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二十三年不出房门一步有个被惯坏了的小子,因为父母拒绝给他买摩托车,一怒之下冲进房间……这一呆竟然就是二十三年!这男孩的母亲说:“我愿以为那件事到吃晚饭时就会结束。”事实不然,她的儿子当年十九岁,如今已四十二岁的丹尼──至今仍在他房间里生闷气。从小,父...  相似文献   

2.
田野 《老年世界》2011,(22):17-17
他出生在山西晋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在他出生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位哥哥。因此,父亲蛮希望他是一个姑娘。这样,家里就可以省去给他娶媳妇的彩礼。可是,他是一个男孩。父亲要把刚出生的他送给别人,母亲不肯。  相似文献   

3.
读小学时,因生活贫困,家处偏僻,家里一直没通上电。没有电的夜晚,春夏秋H天长还好过,趁天黑前完成作业就行了。可一到冬天,白天那么短,放学回家的路上,天就黑了。吃饭可以摸黑吃,作业可不能摸黑写呀!于是母亲就用废墨水瓶做了个煤油灯。母亲的手很巧,在瓶盖上钻孔、用铁皮卷灯芯空管、用棉花捻灯芯……一切准备好,母亲又把废墨水瓶擦干净,往墨水瓶里倒满煤油,  相似文献   

4.
周霓虹 《老年人》2013,(11):33-33
我的故乡老屋前有一棵高大的酸枣树。每到深秋,熟透的酸枣密密麻麻挂满枝头,黄黄的,圆圆的。打酸枣是我们姊妹几个最兴奋的时刻。母亲扬起一根竹竿往酸枣树上一顿扑打,一阵噼里啪啦过后酸枣洒满一地。,弟妹们便蜂拥而上,你争我抢,捡起来就往嘴里塞。母亲看着一个个满脸馋相,只是站在一旁抿嘴微笑,却并不责怪我们。等我们吃饱了,母亲就领着我们把满地的酸枣捡回家,洗尽、煮熟、去核,然后放在盆子里捣成酸枣泥。  相似文献   

5.
荷兰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需要一年以上时间才能成功怀孕的妇女,生男孩的概率是58%。该研究还发现,越不容易怀孕,生男孩的概率越高,且每晚一年怀孕,生男孩的概率就增加4%。这项研究也从侧面解释了男性人数为何多于女性的根本原因,虽然精子里生男孩的Y染色体和生女孩的X染色体数量一样,但是带Y染色体的精子附着到卵子上的机会比X染色体大。难怪全球男孩和女孩平均出生比率为150:100。  相似文献   

6.
男孩那年16岁,由于家庭的原因,高中还没毕业就退学了。男孩家中只有他和他父亲两人,而男孩的母亲早年在产下男孩之后就撒手而去了,这么多年来全靠他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带大。  相似文献   

7.
周迅的父亲特别喜欢女孩,曾经对周迅的母亲说,如果第一胎是女孩,我们就不生了,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就生到有女孩为止。天遂人愿,第一胎果真就是女孩。  相似文献   

8.
缅甸走笔     
从曼德勒到蒲甘 缅甸之行的第一站是曼德勒.快到市区时,一列装饰得非常漂亮的车队吸引了我的眼球,两辆美式吉普车在前面开路,最后面的一辆车上坐着3个剃了头的大约6、7岁的男孩.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一家人送小孩到寺庙出家.缅甸全民信佛,男孩从小就要送进寺庙学习,寺庙也是学校,很多和尚学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回家结婚生子,过常人的生活,而愿意继续留在寺庙里就不能结婚了.  相似文献   

9.
母亲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大学快毕业时和同班的一个男孩相爱了,爱得那样专注,那样纯粹。那个男孩来自乡村,家中还有一位含辛茹苦的寡母,他是个遗腹子。母亲在见了那个男孩并得知男孩的家庭背景后,便断然拒绝女儿和他来往。  相似文献   

