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是相互联系的问题 ,概括地说 ,科学精神是一种批判、怀疑、创新和追求普遍性精神 ,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从根本上说 ,科学精神是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统一 ;是怀疑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统一 ;也是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科学精神相联系 ,科学信仰是指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理性信仰。在知识经济时代 ,确立起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亟须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其中科学理性或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弘扬因其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要素密切相关,因而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此主要分析了科学精神与社会道德塑造以及科学精神与公民基本素质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则是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一致和相互融合,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两种精神的融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强化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形成大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理念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诉求。科学精神的基本涵意是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公平与宽容精神,科学精神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强化人文素质与培育科学精神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改革家洪堡在19世纪初提出了大学“教育与科研合一”的原则,这为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何谓一流人才、怎样培养一流人才”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即通过具体的科研(教学)活动培养富有“科学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通过考察科学活动的各主要环节,认为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批判精神、求真精神、求实精神、竞争协作和创新超越精神。培养科学精神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科学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搭建更为广阔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通的育人平台,开展求真、求实与求新相结合的科研(教学)活动,实施面向科学精神培养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内涵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科学精神背后的人文精神是更为深层的精神,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灵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内在的精神整体,成为波普尔科学哲学产生、发展的内在的强大精神动力。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其产生过程与核心内容两个方面。挖掘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人文精神,对于进一步理解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精神实质,拓展波普尔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野,推动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内科学精神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科学中的"灵魂",它贯穿于科学实践中、凝结于科学建制中、体现于科学方法中、内化于科学家的"范式"中。国内关于科学精神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科学精神的本质与内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中国科学精神的历史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对科学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缺乏从科学史、科学与经济、科学政治学等维度对科学精神进行解释;忽视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对科学精神进行具体微观分析;研究结论的抽象性导致对科学实践缺乏真正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具有共同的品格,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伦理精神,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融合必然走向科学伦理精神。科学伦理精神既是科学精神的升华,也是伦理精神的逻辑展开,因而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主体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思想领域中出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立,这种对立并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天然不相容性造成的,相反,倒是人们的认识偏颇所致。从哲学上看,任何一种完整的关于人的哲学,无论是实证主义哲学,还是生命哲学,都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容性、统一性;从纯粹的科学意义上看,科学精神则具有塑造人的价值。在哲人科学家身上,人文情怀与科学理性的统一,往往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缺憾及其教学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某院校 12个专业的 481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科学精神素养的调查 ,找到了大学生科学精神素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怀疑和批判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开拓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谦恭和宽容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执着与献身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在社会中的弘扬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现阶段科学精神的严重缺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为此,基于传播学视角,应用系统科学方法,从科学传播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历史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转变科学传播观念,调整和疏通科学精神的传播渠道,加快教育改革,积极营造适于科学精神传播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揭示了科学精神的内容,即主要包括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分析了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学精神特征,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思想是毛泽东科学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科学精神的灵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江泽民科学精神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学术界关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产生分野与对立的根源,提出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的前提是正视科技进步与人文发展的现实对立,在克服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上,通过观念互启、方法借用和学科整合等途径和方式,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学界近年来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疏离的论争,本文提出,融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教育实与人文精神同出一辙。事实上,中国人文精神的衰落,正与缺乏“客观、理性、怀疑”的科学精神直接相关。中国的科学教育、科学精神非但不是有过之,而且极为贫乏。有鉴于此,文章对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启迪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封建社会中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学说不包含人文主义精神 ,加之排斥科学技术 ,致使中国教育至今留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严重不足的痕迹。虽然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引进了科学教育 ,但受“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影响 ,强化了科学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 ,分离和削弱了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 ,必须在我们的教育中充分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一而同补 ,发展教学工具的合理性 ,淡化工具主义倾向 ,加强人文主义导向 ,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是一种社会力量。近代以来科学精神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传统文化转型不同层次的约束。继承“五四”精神,消除文化的深层结构与科学精神传播的内在紧张,构建以科学精神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业生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5):10-12,53
西方学者对科学精神的研究遵循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关注历史与逻辑;从本体论视角界定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运用发生学原理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厘定科学、精神与意识的关系。中方研究视角,关注科学与中国的文化融合、嵌入,以及科学精神流变分野过程。重点探讨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科学精神的意识形态功能,判断其价值论上的扩张性的根源和僭越、滥泛的表征。对比中西学者研究逻辑,发现路径差异与变化,认为:中西方学者研究与特定的语境有内在关联,即工具理性始终成为主导价值,科学精神被选择性屏蔽;科学精神的价值被分裂与人的认知、体制、经济水平、语境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自身发展和本性出发 ,深刻剖析从科学到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 ,反思科学精神的哲学内涵 ,认为科学精神的最基本要素是求实精神、批判的怀疑精神、自由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学精神的现状 ,阐述弘扬科学精神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