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今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特色之一是以历史遗址为背景烘托的人文景观旅游,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上京龙泉府建筑规模宏大,其遗址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其价值存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可能性,而好的旅游规划将加大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
从考古学上看唐代渤海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唐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时,生活在牡丹江流域一带的栗末靺鞨人,趁着契丹李尽忠反叛攻占营州,唐王朝无暇东顾之际,大祚荣率其族众以牡丹江(古称奥娄河)上游为中心“据东牟山(即敦化县六顶山),筑城以居之”正式建国,国号称“震”。有兵数万,占地二千里,编户十余万。震国建立不久,唐中宗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往招慰。到睿宗先天二年又遣郎将鸿胪卿崔忻(唐书作“诉”误,应从旅顺口井栏刻石作“忻”)出使震国,正式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统治的地  相似文献   

3.
论渤海文字     
唐代渤海国,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呢?这是目前仍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三十年代后,考古工作者在渤海的建筑遗址中采拾了很多陶瓦,其中有些陶瓦上戳印有“文字”或“符号”,这种戳印有文字、符号的瓦,一般称作“文字瓦”。“文字瓦”上的“文字”,多为汉字,也出现一部分字体殊异于汉字的“文字”(以下简称殊异字)和少量的符号。某些学者认为:“文字瓦”中出现的“殊异字”,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渤海造字,是渤海人除用汉字表达思想外的一种补充手段。①但是,由于他们搜集的“文字瓦”数量有限,所以,对“殊异字”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得出的结论也就很难符合史实。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是我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靺鞨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公元698年,粟末靺鞨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建立起靺鞨人的第一个政权。公元705年,唐中宗“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①,大祚荣应招,明确了与唐朝的隶属关系,并于公元711年第一次派人到唐朝贡献方物。公元713年,唐玄宗派崔忻为宣劳靺鞨使到震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祚荣接受了唐朝的册封,改国号为渤海,与唐朝正式建  相似文献   

5.
论渤海文学     
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文学也一定是丰富和发达的,但是可惜,至今我们能够见到的渤海文学作品却是太少了。我们只能就唐代以来的一些历史古籍、文人著述和日本、高丽等有关渤海的史料来窥见渤海文学的一个概况。一、渤海文学与唐朝文学的亲密关系《渤海国志长编》卷十六《族俗考》第三《礼俗》载: 其国之士大夫多擅文艺。唐诗人温庭筠有《赠渤海王子诗》、韩翃有《赠渤海使王诞诗》。又,高元固及乌炤度、光賛父子,以宾贡入唐应举。乌氏父子皆登第。元固则谓:彼国得诗人徐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皆以金书为屏障。聘日本诸臣如  相似文献   

6.
渤海史识微     
一、“许国公”和“震国公”《旧唐书·渤海传》谓大祚荣“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振”,《新唐书》作“震”)。溯言“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反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保阻以自固”,事不及乞乞仲象。如此,大祚荣何以自称振国王之缘由不清,读者亦无从推知。而《新唐书·渤海传》记营州起事时,则首述乞乞仲象。谓“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述及祚荣,则阐明其为乞乞仲象之子,后“祚荣即并  相似文献   

7.
论渤海经济     
渤海王国在其存在的二百多年间,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曾以“海东盛国”的形象出现于我国唐代的史册。尽管同当时的中原地区相比较,生产水平相当落后,而且各地区之间还表现为严重的不平衡,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并逐渐缩短着同中原先进地区间的差距。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既是渤海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也是在当时中原盛唐文明直接影响下、渤海与内地“车书一家”关系的产物。本文拟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资料,对有关渤海经济诸问题,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渤海靺鞨考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一开头便道:“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有些学者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大祚荣是高丽人。”然而,这一记载中,有“渤海靺鞨”一词。特别是,“渤海靺鞨”一词中有“靺鞨”二字,这二字足以使我们怀疑“大祚荣是高丽人”这一看法的正确性。由于“渤海靺鞨”一词涉及大祚荣的族属问题。所以,渤海史的研究者在论及渤海族属时,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解释一下“渤海靺鞨”,自觉不自觉地表明了自己对“渤海靺鞨”的看法。如中国学者王成国认为:“渤海靺鞨即粟末靺鞨”。又如,朝鲜学者朴时亨在论及这一问题时,认为:“渤海不只是由高句丽人组成的,它还包括在数量上仅占多数的靺鞨之众,而且其国都也位于粟末靺鞨住地。但在这里掌握主导权的是高句丽”。  相似文献   

