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朝弘治年间 ,随着贵州政治经济的发展 ,书院在贵州境内陆续建立起来。书院教育的出现 ,既满足了贵州社会各阶层的教育需求 ,又弥补了官学教育的不足。书院的蓬勃发展 ,推动了贵州教育事业的进步 ,促进了贵州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梨俱吠陀》是上古时代印度最重要的宗教经典之一,其诗文内容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真实面貌。尽管其中包含着大量神话性的内容,但只要对其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还是能解读出大量上古时代印度社会文化的信息。《梨俱吠陀》中蕴含着大量与死亡相关的诗文,其背后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及宗教对死亡的看法带有萨满教、祭祀仪式及非道德判断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3.
贵州在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培育的不充分严重制约了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发展。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应包括三个层面,即全面展示型市场———民族风情园、特色化市场———民族节庆旅游市场和个性化体验型旅游市场———民族村寨旅游市场。要搞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就必须把这三个层次的市场开发和培育起来,使他们共为一体,实现点线面的互动,只有这样,贵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步伐才能迈得更快,产业化的成效才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河北"作为中国省级政区名称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首先使用于自然区,其次是大军区,最后才是大政区;作为大政区名称的使用与北朝时期的行台有关,至迟在北魏末年的孝庄帝时期已经出现,唐代河北道则经历了由监察区向行政区的转变.古代时期河北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及其文化标志可以概括为上古时代的双重文化、中古时代的融合文化和近古时代的畿辅文化.河北历史文化的地位则是中华丈明的创始地、北方文化的代表地、民族融合的交汇地、政治中心的归宿地和金戈铁马的四战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 ,造成贵州边缘区位的形成 ,贵州人的兴黔梦就是如何从边缘进入主流。贵州历史上曾产生过政治文化思想领域发展边缘的短暂突破、局部切入主流 ,但未能对全局产生辐射带动。中央政府对贵州重视和政策激活的程度 ,对贵州发展的快慢有决定性的影响。贵州生态和资源优势与相对弱势的人文生态、发展基础 ,导致贵州长期发展滞后和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差距还会拉大的严峻现实。贵州应夯实基础 ,着眼未来 ,培育后发优势 ,才能超常规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贵州佛教史的研究,先前只有陈垣所著《明季滇黔佛教考》一种,并不完备。王路平教授所著《贵州佛教史》,可说是全面研究从西晋至民国期间佛教在贵州传播的开拓之作。此书将佛教在贵州盛衰的过程置于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展开,既有广阔的视角,又精细地分析了因地域、民族、民俗的特殊性而形成的贵州佛教的众多特点,且发掘出一批灯火相传的佛教思想家。作者还将“史”的结构与“志”的写法结合起来,使全书闪现出思想文化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贵州西江文化进行分析,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对西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前景提出的基本看法是:加强对贵州西江生态文化的保护,以"特区文化"原则加强对贵州西江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贵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达到完美结合,使贵州西江文化成为既面向世界又面向未来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就业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遵义乡村旅游进行实证分析后,可看出贵州乡村旅游存在文化内涵不足,节庆规模过小,开发模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宣传不力,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还有待于在丰富内涵、形成特色的基础上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只有这样,贵州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贵州传统文化主要由夜郎文化与移民文化两部分构成。就其价值观而言 ,既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内容 ,也有不相适应的方面。在实现贵州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应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 ,提高人的素质 ,积极推进贵州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0.
陶磊 《浙江社会科学》2013,(2):126-135,125,161
上古时代的吴越文化,其文化基质与中原文化有明显差异,不存在中原文化中的类似于萨满主义文化的巫统与血统分疏的文化结构,其中没有祖宗崇拜,是单一的崇拜自然神灵的文化。由于缺乏血统观念,这种文化没有出现类似中原的限制他人政治、宗教权力的历史事件,始终崇尚平等的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其文化发展经历了从巫术到数术的历史发展步骤,并且对其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单一的政治、宗教结构,决定了这种文明的基本面貌必然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族手工艺具有独特的地城性和民族性,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探寻适合贵州民族手工艺商业化道路的商业模式,切实实现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已成为迫切之需.进一步厘清其个性特征,探寻英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建构其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这是破解贵州民族手工艺在现代化实践中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近代留学教育,是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05年兴起的留学高潮,展示了贵州知识界、教育界不甘落后,努力学习"新学"以拯救和发展贵州的信心和决心.在清末民初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贵州的留学教育特别是留学生群体,对推动贵州教育近代化,促进贵州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党所以把教育列为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这不仅因为作为“潜在生产力”的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而且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昌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教育和贵州经济一样,解放以后虽有巨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贵州教育仍落后于全国水平。今后二十年贵州教育要接近或赶上全国发展水平,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必须探讨切合实际的贵州教育发展战略。为此,本文提出些粗浅的看法,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跨媒体传播环境已成为影响文学发展的重要生态,据此当代贵州文学要打破"纯文学"的思维定势,以"泛文学"的思维方式来转换当代贵州文学话语系统及其文本的存在样态,即实现当代贵州文学的改编,以便促使其在传播领域中实现参与文化建设的功能。文学改编过程中,要坚持打造"贵州印象"的指导思想,文本二度生产要突出贵州符号的文化象征价值,对经典历史题材文学作品作影视化改编,对贵州散文诗作声像化改编。在跨媒体传播时代,实现当代贵州文学的改编对推动当代贵州文学发展、文化繁荣、形塑贵州新形象、凝聚"新贵州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徽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是经济、政治、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区域文化只有在与经济、政治、教育协调发展中才能走向繁荣。经济模式的发展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繁荣区域文化的政治保证;教育则是繁荣区域文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略论贵州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贵州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尽快建成贵州少数民族整体文献资源体系 ,有组织、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开发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贵州民族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清末贵州女子教育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 ,女子学堂的大量兴办 ,成为贵州兴学高潮的一大特点。女子教育的兴起 ,不仅丰富了贵州教育近代化的内容 ,而且极大地唤醒了贵州各族妇女的人格意识。在广大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 ,贵州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深层嬗变。  相似文献   

18.
贵州行省建立以后,明朝统治者本着“广教化,变土俗”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贵州的儒 学教育。经过两百多年的建设,贵州基本建立了以府州县卫司学为主、以专科学校和社学为辅的 地方官学教育体系。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贵州各地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制约了地方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贵州从明永乐初年建省,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封建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清初满洲贵族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对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培养封建统治人才很重视。不少地方官吏是把办学育才为其守土之首务。如贵州巡抚田雯在请建学疏中称:“臣恭任抚黔,以敦崇学校为先”。在这种情况下,贵州的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本文拟对明清时期贵州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些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产业在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宏观能源形势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化给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课题。只有居安思危,认真对待,才能顺利实现贵州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