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贝克汉姆已经从体育明星的形象中走出来,在更大程度上他被看作是一个大众偶像。无论在哪个国家踢球,都不会影响到他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他每天都要接受无数次拥抱——起床之后从床移到椅子上,从寝室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上厕所……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被别人抱着去的。 三岁那年,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脆骨病,他身上的每一块骨头,都像瓷器一样易碎,像稻草一样易折,从此,他再也没能下过地自己行走。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依靠别人帮助来完成,而因为骨头太脆弱,既不能背,也不能抬,只能用双手轻轻地环抱在怀中。  相似文献   

3.
尹利华 《当代老年》2008,(10):16-16
一次饭局中,同桌的一个企业家朋友,为我讲述了一个半根香蕉的故事。 几十年前,他只有十来岁,住在贫困的农村,还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一次,母亲带他去县城参加亲戚的婚礼。在宴会上,他平生第一次见到香蕉,黄灿灿的,月亮一样的形状,透着诱人的香味。母亲为他剥好一根,递给他,他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风卷残云。  相似文献   

4.
云晓虹 《老年世界》2007,(19):13-14
记得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家住在土左旗农村的一个远方叔叔来走亲戚,跟他同来的,是他新婚的妻子。我听到我那位新婶婶说着一口我很不熟悉的口音,就问叔叔,婶婶是哪里的人。叔叔说,婶婶是从甘肃省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上下班打卡、按部就班生活的银行普通职员,把镜头对准了他的23位中学同学:一个男同学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一个女同学嫁了有钱人,每天无聊地在家养仓鼠、打牌;一个当上了银行行长,一个中午跑了三场饭局;一个当上了哲学系教授,却“特别相信周易”;对生活最满意的,竟然是每月赚400元的当清洁工的同学……他说,这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6.
那是上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举行一次募捐晚会。那次晚会上,卡塞尔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让大家在晚会上选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姑娘的一个亲吻,最后他募到了难得的一美元。当他把这1美元寄往越南前线时,美国各大报都进行了报道。人们看到这一消息,无不惊叹卡塞尔对战争所作出的嘲讽,卡塞尔也因此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7.
卫宣利 《老年人》2008,(2):26-26
在众人眼里,他们是很不般配的一对。他挺拔高大,心灵手巧,电器维修,家务活都干得来。除了脾气有点急躁,他几乎算得上是个完美男人。而她,矮胖,笨手笨脚,有客人来,甚至炒不出一个像样的菜来。她嗜睡,一睡必说梦话。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她刁蛮,遇事爱较真。  相似文献   

8.
调羹  老米 《女性大世界》2004,(5):158-159
按响门铃是杨洋的侄女给我开的门,这让我意外,这个后现代人和他的家人住在一起?他一身黑色.让人觉得神秘且妖媚,或许是因为他斜搭在黑皮衣上的一小圈银色毛边太过扎眼,金黄色的头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左耳有八个耳洞,右耳有一个耳洞,他的左臂上纹着耶稣图案,他说这与信仰无关……或许我难于用平淡的词语来诠释这种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有句俗语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说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表来衡量他的聪明才智。不过,人的貌像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的健康状况。比如,某些体表特征就可能预示其未来能得什么病以及寿命情况,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0.
克雷格是我在研究生院里的一位密友,他总是给他所到的每一个房间带来激情和生气。当你说话时,他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而你会觉得比在他开始听你说话前更重要。人们都喜欢他.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克雷格和我一如往常在我们的学习室.我朝窗外盯着看去,见到我的一名教授正从停车场穿过来.“我不想滋上他。”我说。“为什么不?”克雷格问道。我解释道,上一个春季学期里,我同那位教授槁得不欢而散。他给我的一些建议冒犯了我,而在回敬他时我也冒犯了他。“再说”,我补充道,“那家伙并不喜欢我。”克雷格看着窗外那个正在经过…  相似文献   

