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真理的实在真理的传统形式:真理作为概念、结构或关系只能是某种确定的东西。真理与实在的区别在于。真理不仅是存在着的,它还必须是正确的。真理不可能来自谬误或错误的政策。所以,真理具有确定的特性。这一确定的特性能够被作为确定的知识而予以强调。就一种新的思维而言,我们必须超越真理与实在之间的这一鸿沟。实在不仅是确定性的真理,它也可能是谬误。因而,实在也可能是否定性质的真理。  相似文献   

2.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关系之新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又是逻辑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不同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原所秀同志认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是指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的区别。”①也有一部分人仅仅以两者反映的关系来区别两者。本文认为他们的观点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关系。但是,如果不能解决此问题,就可能产生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符合逻辑等一系列错误;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又是对人们认识成果的总结,还是构成判断、进行推理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固定,…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对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定义 ,虽说法不一 ,但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 ,不易理解 ,而且把非集合概念定义为“不反映集合体”还有违反定义规则之嫌。我们知道 ,“集合体”和“个体”是相对的 ,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 ,而非集合概念是反映个体的 ,所以 ,应该把集合概念定义为“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而把非集合概念定义为“反映个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实变函数论的教学中,集合及其基数一章是学好其后各章的基础,同时作为指导今后中学数学教学,也是数学专业的学生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因此对于集合及其基数的教学我们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对其教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各种方法加深对本章概念或结论的理解 1.利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符号“”、“=”、“∈”的理解。 在学了集合概念后,有必要比球三个符号的意义,指出“”与“=”用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借助于文氏图还可以看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下列五种,设A与B是任意两个非空集合,则A与B之关系只可能是(见图一):  相似文献   

5.
范式在中国教育学界的理论旅行,生成了三种不同的语境.本文基于文本阐释学的"过度诠释"概念,指出了解读教育研究范式的合法性理路,分析了库恩意义上的范式和胡森意义上的范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揭示出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论内涵.笔者指出,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语境下,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是不存在的,而胡森意义上的范式转换则是可能的 ,这有助于"教育研究范式"的意义理解和研究深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难以被科学和哲学严格界定(因其自身的复杂)的理论范式,“复杂性”虽然在语义上没有获得各学科都能够普遍接受的通论,但它总是伴随着我们,复杂性是实在(reality)的一种深刻特性。“复杂性”意味着存在着不熟悉、不理解;意味着困难、障碍和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可能和开放。研究复杂性意味着思想范式的革命,这在哲学、科学和人类思维的变革中表现得最为深刻。这是哲学的自我救赎,也是人类破除科学迷信的路径,最重要的是复杂性思维将引导我们进入新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的核心是“范式”(Paradigm)。但“范式”究竟是什么,连库恩本人都没有直接、明确地给出一个贴切的定义。据有人统计,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的不同提法就有21种之多,从而使人们对它的理解众说纷纭,相见各异。但是,如果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论述精神上加以理解和把握,关于“范式”的基本涵义还是清楚的,即“范式”就是为“科学共同体”所接受与遵循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的总体概念。下面,笔者试从对库恩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8.
由于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数学基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得以确定和精确化,数学哲学逐渐演变成元数学。本文从此角度着眼,比较了数学基础研究和经验科学基础研究的特点,通过对一般科学哲学问题的系统论述,指出科学哲学是一种基础研究,它是对经验科学的概念体系、推理模式以及理论结构的逻辑的和方法论的研究。但由于经验科学的基础还未发生类似于数学领域中的危机,科学哲学的对象和方法尚未确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普通逻辑中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对正确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命题的含义,合理地进行推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二者不同的逻辑特征,可以从形式上进行区分;同时它们之间的区别还可以通过“例示”和量化原则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0.
何谓集合     
人们通常用康托集合论来判断ZFC系统的合法性,它对集合有两种主要解释:大小限制概念和叠置概念。大小限制概念把一个收集的统一性或客观现实性看作与该收集自身的大小相关,它不能对基公理和幂集公理的存在性提供合法的解释。集合的叠置观点对于集合的形成存在一个时态的限制,它可证明子集公理和幂集公理的合法性,但是它不能为代换公理提供一个解释。对叠置构造强加一个大小限制条件,可以成功地用来解释代换公理,它不能用来说明幂集公理的合法性。结构观点认为一个集合是打开一个可能结构的模式,集合的同一性应该由它们的打开模式的同一性确定,在这种概念下,没有理由把这种可能的结构限制在良基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恩格斯关于数学的论述和数学发展的实际,对数学的本质作初步的探讨,提出如下的看法:(1)数学的对象仍是现实世界的空问形式和数量关系.但有必要作广义的理解;(2)数学研究是对摹写现实的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和逻辑再造,思维性对象, 形式化抽象和逻辑的方法,这就是效学研究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2.
鉴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和资本相对短缺的特殊状况,使用传统的方法来定义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状态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选择潜在资本存量指标作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处于潜在增长状态的指标.通过确定一个基期的实际资本存量并估算出历年的潜在资金使用量,就可以得到历年的潜在资本存量.通过潜在的资本存量可以得到潜在的就业量,然后通过生产函数法就可以估算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两种巧妙的分割和利用无究递缩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初等数学知识,求出了抛物线与相交直线围成的弓形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等数学课程中无穷级数部分的内容,提出了建立级数的概念与求和符号及数列极限之间、幂级数与函数的泰勒展开式之间以及傅里叶级数与泰勒级数之间联系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依据改进了教学内容体系,提高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弼哲学的本体是"无"."无"对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意义在于,从思想上使人的觉醒成为可能,由此,又使文的觉醒成为可能.意境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意境具有超越性,即从"实"入"虚"、从"有"入"无"、从有限入无限的超越.这种超越性也是王弼之"无"所具有的,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体无"是王弼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无"之"体"对审美之"体"具有内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学专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为基础、以应用经济学为支撑的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经济问题脱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理论发展严重滞后,批判性苍白无力,而建设性力不从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学化有待加强。为此,必须构建完备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强化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并适度增加数学表达。  相似文献   

17.
对理工科大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科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对学生的数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理工科大学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改革的方向何去何从 ?本文通过对目前理工科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吸取了这方面改革的部分成功经验 ,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提出了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图论的观点 ,通过离散数学的方法进行了概率理论和离散数学理论的转换 ,使得较容易地理解概率中更一般情形的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成为可能 ,并用图论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某些更加复杂的概率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针对变量数学理论性、抽象性强的特点,本文用形象思维方法解决几个实例,探索了形象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在创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能力是人才最高的本质力量,开发创造力的最有效的工具是思维方法。数学就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数学是研究思维规范的学问,数学能锻炼人的思维,增强人的思维本领。绝不仅限于演绎推理的能力。它包含一般思维所具有的本质(概括性和间接性),同时又表现出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于数学与思维的关系、数学思维对创造能力的影响的讨论,阐述如何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发挥数学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