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1994,(10)
我国历届总理副总理和国务委员(政务委员)名单建国初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邓小平(1952年8月7日任职);政务委员:谭平山、谢觉哉、罗瑞卿、薄一波、曾山、滕代远、章伯钧、李立三、马叙伦、陈先劭、王昆仑、罗隆基、章...  相似文献   

2.
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弱点。毛泽东还三七开呢。说一个人多么行,他必定有他致命的弱点。一个人多么不行,必定具备一般人不具有的长处。有人把街上的叫花子说的一无是处,说叫花子一点长处也没有。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叫花子也有长处:如抗菌、抗寒、同大自然的搏斗顽强,与世无争,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一条中华烟     
凤凰 《老年世界》2008,(17):23-23
他买了一条烟,而且是“中华”。不抽烟,买烟是送人。有一个人,帮了他一个小忙。 拿着烟,他去了那个人家。按门铃,没人开门,再按,还是没人开门。他想那个人一家可能有事吧,要不怎么没一个人在家呢?他掏出手机,只拨了两个数字,他就把手机关了。既然那个人有事,还是不要打搅的好,他想改天再来吧。  相似文献   

4.
想知道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只要想象一下,当他年老、卧病在床的时候,你愿意照顾他吗? 想到他老病的样子,你已经有点沮丧,那么,他绝不是能够跟你厮守的人。  相似文献   

5.
沧州这个城市虽说不大,但也有几十万人。在这座小城的、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中老年文人中,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韩成信。韩老的出名屈指算来也就是离休后这几年的事。你要问,他是大官吗?不是。他是名角吗?也不是。他就是一位平平常常的人。那他为啥出名了?是因为他和他办的那个“夕阳红”读书会。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 《伴侣(A版)》2013,(12):64-64
太爱一个人,你会太在乎他跟谁一起,心里是否有你;太爱一个人,你会被他牵着鼻子走,完全不能自己;太爱一个人,你会无原则地忍受他,慢慢他习惯被纵容;太爱一个人,他会习惯你对他的好,而忘了自己也应该付出。所以,爱一个人不要爱十分,八分已足够,剩下的两分爱自己……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的爱好、性格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经常遇到的对手也是各不同的。与人打交道时,如果能够明白对方属于何种类型,应付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现在列举10类人供参考:第一类:死板板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你会怀疑他听过去没有。和这种人进行交涉,刚开始多少会感觉不安。遇到这种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回答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也就好…  相似文献   

8.
周质平 《中外书摘》2008,(10):15-17
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证,而是他的婚姻。他和江冬秀的结合,是个典型的“父母之命”。然而,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却又是向“吃人的礼教”抗争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很显然,人是为了思想而生的。这是人的全部尊严所在。他的种种长处和应尽的责任,就是要多方运用他的思想。不过,思想的次序,是从他自己、造物主和人生的目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金色年华》2010,(9):42-43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我今年27岁了,他比我年长17岁,他无论工作还是做事都很细心,且人上进、积极,和他在一起一年多了,他是那种即便知道我对他撒了谎也不会拆穿我的人。  相似文献   

