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天,同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猎人到山上打猎,发现了一只幼狼,他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幼狼的腹部。猎人一阵惊喜,正准备去捡猎物,却发生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一头母狼嚎叫着奔向幼狼,把幼狼护在身后,用一双令人胆寒的眼睛盯着猎人。猎人搭上一支箭,瞄准,母狼仍然一动不动地盯着猎人,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猎  相似文献   

2.
《怀念狼》是贾平凹的一部重要的生态力作。作品大量采借了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狼与狗猪羊的传说、狼与人的传说,以及狼与狼的传说等。其中80%为口头传说。作家依据自己的创作审美理想,对商州民间“狼传说”进行了诗意地融构和创化。显示出一定的生态意识和“民间精神”。  相似文献   

3.
贾晋京 《市民》2006,(2):63-65
现今地球上所有狗的祖先,全都可以追溯到最初被人类驯养的五只母狼? 中华民族起源的历史画卷,更像一幅源来自北方的“狼”族逐渐南下,进踞中原,不断重组的“南下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郭雪波的《狼孩》、《狼与狐》和《公狼母狼狼子》等狼族小说,站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制高点,将生物学上敌对的人类与狼族两个动物种群进行伦理学和文化学上的重新化约,使人与狼站在相同的道德维度。这极大地颠覆了惯常的生态价值观,给人们带来深生态思想的崭新启迪。  相似文献   

5.
《口误》     
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孤狸看见了,他扯开嗓子大喊起羊群听到喊声,精神大振:“不知哪位同胞给我们羊出了来,他本来要喊的是:“羊被狼吃了!”但发生了口误.喊成气争了光,看来狼并不可怕!我们还等什么?冲上去,找狼算了:“狼被羊吃了!”总账!”《口误》@恒兰~~  相似文献   

6.
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同层次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渊源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现象。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进程方式和深层次的内涵。 1 普米族的节日文化活动,按年历顺序,有以下几种: (1) 吾昔。“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即新年之意,俗称“小过年”或“普米年”。“吾昔”的时间不同于其它民族,大部分普米人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七晚上吃年饭,欢度新年第一天的到来。这是因为,远古的时候,普米  相似文献   

7.
普米族源于古氏羌,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直呆木喃”创世纪》(以下简称《创世纪》)就是一篇内容丰富,形式多采,广为流传的史诗。 《创世纪》是摆脱了蒙昧和野蛮而步入文明大门的普米先民,由于生活和实践的需要,力图揭示认识对象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在求真、求善、求美这一总的思想指导下,以“创世”过程为中心线索,把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对往昔的追忆加工改造,而构建成的  相似文献   

8.
长江南岸有一座“森林。野生动物园”。园中有一个巨大的铁笼,是专门用来做不同种类动物生存实验的地方,现在,放进了两只恶狼。它们都来自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刚满两岁,体重大约都是15公斤。公狼叫, 老鬼,母狼叫老幺。  相似文献   

9.
在中日两国的传说故事中报恩题材的故事非常之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动物报恩类、仙人报思类及植物报恩类等等。其中最多的当属动物报思类和私人报恩类。因此,本文想就这两种类型进行比较探讨,力图通过比较两国的传说故事来追寻两国民间文学自古以来的内在联系。动物报恩谭下面对中国的《狐狸姑娘》和日本的《狐妻》进行比较。《狐狸姑娘》的故事梗概:一年轻的猎人在山上救了一只遭狼袭击的狐狸。从此,狐狸每天趁猎人不在家时去猎人家化成姑娘,为猎人做这做那。一天猎人发现了这种情形便藏起了狐狸的皮,姑娘只好留下与猎人结婚并…  相似文献   

10.
一头羊到了天堂对上帝说:“我的头上有一对角,是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利器,但我为什么还是被手无寸铁的狼吃掉呢?”上帝说:“虽然你和狼都是哺乳动物,但你是以草、叶为生;狼则以肉类为生。在地上,  相似文献   

11.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宁蒗、兰坪、丽江、永胜等地。相邻的四川木里、盐源等境内也有众多的普米人居住。普米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民间文化艺术,尤其是民歌,在人们古今的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是普米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2.
    
