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汉语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全球兴起了汉语热,中国境内涌入大量留学生.汉语发展应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大力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自动化的步伐,以科学的态度正视现今出现的新兴语言现象,建立科学、系统的汉语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汉语热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湖南地处内陆,又是一个多方言省份,对外汉语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落后地位.湖南应该挖掘自身独具的优势资源,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建设,既重视"引进来",努力做好来湘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又要积极地"走出去",以汉语国际推广的理念开展面向海外的汉语教学工作,最终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在湖湘文化背景和教育资源条件下开创湖南对外汉语教学与留学生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文化教学,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以国俗语义学理论为依据,从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认识汉语国俗语义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很大一部分东盟留学生来华学习是出于将来从事旅游职业的需求,旅游汉语也日益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分别从目前旅游汉语专项教学与课外实践存在的问题、东盟留学生汉语学习特点、开展面向东盟留学生的旅游汉语专项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旅游汉语能力培养模式,以期对东盟留学生的旅游汉语教学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中亚来华学生对汉语的文化需求,发现相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新疆4所高校的中亚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了中亚留学生已经掌握和了解的文化内容;想要掌握和了解的文化内容。作者将留学生分为硕士生、本科生、非学历学生以及零起点的留学生四个不同类别,分析统计出不同等级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旨在给相关的院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燕 《理论界》2009,(6):145-146
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使用拼音文字体系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留学生习得汉字的效率,并使他们通过汉字的学习学好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潇  庞驰  许伟岚  辛丹  李倩 《中文信息》2022,(1):144-146
本文以人内传播理论为着眼点,基于人内传播的过程分析、探讨叙事医学中的叙事能力(尤其是汉语叙事能力)对促进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实现医患共情,提升医学人文素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汉语叙事能力的文化休克问题,探讨解决文化休克问题的策略和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对朝鲜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风格倾向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分析年龄、学习时长、学生类别差异对学习风格倾向的影响,以及学习风格倾向差异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针对朝鲜留学生的主要学习风格倾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与建议,可为中朝文化交流和朝鲜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艳芳 《理论界》2009,(6):143-144
惯用语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汉语惯用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问题,其中汉语惯用语语义的复杂性对留学生理解惯用语有很大影响.对留学生惯用语语义偏误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惯用语本体研究,而且为外汉语惯用语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刁世兰 《学术界》2012,(5):143-151,275,27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地兴起了"汉语热",海外学习汉语的热潮势不可挡。在认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尚需对"汉语热"冷热不均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冷静而深入的思考。"汉语热"并非已经"热遍"全球,而是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局面。政府部门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没有做好整体规划导致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分布及来华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极不均衡;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与挤压以及汉语学习的功利性动机使汉语国际推广遇到了海外汉语教学比较热而文化推广遭冷遇的尴尬;国内现行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选拔制度重外语轻汉语的倾向是汉语教育出现"外热内冷"的直接原因;而海外"汉语教师荒"、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混乱、应对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不能实现对接。为了解决上述困难和问题,为了使"汉语热"持续升温,在孔子学院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文化传播等方面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在韩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在对外汉语教学对象中韩国留学生逐渐形成了数量庞大、不可忽视的群体。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韩国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孟长勇 《学术探索》2009,(6):123-127
中亚东干族是中国陕甘回民的后裔,是因战争迁徙而聚居于哈、吉、乌三国的华人群体。本文考察中亚东干族的形成,分析其突出的文化表征,阐述东干文化对中国汉文化的继承,介绍国内对东干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中亚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关于语体习得的研究不多。不论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对本国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对语体习得都重视不够。本文力主在汉语教学中加强语体习得,重点讨论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的语体习得与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语体习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韩国人选择来中国留学.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中韩地缘临近、历史关系密切,思想文化方面的差异较小等,因此,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应该进步很快.但目前韩国留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进展缓慢,在学习环境、教师和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对实际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与传播为视角,遵循文化的互动性、"自觉性"、时代性等特性与规则,以筛选、提炼文化内容为基点,面对不同的需求群体,思考构建适合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的文化体系问题,尝试为汉语的国际推广事业提供一个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6.
翻译策略之于汉外文化杂合:鲁迅的求索和现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合是文化和译文的重要特性。适度“杂合”的译文往往是对目的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的优化。历史上,汉外文化交融,鲁迅为着利用杂舍的译文改造传统文化,即求“异域文法、文术新宗入华土”以重构新文化,苦苦求索后,摈弃了早期的归化翻译策略,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坚持异化主张。现时代,在汉语文化与他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我们也应坚持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传达原汁的汉语文化,让汉语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听到我们的真声,以克服汉语文化的“失语症”,使汉语文化在对话交流中通过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17.
汉语批评的理念与方法,肇始于先秦诸子的思想文化.其中一个显要特点便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来从事文化批评,而文学批评从属于这种思想对话.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人数的递增,非洲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已成为当前讨论的新话题。针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开设汉字课,不仅是国际汉语教学推广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程度的需要,由于非洲留学生没有汉字基础,因此针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当前非洲留学汉字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对零起点非洲留学生开设汉字课的必要性,并从零起点非洲留学生汉字课的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出发,进行汉字课教学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中国文化移入。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初步分析阐述了中级口语教学中文化移入的必要性和文化移入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术》2007,(4)
兰州交通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旨在中外比较文学研究、跨文化研究及国际汉语教学与交流研究,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联的中外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使该二级学科下面的部分分支学科——跨文化研究、比较诗学、国际汉语教学与交流等比较文学分支学科,都得到较快发展,为兰州交通大学的中外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及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