隐性的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把知识传授与对学生的能力和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德育于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师担任的是教授一门综合性学科的任务。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观点,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辨析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具备相应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在言传身教中给学生树立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9.
毛文平 《新天地》2011,(11):52-5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一点不容置疑: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我们必须通过语文课堂积极开展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即“三观”)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时应通过对语文教材的讲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是新一轮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动静交替,使学生在张弛中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要以研究为前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要求语文学科性与德育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