李曙白 《可乐》2008,(8):21-21
很小,我们就认识狼。"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狼就在门外。它们固执的喊叫声,让我们有了猎人的警觉。把门关紧。我们要做听话的孩子。在那间屋子里,我们成长为羊。(摘自《散文诗》2008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3.
杜治辉 《可乐》2008,(4):20-20
牧羊犬与狼在牧场边的小树林中相遇。"嘿,老兄,这几天混得怎么样?"牧羊犬一脸笑容。"天天都被猎人赶着跑。他们说我们吃了牧羊人的羊。我们根本就没有吃过。"狼无精打采地说。  相似文献   

14.
都市养狼     
李微漪  饶颖  杜玉飞 《可乐》2011,(8):72-73
格桑花开我们相遇 去年格桑花初开的季节,我来到美丽的若尔盖草原写生。 一个牧民讲,有牧民打死捕食羊群的公狼母狼,逮住了六只小狼。听到这个消息,我心头一惊。一定要找到小狼!人破坏了狼的栖息地,狼搅乱了人的安宁,杀戮,报复……一切究竟怪谁?  相似文献   

15.
崇拜乌鸦乌鸦一般被视为不祥之物,但在斯里兰卡人的心目中,乌鸦却是吉祥的神鸟。汽车在街上遇到乌鸦会减速绕道。教徒每年还要为乌鸦举办庙会,宴请乌鸦。有乌鸦飞来发出“哇哇”的叫声,人们会认为有喜事降临。崇拜狼狼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是邪恶力量的代表,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受到崇拜。在土库曼斯坦,有11个民族将狼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美国的特林基特人,爱炫耀自己是狼族人;希腊品都山区每年都要欢度“狼节”,向狼顶礼膜拜;意大利罗马的城徽是一座母狼哺乳两个婴儿的雕像,它是罗马乃至意大利的重要象征。崇拜蝙蝠多哥的巴萨里族人,视蝙蝠为最…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蜡烛     
传说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死神山洞里一支支燃烧的蜡烛……一天,死神不小心弄灭了三支蜡烛:一支是人,一支是蜜蜂,一支是狼。他们同时到达死神的山洞。人说:“我正在饮酒作乐。”蜂说:“我刚飞进一朵花。”狼说:“我正冲在追捕猎物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编     
冯增信同志在《外因和内因》一文(见本刊1980年第3期)中明确提出。“在外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事物的变化由内因决定;在内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事物的变化由外因决定。”我认为。两个同卵双生子,他们自身都具有潜在的人的高等智能。一个母狼喂养,所以具有狼的生活习性和智力,是由于狼的“生活教养”通过他的潜在智能起了促成作用。要不然,狼为什么不能把一块石头“教养”成具有狼的生活习性和智力呢?另一个由人来教养,所以具有  相似文献   

18.
普米族白石崇拜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石崇拜是中国西南地区普米族宗教信仰的表征之一,具有普米先民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多重文化内涵。作为图腾象征物它具有保护部族成员的功能,西南各族群供奉白石图腾象征物,是期望得到图腾神灵的有效保护。普米族、羌族、藏族、纳西族先民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在藏彝走廊迁徙、征战、交往、融合,作为氐羌族群共有的白石崇拜也经历了长期的文化互渗,以致在藏彝走廊狭长的地域范围内,形成诸族群大同小异的白石崇拜文化圈。诸族群对白石的崇拜不仅是象征祖先神灵,也是古羌集团源远流长的尚白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7):55-55
有人发现400只嗜血的饿狼在俄罗斯上扬斯克附近游荡,恣意袭击当地的牲畜。有24个猎人小组已经集结起来赶杀群狼。他们每弄到一张狼皮就可以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约合210英镑的赏金。该地区的一名管理者说:“为保护小镇安全,我们成立了24个小组,由全副武装的猎人组成。他们将乘坐雪地汽车在小镇附近巡逻,设置陷阱捕杀恶狼。”  相似文献   

20.
两个厨师     
三匹狼在山沟里觅食,发现一片茂密的草丛里躺着一只受伤的梅花鹿。三匹狼欣喜若狂,张开血盆大口就要撕咬。狼首领说:“听人讲,生吃对健康不利,我们把这只鹿弄熟了吃,既卫生,味道又鲜美。”另两匹狼同意了。但是,它们谁也不懂烹饪技术,怎么办呢?它们正在犯愁时,走过来一只羚羊,狼首领就问:“羚羊先生,你懂烹饪技术吗?”这只羚羊正巧是一名厨师,就自豪地说:“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