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地区,适应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独特的、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和维护其文化权利,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多元化,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巨大城乡差距和中部、东部、西部建设的较大差距,且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群众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创新体制与机制,包括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构建公共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在民族地区乡村供需错位、供需缺位和供需不到位的矛盾,实现多方面转变。其次是拓展新路径,实现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共同繁荣。同时应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吸纳社会资源,创新城乡共建模式,推出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工程。  相似文献   

2.
王利民 《兰州学刊》2012,(4):128-13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逐渐凸显。进而致使农村公共产品结构不协调、供给效率不高。文章全方位解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机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和供给之间矛盾的方法,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构建的影响因子,最终在公共管理视角下确立实施绿色公共管理,健全村民委员会,不断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文化素养与转变地方政府理念,构建基于民主选举之公共产品需求机制,进而有效化解在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所存在之矛盾。  相似文献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文化治理模式。作为该治理模式中的主导力量,政府必须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秉持公正、公益、均等、普惠的公共价值取向,明确政府职能,清晰政府角色,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绩效为分析单元,在反思传统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模式的公共性、委托代理及契约不完全性的基础上,认为治疗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顽症"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解决好绩效管理的工具性特征与公共项目所体现的公共价值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文章构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公共项目绩效治理模型,试图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并期待本研究能为以后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治理是一种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下的现代国家治理形式,体现了公共文化供给模式从传统的公共文化管理向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转变。中国公共文化建设现代呈现出的式微趋向,究其根源在于整体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缺失、社会公共文化治理的缺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互动的公共文化治理机制,是对现代社会公共性重建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6.
黄意武 《中州学刊》2023,(12):70-76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也包含精神富足。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领公共文化治理更能凸显治理的民生性、均衡性以及效能性,这对公共文化治理的主体、理念、内容、制度、结构、效能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治理虽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但仍面临服务供给与精神文化需求匹配性有待提升、公共文化资源均衡性有待改善、文化治理主体协同性有待发展、公共文化秩序规范性有待完善、公共文化投入协调性有待增强等现实困境。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亟须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导向,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缩小文化发展差距,优化文化治理主体,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增强文化投入效能,助推公共文化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爱军 《天府新论》2009,(4):103-108
文化权利是民主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公平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应重新确立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的价值目标;深刻考察公共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非均衡态势和低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制度根源;在统筹城乡、地域的基础上,采取多元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财政制度的健全,特别是使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构建共生治理的公共文化发展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行动者身份的品牌化认证、互动空间的公共性转换、服务能力的联动式升级及发展方向的国家在场化定位是"让公共文化服务运转起来"的成功之策;文化项目的品牌化、文化空间的公共化、文化服务的平台化和文化互动的网络化及国家的常态化在场是提升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文化为纽带并以文化建构为目的、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生成、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合作及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坚良 《学术论坛》2007,30(11):176-17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诸多启示.要构建更加和谐的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级地方行政建制,已经成为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基层组织.现行的乡镇政府职能与当前农村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对我国乡镇政府改革有启示意义.我们应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确立转型期我国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文化治理形成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并完善的过程中,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规范上看,公共文化治理的公共性符合国家善治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公众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共文化治理全民参与不充分,需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认知度;公共文化治理中治理结构、治理过程、治理手段和治理伦理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都必须坚持和贯彻国家善治理念才能得到解决;公共文化治理对文化的公共性重视程度不够,需挖掘文化的公共价值,让文化回归公共领域。因此,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治理效能,应坚持制度约束与德性涵养双重融合、人民至上与技术赋能双管齐下、政府委托与社会代理双向合作,优化公共文化治理生态,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  相似文献   

12.
推动公共文化数据从资源驱动转向要素驱动,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新需求、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现代产权制度对于公共文化要素治理体系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完善产权制度可以激励公共文化数据要素生产、提高公共文化数据要素配置效率并提升公共文化数据要素治理监督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数据资产化管理,在产权制度体系完善、数据资产管理框架设计、国有公共文化数据产权确立等方面探索深化,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将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地方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继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际,兼顾宏观与局部,重点从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导的层面对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言国际推广:全球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继鸣 《文史哲》2008,(3):125-130
语言国际推广最早是为国家的殖民扩张服务的,表现为国家公共产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与冲突进一步加剧,维护语言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选择,在语言国际推广的国家公共产品属性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其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甘代军 《中州学刊》2023,(12):77-85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等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和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步伐逐渐加快。为全面、客观地测度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程度,进而为国家政策的完善和高效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亟须构建一套兼具政策性和针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意涵的权威规定,积极回应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践的现实需求,坚持导向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准确性等评价原则。具体而言,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至少需要包括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3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这一指标体系既能够密切呼应国家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和发展要求,又有利于增强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及其绩效考核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焉耆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两大难题:投入不足与机制不顺;一对矛盾:“自上而下”的文化供给与“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双重障碍:文化人才匮乏与农牧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欠缺.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文化惠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需求表达机制,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创新文化人才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指出了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单向供给模式的弊端,提出要从"需求侧"发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需求侧模式,以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依据,通过机制构建、活化内容、尊重主体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全民阅读习惯改变、信息资源共享竞争、用户需求多样化等诸多困境.迫切需要转变和拓展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功能,再度构建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定位、布局.通过对当前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大庆市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读者需求,探索在当下市域社会治理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通过空间再造、延伸服务、丰富功能,打造符合当下市民需求的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多方面精神需求,为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少惠 《学术论坛》2013,36(1):34-38,43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层面上基于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一种总体文化战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本身就是政府文化治理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管理模式,对之进行彻底地制度性重构,走向全新的服务型公共文化治理模式。本文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提出了我国政府公共文化治理的路径选择,应包括科学定位政府元治理的角色和功能、建立公共文化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变革财政投资结构及强化公共文化治理绩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20.
王载册  陈继林 《江汉论坛》2012,(10):126-12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独立的架构,其基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需要既包含着有限性,也包含着无限性,是一对矛盾,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它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前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客体到内容,无一不渗透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运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内涵及表现,找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办法,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中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