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廖仲恺是鼎力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建立首次国共合作联合战线的主要助手,在国共联合战线实现后的新形势下,他又模范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忠诚地与共产党人携手合作,为巩固与捍卫两党联合战线,努力奋斗,以至献出生命. 1 还在国民党酝酿改组之时,廖仲恺同共产党人的合作就已开始,而且这种关系还随着改组工作的进展及完成日趋亲密. 1923年10月,孙中山将筹划国民党改组的具体工作付托给新组织起来的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办,并由廖仲恺全力主持这一工作.当时身为中共中央驻粤委员、中共广东区委书记的谭平山也是临时中  相似文献   

2.
廖仲恺和何香凝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战友,国民党左派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好朋友。从本世纪初年开始,他们就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和反对南北军阀的斗争中,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他们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建  相似文献   

3.
邓演达烈士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也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大革命时期,他热情倡导并积极支持农民革命运动,无情揭露和批判对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诬蔑,为民主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邓演达烈士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也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大革命时期,他热情倡导并积极支持农民革命运动,无情揭露和批判对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诬蔑,为民主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左派、右派是中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概念,并以此来指导革命实践。《向导》周报在此概念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共合作伊始,中共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共合作的实际,形成了国民党内有左派与右派的基本判断,并逐渐形成完整概念。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分化日趋严重,中共适时提出“新右派”概念,完善理论,并根据形势变化,制定对国民党内“扶持左派”与“斗争右派”的策略方针。中共的国民党左派与右派概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对蒋介石的派别划分,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1930年5月到1931年8月,民主革命的坚强战士、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在上海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开展革命活动,被蒋介石集团杀害,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在革命的危急时刻,国民党的左派领袖邓演达在武汉多方努力,计划联络国民党左派,组织革命行动委员会,末能成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二十年代实现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是我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走上高涨,它开拓了各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共同敌人的新道路,它的经验教训直到今天还是值得我们借鉴。作为国民党领袖孙中山的主要助手廖仲恺,在国共合作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探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廖仲恺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以及廖仲恺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演达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革命家。他追随孙中山先生,积极支持工农运动,为国民革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武汉政府时期,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邓演达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军事独裁和汪精卫的动摇叛变,是国民政府的中流砥柱。国内学术界对于邓演达作为“孙中山的助手”,“共产党的挚友”在大革命时期的表现,是充分肯定的。而对于他进行平民革命、决心推翻蒋介石政权的活动,许多人除钦佩其胆魄外,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不过是空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民主派包括两部份人。一是国民党左派,他们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始终遵循与坚持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们是最初的民主派,一贯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一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背离反动营垒的反蒋派,他们曾受过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又从亲身经历中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幡然醒悔而站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阵线上来。组织政治力量,高举联共抗日旗帜,呼吁国共合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的震撼下,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民党早期以长江以南为主要活动区域,对北方尤其是北京,虽有渗透,但影响有限。192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以及国共合作政策确立之后,孙中山调整革命方略,通过与共产党人密切协作,北京党务起色明显。国共两党主要通过发动民众运动扩张党务,效果显著,但也带来诸多弊端。另一方面,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在北京的组织系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以中共、国民党北京执行部为代表的“左派”势力与以民治主义同志会、孙文主义学会为代表的“右派”势力激烈对峙,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存在两个“市党部”。总体而言,“左派”占据优势,但“右派”的影响亦不可低估。这种左、右之争不仅是国民党内部高层派系分化的具体表现,更映射出1920年代中期中国政治与思想文化领域多元纷繁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2.
莫骅 《社会科学家》2005,(5):165-168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贪污贿赂犯罪主体、惩治犯罪的法律机构设置及财产登记申报制度、监督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特点,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中国贪污贿赂犯罪立法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是互动的,它们之问存在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当代世界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历史终将证明全球化的尽头是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4.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学资源投资力度的加大,使多元化模式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仪器维修体制不完善、维修队伍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落实等问题。各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规律,建立一个仪器设备维修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德格尔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19.
英语委婉语是人们为谋求最佳交际效果而创设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委婉语表述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禁忌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是语言中最富文化内涵的一个部分。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委婉语,阐释了委婉语强烈的英美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当前闽台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为线索,分析了两地高校科技交流和合作的发展趋势,为闽台高校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共同推进闽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