11.
在满园金色的深秋季节,一位对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人将长眠在杭州安贤陵园内。这位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享有比在他祖国美国更大的名气,那是因为毛泽东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成就的。这篇几乎为他盖棺定论的文章把他称之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使他无法实现生前的愿望,在他死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杭州故里,并安葬在他的亲人身旁。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应付的人,这些人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嗜好、性格、思考问题的方法往往同一般的人有很大的差距。在你不得不同其交往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无处下手,其实,只要你细心的观察他的言行,分析他的特性,对于这些不同的人各投其所好,那么你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傲慢狂妄的人我们的周围,有一些人自视见多识广而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觉得自己无人可比,认为“世界皆以我为中心”,他的种种傲慢的态度都令人生厌,但出于客观的需要,你又必须与他交往和他沟通,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刘晗  木木 《职业》2009,(3):4-6
他是来自宝岛台湾的国际级魔术师;他是春晚之后无数娱乐节目疯狂高价邀请的出场嘉宾:他帅气的外型和精湛的魔术技巧无数次引起粉丝们高分贝的尖叫和呐喊:他的博客点击率数以万计……他,就是刘谦,一个生活中十分细腻的人、一个工作忙中有序的人、一个推崇并极其热爱电影、音乐、设计的人。一个敢于追逐梦想、坚持自我、多才多艺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人曾忽发奇想,要搞一个孤独者俱乐部。他告诉朋友说,搞这样一个俱乐部,为的是让那些孤独的人能有一个去处,缓解孤独。朋友说,肯定不会有人参加。他问为什么?难道世界上孤独的人绝迹了?朋友说,不是绝迹,孤独的人从来就有,只是没有人会参加。一个人感到孤独,只是一种感觉,他可能并不想公开自己的这种感觉。如果他参加了你的俱乐部,他就等于把自己的这种感觉公开了。许多人就会知道,他是感觉孤独的人,这会给他的生活带来麻烦的。这个突发奇想的人脸上有了一种有所悟的表情。可是,他还是想做一个试验。他搞了一个沙龙式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被称为成功人士的人尺、管不愿外人知道他住哪儿,但他却很愿意图里人知道他所在的社区。中国的大城市正逐步效仿欧美,以居住社区的等级区分人与人的阶层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妇女》2008,(8):20-21
看裴勇俊的验.你或许会认为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很多女孩子却被他迷住了,在他那戴着眼睛、坦率、认真的脸上。你会看到一种智能的光芒笼罩着他。众所周知,智能是一种很容易吸引人的东西,而这个坦率的男孩.正好拥有了这个特征。或者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聪明,不过有他在的场合,气氛永远都是最完美的。  相似文献   

17.
坦诚     
王蒙 《老年世界》2008,(23):1-1
我珍视与自信的是一种坦诚,一种胸怀和境界,是那阴暗的、肮脏的、狭窄的、渺小与无能的人一辈子也够不上、摸不着,更理解不了的坦诚、明朗与善良。坦诚是落泪后的含笑,是伤痛后的释然,是奉陪后的挥手告辞,是忘记别人的伤害,是永远对人抱着期望,是自得其乐、其乐在我的主动。我明朗,所以我不忌恨什么人。我不忌恨,不记仇,不怨嗟,不嘀嘀咕咕,不小肚鸡肠,不“给他小碗他不要、给他大碗他害臊”,不“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不“自己折磨自己,也折磨旁人”。  相似文献   

18.
在采访冯国强之前,我就一直在想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事儿,却很难把他立体化。采访这个如此复杂、渐知天命的人对于我这个年轻的记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听说他是唐山公关策划第一人;他曾在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做过嘉宾;他十几年前发表的《只见龙睛不见龙》(刊登于《销售与市场》)一文,  相似文献   

19.
庄子和一般人的最大不同是,人们都眼红的东西他看不上,而他看重的东西人们却往往并不在意。庄子最看不上那种追名逐利以至于为此而机关算尽蝇营狗苟的人,他骂这些人骂得痛快,与这些人的界限划得很清楚。庄子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用现在的话说,“温饱”就可以了。其实,在他做那个“漆园吏”的时候,好像连温饱也难以保证,有时候揭不开锅,需要出去向别人借米。即使这样他仍然不改其志.自我感觉很好。  相似文献   

20.
雷茂盛 《职业》2011,(31):54-54
他姓李,我们都叫他“李师傅”。他第一次来我的小店应聘,我说我们不需要人了,他犹豫了一下,道了声谢后很失落地离开了。过了几天,他又来我的小店,憨厚地笑着问我需不需要人帮忙,我看得出,他真的需要一份工作。恰好我的采购员辞职了,便答应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