9.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要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学生是主体”的观念真正地体现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体育社会学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体育也被列为问题之一,因此,体育社会学也就必然成为社会学一门分支。体育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体育现象。这门学科,入世未久,在国内更加陌生,有待开拓。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应该有一个集中而又系统的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究竟研究些什么呢?它应包括:集团和体育;体育和社会关系;体育和社会史;体育和文化;社会问题和体育;其它如运动、娱乐的社会学研究等。其中体育集团这一问题应贯串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构建西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有效的职业教育的模式,既是我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林彪鼓吹“灵感”论,“四人帮”反对“灵感”,灵感问题被他们弄得极为混乱。今天,灵感恢复了名誉,但关于灵感问题,仍然值得探讨,这对繁荣与发展艺术创作是有裨益的。 艺术灵感是一种什么现象? 艺术创作或思考问题,遇到阻隔,陷于迷惘,虽苦心探求,不得其解,但突然获得一个想法,顷刻间,豁然贯通,思绪明朗,这,通常被人们称为灵感。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弃疾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用来形容灵感,很确当。可见,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常有的现…  相似文献   

13.
渤海国是以 族为主体建立的区域性封建政权,以其发达的经济、文化崛起于东北亚大陆,成为唐代我国边疆地区文明程度较高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向有“海东盛国”之称,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页。这是渤海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所创造的成果,也同当时渤海上层建筑,特别是其政权部门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搞清其政治制度的来龙去脉,对揭示海东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渤海的政治制度,除《唐书·渤海传》详载其职官制度外,有关中外史料并未系统述及。但是,综合各方面资料加以分析考证,仍不难看出其大致情况。 一、渤海…  相似文献   

14.
渤海国三灵坟位于我省宁安县三灵公社牡丹江北岸台地上,是唐代渤海时期(698年—926年)遗留的著名古墓之一。它占地南北20米,东西14米,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东西长4米,南北宽2.2米,  相似文献   

15.
渤海的族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族是我国东北史上的一个民族,公元七至十世纪,它建立了一个地方民族自治政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但它的历史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讨,尤其是它的族源,更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参加讨论。一、渤海族的主源是粟末靺鞨学者们对于渤海族有多源,既有粟末靺鞨,又有高丽遗民,意见是一致的。争论点  相似文献   

16.
珲春渤海古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珲春县境内有许多古城,在《珲春乡土志》中均有记述,但这些记述对古城的出土文物和时代都不清楚。为了搞清珲春古城的时代,以便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地理提供可靠的资料,笔者在1972年5月初到6月初,对珲春县境内的古城进行了考古调查,通过这次  相似文献   

17.
范琪 《社科纵横》2004,19(6):120-121
艺术欣赏是一个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艺术作品的创作一般都会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 ,而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也会产生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 ,把观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 ,激发起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的波涛 ;另一方面 ,观赏者又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 ,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 ,甚至会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这样就形成了艺术欣赏的普遍性特征与艺术欣赏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渤海王国(公元698—926年),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建立的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王国建立以前,中原的佛教已在部分靺鞨人中传播。建国后,由于唐朝的影响,渤海统治集团重学崇儒,提倡佛教,把佛教做为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工具,不惜人力、物力,大力兴建佛寺、佛塔、佛象,佛教很快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一种主要宗教。随着佛教的兴盛发达,唐代佛教艺术也源源不断传入渤海。文献记载,渤海统治者曾塑造精美的金佛、银佛去长安朝觐、进贡。又据不完全统计,仅渤海王都上京龙泉府遗址(今宁安县东京城附近)  相似文献   

19.
关于渤海的地理疆域问题,国内外学界人士论述颇多,并已获得某些重要成果。近 些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又出现了若干新的突破。但迄今为止,有关渤海各个时期 疆域的变迁情况,尚很少有人论及。本文的宗旨即从渤海政权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周邻各 部的关系中,考察与探索其各个发展阶  相似文献   

20.
渤海境内有很多河流湖泊,东部、南部濒临海,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渤海水上交通和造船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渤海造船业,史无专门记载,考古也未发现造船遗址,但从文献中,却能看到渤海的航海事业很发达。据统计,渤海200多年赴中原皇朝朝觐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