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无论从提高生产率、提升就业层次和收入等方面,还是从人类生育、人口健康和后代哺育等方面,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都会对社会作出极大贡献.社会发展经验表明,女性教育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大力发展比男性受教育程度低得多的女性教育能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回馈,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无论从提高生产率、提升就业层次和收入等方面认识,还是从人类生育、人口健康和后代哺育等方面看,都会感到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可对社会作出极大的贡献.本文论述了女性教育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大力发展比男性受教育程度低的多的女性教育能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回馈,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晚期与近代早期西欧社会各阶层女性受教育状况普遍得到改善,贵族女性以修女院教育和家庭文化教育为主,中产阶级女性以家庭技能教育和学校文化教育为主,而社会底层女性则是学徒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一时期,西欧女性教育现状与此时期的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宁夏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的发展仍呈滞后状态,主要表现为农村回族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回族女生入学率偏低,辍学率偏高;农村回族女性早婚多育现象严重;等等.这主要源于家庭经济窘迫、宗教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教育资源匮乏和学校现行教育制度等因素.因此应从加强农村回族女性性别差异教育与性别公平教育,建立多层次、多目标的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示范学校,培养农村回族女性适应社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改善回族女性的受教育现状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表彰女性的一些内容和方式,对汉代有所影响.秦始皇为巴寡妇清修筑怀清台,当为中国古代社会旌表女性之始.汉代受旌表的女性,大致可分为孝义、贞节、贤淑三类.汉代旌表女性的方式,有树碑、图画、表门闾等.受旌表女性身份,表现出向社会较低层倾斜之势.汉代对女性的旌表,按涉及的行政级别,大体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汉代政府通过对女性的旌表,推动了汉代儒学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仅从人类生育、人口健康和后代哺育等社会方面来看,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都可对社会作出极大的贡献。改善女性受教育状况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大力发展目前与男性教育相比地位较低的女性教育能获取更高的社会回馈,是实现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女性解放运动的肇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岸田俊子、福田英子、清水丰子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女性群体作为日本女性运动的先驱者.勇敢地站在时代斗争的前列,号召姐妹们为自身的权利而抗争.为此,她们通过宣讲和社会评论.努力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公民权、参政权、平等权.而她们所开展的这一系列社会动员活动,则标志看日本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肇始.  相似文献   

8.
中国福利制度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因袭传统的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观念,我国女性福利频受侵害,福利制度建设也步履维艰.从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视角透视女性福利与福利制度现状,提出建构中国福利制度的路径:消除社会性别盲点,优化福利制度顶层设计;增进反性别歧视意识,完善劳动女性福利制度以及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保障女性家务劳动合法权益,这些对完善中国福利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受教育程度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无论从提高生产率、提升就业层次和收入等方面的认识,还是从人类生育、人口健康和后代哺育等方面看,都会感到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可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女性教育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大力发展女性教育能获取更高的经济回馈,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的道路之一。  相似文献   

11.
魏晋时期,在妇教衰败、儒学不振的社会背景下,受民间私学之教和当朝清谈风气影响,世族女性纷纷任情而动,率性而行,展现出这一时期女性的独特风采.这种渴望自由、寻求真我的精神不仅是中国女性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急先锋,在当代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沿海的一些大都市,由于受西方文化、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吸纳世界新潮方面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特别是随着商业的繁荣.消费文化在市民阶层中悄然兴起.在这股潮流的推动下,新女性、摩登女郎登上了城市消费文化的舞台,她们以特有的女性身体形象,既诠释了新式女性思想解放、身体解放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与传统女性不一样的角色,又说明在消费文化盛行的时期,女性的身体形象也被打上了商品的符号.女性的身体形象在社会各个层面充分暴露,既显示了新式女性独立的人格得到社会承认,又说明女性的身体形象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摆脱不了被欣赏、被阅读的歧视地位.  相似文献   

13.
客观环境对女大学生成才并非总是不利,相反要看到其中的有利因素.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女性的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使女性相比男性具有更强的优势服务于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为女性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高等学校,女大学生享有同男生一样的受教育权利,成才的机会均等.女大学生应充满自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做一个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4.
女性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社会的发展 ,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社会形态 ,这包括建立两性间的和谐发展 ,而和谐发展只能在社会个体充分自由的发展基础上实现。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 ,女性长期处于被动和受压抑、受歧视的地位 ,造成了女性人力资源的浪费。女性要寻求作为社会个体的尊严、平等、独立、自由和自我全面、充分的发展 ,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女性地位和形象 ,同时 ,作为女性也应该意识到 ,即使拥有了物质生活上的自由和独立 ,如果精神世界无法摆脱植根于思想内部的自卑、依赖情绪和种种男性意识形态的桎梏 ,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备受传统观念压抑与控制的生活现状 ,得到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对1000个已婚女性(年龄范围从18岁到61岁)进行社会调查得到的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浙江省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在家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家庭中孩子的存在作为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因素是不显著的.而且,婚姻状况显著地影响着女性就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女性休闲方式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休闲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女性由于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使她 们的休闲活动具有许多区别于男性的独特方式和特征。了解这些方式和特征,对全面认识古代女性的生活和 研究古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下受暴妇女犯罪的定罪及刑事责任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将"受虐妇女综合征"作为正当防卫要件的突破而宣布犯罪女性无罪的做法,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尚需谨慎;期待可能性理论为受暴妇女犯罪的免除或者减轻罪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以此为基础,我们应当联系受暴女性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及现实状况,在满足社区矫正执行方式的条件下,尽量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方式,以达到真正的再社会化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论女性教育的社会认知偏差*周毅刚在任何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都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的重要尺度之一。女性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社会关注的问题。1990年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把消灭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列入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汉代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拥有自主权,无论是自主择偶、离婚还是再嫁,都意味着汉代女性并未完全沦为男子的附庸,还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人格。但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受压迫、受歧视依然严重。汉代女性群体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历史印痕中受制于其在社会结构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体意识在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陈祖英 《东南学术》2008,(2):150-155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在当今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女性主体意识可说是家庭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智力支持和重要支柱.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传统观念、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女性自我认知不足,缺乏正确的选择意识;自我定位不高,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政治意识淡薄,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为此,文章指出,须从提高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经济独立;强化权利意识,培养社会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