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伯特·罗厄尔(1917—1977)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主要的诗人之一。他以诗集《人生素描》(1959)在美国当代诗坛掀起了一场风靡一时的“自白”热。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众多异端诗派中贡献独特的“自白派”的发起人和领袖。  相似文献   

2.
“死是一门艺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死因初探范革新“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Plath,1932-1963)在《乞丐夫人》一诗中,毫不掩饰地述说了她对死的...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们人数多,力量大,影响深远,一直左右着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诗坛。南宋中期以后,永嘉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和赵师秀(灵秀),公开反对江西诗派;因他们四人的名字都有一个“灵”字,故称永嘉四灵。江西派以杜甫为师,四灵就摒弃杜甫,  相似文献   

4.
《宋诗派别论》指出:“诗之有派别始于宋。欲论宋诗,不可不知其派别。盖一派有一派之方法,一派有一派之习尚,一派有一派之长短,一派有一派之宗主。”为什么呢?《宋诗派别论》又指出:“凡派别同者,其诗之方法同,习尚同,长短同,宗主同。”  相似文献   

5.
中、美自白诗派以独特的"自白"言说,在私密空间内对个体生命展开深入探询。但因文化场域、时代语境等因素的差别,二者的私密话语形态又存有部分差异。不过对于"自白"所呈现的自闭褊狭一面,中、美自白诗派在后期都予以了纠偏,有效推进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融会,在强化个体生命经验的同时,又密切了不同个体及群体间的对话关系,在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相互校验中丰富了诗歌的思想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自白派诗人中,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1914—1972)享有的声望仅次于罗伯特·罗威尔。贝里曼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人,一是因为他的诗涉及的都是重大的主题:人类的各种情感(爱情、友谊、仇恨、疯狂、恐惧等);知识分子所关注的事物(政治、种族关系、历史的价值和艺术的本质);精神问题(上帝的存在、善与恶的意义以  相似文献   

7.
西尔维虹·普拉斯是被称为美国异端诗派之一的“自白派”中最有才华的诗人,正如她最杰出的诗集《爱俪儿》的取名一样,她从人到诗,都在这个名字笼罩下具有象征意味。爱俪儿本是莎士比亚最后的名剧《暴风雨》中的一个既可爱又令人同情的精灵。它原被禁钢于荒岛,后救落难的国王普罗什彼罗征服,供其驱遣,为了自身的解放,它兴风作浪,帮助国王夺回权力,自身才获得解脱。普拉斯的一生恰似爱俪儿,为了寻得解放,她竭尽全力地拼搏,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努力克服一个女人面对社会、婚姻、家庭和事业带来的压力和羁绊。她有过辉煌,但更多…  相似文献   

8.
自白的概念及构成是自白制度核心之所在。有关自白的概念历来有英国的广义说和美国的狭义说之分 ,而我国则倾向于自白的狭义说。自白概念的不同解说实际上是不同诉讼价值理念的体现。自白概念的两种解说 ,导致自白构成的不确定性 ,但尽管如此 ,自白作为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共有现象 ,本质上又具有一致性 ,因而自白构成要素如自白主体、自白内容等仍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人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德为中国新诗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诗歌创作又对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与左翼诗人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40年代的中国新诗派。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的结尾总结说:“若要增立名目,这十年来的诗坛就不妨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格律诗派即指新月诗派,他们在新诗格律化方面的追求,恰如陈梦家在他编选的《新月诗选》序言中所说:“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  相似文献   

