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民族文化元素在电子游戏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在分析电子游戏视觉文本的基本构成元素基础上,研究了电子游戏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应用转化途径。这不仅有助于为电子游戏设计师汲取民间赋色体系的精华和丰富设计创意提供理论指导,而且对电子游戏的民族化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海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6)
在当代艺术界,代表政治精神的“红色文化”经常出现在创作作品中.这种设计风格早在20世纪初期已经形成,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政治的变革也表现出一些新形式的精神风貌,并于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到了21世纪早期,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了解红色文化,重点研究红色文化在当地视觉艺术创作中的表现特点,摸索出红色文化和当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共同点,进而推进红色文化的成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字延续传承了几千年,经历了许多阶段,具有诸多艺术特征。它作为造型元素运用于标志设计中,能显示出独特的视觉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必将以其独特的个性,发扬民族艺术特长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民族精神又有时代精神的汉字标志作品。 相似文献
4.
吴军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71-72
文字与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图形化是将图形与字体的因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组成完整的新形象字体,其方法有笔画减省、重组同构、意象构成等. 相似文献
5.
战怡凯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82-183
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意识的增强,标志作为塑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的视觉符号,已经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开始对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设计应该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应该能够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朝多元化和民族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设计师开始不断的尝试新的设计手法。在中国,汉字图形化标志已经发展得非常成... 相似文献
6.
刘高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创新是对事物与现象的重新认知与构建,这不仅是艺术家的必备才能,也是科学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课程中对创新创意能力的培训方式,充分体现了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功能,对工科类学生的学习同样也具有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58-61
残缺汉字的意蕴美在于,它利用局部缺陷反衬出整体的亮点,从而构成残缺美。汉字的残缺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知觉经验原则、简化原则和结构骨架原则,让观者在完形冲动的心理下补充完成残缺部分,从而实现设计主题的传达。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青少年面临着物质的诱惑和考试重压,习惯性紧张、消极怠惰、忧郁症、焦虑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笔者试图从心理预防、心理保健和心理康复的多个维度揭示出视觉艺术课程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可行性,帮助同学们自我接纳,建立族群认同并达成人际和谐,起到预防和心理保健,并帮助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9.
文章由汉字的构造与起源特征论述汉字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相通性,及其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探索汉字作为传统元素如何向现代标志演绎、演变为具有现代视觉特征和审美需求的视觉符号,在传播现代企业形象的同时具有独特的视觉愉悦和浓厚的东方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艺术已经发生了从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的全方位转型,视觉上的"好看"已经成为渗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了。这一变化广泛而复杂。传统意义上的精神活动被物质化的内核所操控,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和物质的二元划分不再具有现实意义。被物质化的艺术、审美活动及其表现形态进一步改造、建构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影响。视觉艺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和人们精神生活变化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1.
汉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图形符号化的外延,通过其可读性、审美性、民族性、新颖性及形音义的一体性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极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空间。文章结合以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现代标志设计作品,从以形达意、隐形见意、形意相融三个主要途径探讨汉字解构重构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倡导以汉字为主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应充分利用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使作品既传达情感与主题思想,又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与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李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
介绍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功能以及功能分类,并分析了视觉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感悟能力的功能.就视觉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视觉艺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视觉艺术审美观念的培养和作品感受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对如何获得视觉艺术审美经验进行了概括,介绍了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两种审美经验的培养方法.从视觉艺术审美自由的含义、精神自由状态、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自由性三个方面诠释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审美自由.最后提出了如何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并强调了提高欣赏、鉴赏、感觉美的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薛晓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8-91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汉字知识也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在汉字课堂教学中,事实性知识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概念性知识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程序性知识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元认知知识强调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的不同识字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汉字书写和东方文学曾对詹姆斯.乔伊斯的主要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乔伊斯在都柏林时便开始接触东方历史和文化,并将东方文化知识表现在从《都柏林人》到《芬尼根的苏醒》的全部作品中。汉字书写的基本元素拓展了乔伊斯对东方的认知,影响了他的视觉文本观。乔伊斯的'东方时间'和他那源于汉字书写的现代主义视觉意识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苏醒》中均有表现,同时从中国印刷史来看,其小说的空间结构也反映了汉字书写传统。汉字书写显著的垂直特征和文本评注传统与乔伊斯作品将空间、听觉和垂直融为一体的创作特性相呼应。 相似文献
15.
尹晖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7-9
任何设计思想最终都要通过相应的形状来传递设计师的意图。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设计思想物化为相宜的形状,将某种社会意识浓缩成一种视觉符号、标记或代码。赋思想以形状需经过整合思想、创生形状、美的设计、立象尽意的过程。设计者只有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图形与符号,将它们汇集为指涉自己思想的形状,把信息准确完整地传达给受众,设计过程才是完满的。 相似文献
16.
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研究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萍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87-89,112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的性质、特点与汉字拼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恩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汉字的性质、特点与汉字拼写紧密相关,同时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汉字是一种拼形文字,即以象形字或其他独体字为基本图形,通过图形拼合的方式来达到记录汉语的目的。由于基本图形多为形义统一体,所以,汉字的意义一般可由图形拼合表示出来。无论会意字、指事字还是形声字,其字义的表示都是通过图形拼合的方式实现的,而占汉字百分九十五以上的字是会意、指事、形声字,所以,认为汉字是一种拼形的文字是有充分的根据和理由的。作为一种拼形文字,汉字有如下几个特点:(1)表意的直接性;(2)图形的整一性;(3)结构的立体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筑的作品性与艺术性的普遍本质中追问建筑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差异,探讨建筑艺术是如何自立的,乃至建筑与创作的关联性等,并剖析建筑艺术设计特有的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禅宗自唐代以来,其追求淳朴自然、寂静含蓄的思想渗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使越南、朝鲜、日本也深受其影响,在文学、艺术等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精神追求,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审美体系。从国画、园林和平面设计3个方面浅谈禅宗意味的体现,希望探索出一条禅宗思想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视觉艺术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李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68-270
本文从汉字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融合的尝试、中亚留学生"汉字难学"的主要表现、引入文化教学对对外汉字中"汉字难学"的解决办法、将文化引入中亚留学生汉字教学的关键点四方面出发,指出将汉字文化融入中亚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字,使汉字教学和文化教学能够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