11.
初夏的一天,浙江省一个富裕的小镇上发生了一桩怪事。那天早上,7岁的男孩小童一觉醒来,发现和自己同睡在一个被窝里的爷爷还没有起床。往常这个时间,爷爷早该送自己上学了。小童大声喊“爷爷”并使劲晃动他的身体,可是爷爷再也听不见了——他在睡眠中安静地死去。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花,各种各样的。后来,朋友都知道了,送花的人就多起来。一次同学聚会,大家聊起花来。一个男生说:“我也喜欢花,不过是雪花。”讲话的人是庄子,和我一个系的。大家都知道他不怎么学习,但功课一直不错。庄子高大挺拔,样子好帅,我早就对他有好感。我知道他是从深圳来的,就问他:“深圳的冬天下雪吗?”他一笑,让我猜。这样,和庄子就熟了。以后上大课,庄子常常坐在我的旁边。有时候我去晚了,他也会替我占着座位。繁华。可是,因为庄子,我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里,却很寂寞。我刚刚接触杂志编辑工作,没有作者群,工作十分…  相似文献   

13.
朋友老常得了癌症,我去医院看他,他正在做化疗三期,虽然头顶挂着五六个药水袋,但是,他和我聊起天来却满面春风。 这快乐从哪来的呢?我坐在他床边,他跟我算了笔生死账:“曹操62岁亡,李白61岁就没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享年分别是49、69、50、49,想想这些个大名人也就活了这么久,我一个平凡百姓,也六十出头了,到这份上够数了。”他爽朗大笑,我也笑。我知道,他能这样想,就是一种真快乐。  相似文献   

14.
指尖上弥漫着你的气息文儿图雅兹四季依旧,归期遥遥。一个又一个等待的黄昏里,江边的小女人鲜艳无比。那年夏天,他从高原来。我一天换一件短袖T恤。他说:“天!真难为你,从哪里找来这么多少年儿童的衣服?”心中恨极。可相聚匆匆,我挤不出时间吵架。一遍遍叮嘱他好...  相似文献   

15.
已是大寒过后了,很冷,我们一大早便来了。王老先生住在一个小四合院的尽东头。老先生今年已是86岁高龄,妻子故去已近20年,女儿也不在身边,他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个人生活极为不便,他也就尽量地少走动,从早到晚都坐在一张破沙发上,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更没人交谈,全靠回忆生活。  相似文献   

16.
看老爸唱戏     
老爸虽是个乡邮递员,可在我们那身处崇山峻岭的小镇算是个知名人士。他从小受爷爷的影响就喜欢唱戏。他被县里推荐到地区剧团去培训过,生、旦、净、末、丑都能唱,县剧团到镇里来演出,也请他扮个角色。他组织乡里那帮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剧团,自己当上了团长。逢年过节,他们都要排上几台戏。  相似文献   

17.
1964年,罗本岛监狱又来了一位新犯人。像其他犯人一样他一进门就被扒去了衣服,换上了囚服,上面写着“第466号”。他是一个政治犯,所以被推进了一个不足4.5平方米的单人牢房。从此,他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阴暗的牢房,头顶上吊着一盏昏黄的灯,每天被囚禁23个小时,仅仅在上午和下午各有半个小时的放风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玮是来购车的客户,一个腼腆内向的中学老师。他来了三次,每次来,都是柳黛接待的。但玮光看不买,还诸多挑剔,柳黛以为他是没事找事,招呼起来也就不怎么热情了。  相似文献   

19.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  相似文献   

20.
《当代老年》2006,(6):4-4
汪海澄是四川省某汽车修配厂退休职工。1995年,65岁的他开始自己的人生壮举。在为迎接香港和澳门回归,两次走遍全国后,他再次萌发制作一幅用邮戳来标注地名的全国地图的愿望。每到一个省、市(自治区),他用纸临摹下其地图轮廓,请当地邮局将邮戳盖在自制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