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伴随着产业转移的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对产业承接地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特征和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指出金融创新是驱动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中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提出了金融创新支持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3):59-66
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单纯的产业结构视角或者空间结构视角均有其局限性,"产业-空间结构"就成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适视角。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外生动力,不仅会引起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及其高度化、空间结构变迁及其密集化,而且由于两者的互动共进,还会带来产业-空间结构的变迁及其优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变迁及其优化的实质,是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基于产城融合目标,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将省域城市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将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及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既存在一定的动力因素,也具有一定的粘性。前者主要包括东部企业利用中西部地区低成本生产要素和这些地区潜在的市场需求的动机、中西部地区政府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本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水平的动机等;后者主要包括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企业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差异等因素。为强化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抑制、消除其粘性,应加快形成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制定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强化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章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类型、区位分布、发展阶段,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河南省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和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创建集群品牌和培育集群创新网络来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罗哲 《兰州学刊》2013,(6):92-98
产业转移既是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因地制宜地从战略高度长远谋划产业发展的全局,有选择地主动承接转移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政策,才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对产业转移的承接离不开金融支持.安徽省近几年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规模明显加大,但是要保证持续大规模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必须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本文在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生态、强化"区域金融概念"、深度融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体系、健全融资体系、构建必要的融资平台、灵活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健全信贷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预测,随着要素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和资源约束增强,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缩小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在进行产业布局区位选择时,会受到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差异、产业区位粘性以及行政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成功实施产业梯度转移战略是有条件的,关键在于要承接适宜产业转移,打破"飞地经济"的局限性,与本地供应链无缝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了增强对外来产业的吸引力,避免出现新的产业结构矛盾以及资源浪费,后发区域应当积极主动地培育其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生态—经济"系统风险演化视角来看,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供需失衡是导致中西部地区面临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控制产业转移环境风险,必须构建承接地生态供需系统新的均衡。在实践中,应遵循"积极扩大生态供给、合理控制生态需求"的风险控制原则,从控制和优化环境风险因素入手,创新产业转移的评价尺度、运行模式、技术支撑以及政策体系,促进产业转移与中西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与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依托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承接.向时,针对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园区集群化发展,强化要素支撑,改善产业支持条件和配套设施,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路径,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多项促进产业转移政策的推动下,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快速增大,承接等级不断提升,中国进入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时代.文章首先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基本机理以及雁阵模式在国内实施的可行性,接着论述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承接原则.在此基础上,围绕提升中西部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这一核心,从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组织、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公平秩序、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创新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研究——以皖江城市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推动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对于优化城市群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群创新发展中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包括城市群协调机理模型、产业转移的概念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然后,以皖江城市群为例,对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了集群分析,并进行了集群间的产业链关联分析;最后,讨论了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问题,重点分析了区域合作模式、共建模式和特色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是中西部地区一次规模巨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紧迫的、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企业搬家",从"影响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影响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两个角度,探讨这两大方面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东部和中西部来说,都是新课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加快承接转移,虽然在短期内刺激其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缺乏正确理念指导的盲目不当的承接产业转移也会为产业承接地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既要充分发扬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优点,又要矫正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诸多弊端是产业承接地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基础上,基于生态文明视角,诠释生态文明理念、特征及其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探索具有引领性和突破性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以促进产业承接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促成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新一轮调整。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合理选择接纳转移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对此不能盲目乐观 ,如果产业选择不合理 ,反而制约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明确产业选择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 ,在选择接纳产业中力争做到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16.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河南可依据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和增长极原则,选择出河南的有色、食品、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建材、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出中原城市群及其产业带以及其他区域具有一定优势和规模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作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这对于河南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产业转移和东南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在引领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对策主要有:依托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有广西特色的技术承接机制,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承接和配套能力,做好科技招商和引资、引技、引智工作,推动承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由于环境政策相对宽松,要素成本低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工业园区建设日益完善,再加之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市场,因此会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入.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严格执行环境评价与监督管理,科学布局生态工业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环保参与,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一定的途径而作用于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承接与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四川产业承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既带来了挑战,又有不少机遇.四川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可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把四川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区域转移应围绕重要交通干线由沿海向内陆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扩张,把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资源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基于区域优势,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的中下游产业。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为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