10.
公交车上,我多么不想看到有老人站到我座位旁边来检验我的道德。然而,还是有一位老人站到了我身边。我70岁的母亲也曾这样站到了一位姑娘的座位旁,姑娘连眼皮都没有抬。母亲就扶靠在姑娘身后的座椅背上,我在母亲身边一只手拽着吊环,腾出另一只手半搀扶着她,一直坚持到终点,姑娘始终没有抬起眼皮。  相似文献   

11.
感谢童话     
你很难想象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和一个6岁男孩之间的尴尬,当只有他俩在家的晚上。有一段时间的每天晚上,我不交游、不应酬,一是因为对这类事本来就不感兴趣,二是为了不让这个小男孩独自在家而感觉害怕。他是我儿子,他的母亲上一种晚上6点至12点的奇怪的班。  相似文献   

12.
孙娜 《老年世界》2014,(18):17-17
男孩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好后,几个同学把他送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巷口碰见了爸爸,他向爸爸哭诉着经过。可是爸爸却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男孩非常难过,觉得爸爸根本不爱他,可是,有个同学却很肯定地告诉他,爸爸一定会在前面拐弯的地方回头看他……果然,在那一瞬间,爸爸回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男孩哭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3.
刘仪 《伴侣(A版)》2011,(10):42-43
正一我打电话对母亲说,我要结婚了。母亲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男孩叫什么名字呀?我说叫Rick,一个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执教的美国人。我解释了半天,母亲才明白Rick是个人名,她幽幽地说道,孩子,你出什么风头?好好的中国人不嫁,干嘛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咱祖祖辈辈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  相似文献   

14.
朱成玉 《现代妇女》2010,(11):19-19
从小到大,男孩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他崇拜佐罗,喜欢看一切和佐罗有关的电影和画报,买佐罗的面具,像佐罗一样击剑,他想长大以后能像佐罗一样行侠仗义走天下。男孩总嘲笑他那个矮得有些离谱,走路还略微有些踮脚,像得了侏儒症的父亲。从上幼儿园开始,他就不喜欢父亲送他上学,总是让母亲送。偶尔父亲送他上学,也是刚到了校门口便远远地躲开。有时候被眼尖的同学看见,问他那个矮子是谁,他就有些脸红,支吾着说是他家的远房亲戚。  相似文献   

15.
“你怎么这么笨!”一位妇女对一个小男孩厉声呵斥道———那个男孩显然是她儿子。其原因不过是男孩同她走开了一段路。这一呵斥声之大,以至于周围的陌生人都听到了。男孩被骂得蔫蔫的,默默地又走回她母亲身旁,眼里流露出沮丧的神情。或许像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算不...  相似文献   

16.
萍聚 《老人世界》2013,(1):10-12
张强是河北青县金牛镇打虎庄人,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农村人对男孩娇贵,从张强出生那天起,母亲李守兰便对他呵护备至,到哪里都要背着小儿子。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树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年我十七岁。父亲有了外遇,每天不见人影,母亲成了祥林嫂,整日以泪洗面。偶尔俩人见着了,便是火星撞地球。我成了沉默寡言且极度自卑的女孩,除了坐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听课,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母亲恨恨地骂我,这家里一个犯了走马星,日日不着家,一个就成了哑巴。她抓不到父亲,把恨与怨气全撒到我身上。  相似文献   

18.
难释的内疚     
胡青 《老人世界》2014,(10):32-33
人到老年,往往就容易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里,盘点着自己,一段段一件件,反反复复想来想去,特别是那些使自己愧疚的事情。我对已去的母亲和爱人就是这样,一想就觉着对不起她们,心里就难过,要掉泪..也许把它倾诉出来。心情会好些。先说我母亲。解放前,她25岁就守寡,拉扯着我姐弟俩艰难度日,她做饭擀面条时还身上背着我,我姐姐依在她身旁,三人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9.
孩提时,儿子扬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起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着。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20.
一把钥匙     
18年前,我出嫁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郑重地将一把钥匙放在我的手里,说:“带上它,有空儿就回来看看我吧!”这是母亲的家门钥匙。结婚后,这把钥匙就一直陪伴着我,并将它放在钱包里。看到它就仿佛看见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心里异常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