11.
1974年10月4日,安妮·塞克斯顿(Anne Sexton,1928—1974)把自己锁在汽车房里,打开了汽车的发火装置,自杀而死。美国当代诗坛上的一颗放射异彩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塞克斯顿是继西尔维亚·普拉斯和约翰·贝里曼之后自杀的第三位自白派诗人。自白派诗流行于60年代的美国,自白派诗人的风格各有千秋:罗威尔富于暗示,斯诺德格拉斯擅长抒情,贝里曼令人眼花僚乱,普拉斯带有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但没有一个自白派诗人在自我揭露方面象塞克斯顿那样大胆、坦白、赤裸,把自己的一切暴露无遗。塞克斯顿声称自己是“一个原始人”。她越过禁区,公开地描写月经、堕胎、避孕、乱伦、通奸、吸毒。这种诗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反应,要么被深深地吸引,要么非常反感。许多读者对这种女人描写女人私生活的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女读者,她们把诗中的女性成分看成是自己的,著名女作家J·C·欧茨曾高度地评价了塞克斯顿这一别开生面的创举。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弗洛伊德主义在美国有广泛的市场,心理分析似乎成了美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自白派诗人来说,精神分析是他们非常乐意借助的分析自我的方法,有时他们甚至在按精神分析的模式写作。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自白诗中的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白派诗人在诗中的行为是一种心理行为或精神行为,他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在自我与外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交流。他们继续了浪漫主义的主观升级,建立了对自我主义和内省的真正崇拜。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以自己的养蜂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蜜蜂组诗”,展示并剖析了她那敏感的内心世界,婚姻生活的痛苦,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普拉斯不是直白地抒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她的诗歌里引用了很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等,这就使她的自白诗与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七月诗派”是经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以及《七月诗丛》等为中心而形成的一支诗歌流派。它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为新诗的发展谱写下战斗的篇章。(一) “七月诗派”以倡导现实主义为中心内容。胡风认为:“现实主义者的第一义任务是参加战斗,用他的文艺活动,也用他的行动全部”,为此必须“更直接地和生活结合;更迅速地替战斗服务”。他强调诗人人格与风格一致性,只有先做“向前突击的精神战士”,才能做民族解放的歌手。当年“七月派”诗人的实践大体和胡风的倡导相适  相似文献   

16.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ams.1883-1963)是美国著名现代诗人。继惠特曼之后,他又一次强调美国“本上”特色的诗歌创作原则。作为T.S.艾略特的同时代人,他反对T.S.艾略持那种旁征博引的书卷气很浓的诗风。他认为,那是对美国诗歌的一种反动。到了本世纪60年代,威廉斯的名气在美国逐渐超过了艾略特.他的诗歌对当代美国诗坛开始产生巨大影响。自白派、黑山派、纽约派等主要诗歌流派无不从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中汲取营养。由此看来,对他的待欧进行研究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在我国,或许是由于用传统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杨万里评价中较复杂的一个问题,是他和江西诗派的关系。在其身后,他曾一度被视作江西诗派后期的领袖与传人。刘克庄说:“比之禅学,山谷,初祖也;吕、曾,南北二宗也;诚斋稍后出,临济德山也。”(《茶山诚斋诗选序》)王迈说:“江西社里黄陈远,直下推渠作社魁。”(《山中读诚斋诗》)不过,这种哄抬与攀附历来也为人所诟病。但后来的翻案者,基于对江西派的偏见,又往往引杨万里尽焚学江西体旧作一事为证据,硬将他置于江西诗派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8.
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以显著而突出的地位来张扬“新诗戏剧化”,既有反拨诗坛“说教”“感伤”颓风的现实用意,又有总结新诗历史经验的理论自觉。既是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潮的一种感应,又是开拓中国现代派表现路子的一种创造。在这样一个时空座标上,九叶诗派的努力,在一定意义上完成了“新诗戏剧化”从技术到诗学的移位定点,实现了“戏剧化”诗学与诗艺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9.
“荒原”诗派是日本战后诗歌的起点,继艾略特的《荒原》之后,对诗歌史中的“荒原”母题又有东方式的贡献。艾略特的《荒原》对一战后的欧洲乃至全人类的荒原(他认为)作了超越其上的哲学思考。荒原的出现被认为是个普遍的轮回,荒原的拯救需要甜蜜的宗教;“荒原”诗派则寻求着自己对二战后日本出现的荒原的一种价值效应。为此他们在荒原中跋涉,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寻找解脱荒原的路径。艾略特采用的是神话与现实相呼应的结构,“荒原”诗派则运用“物哀怜”的抒情体制结构诗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新诗创作在七、八十年代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经历了新诗潮、后新诗潮、新诗潮后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新诗潮以“今天派”为核心,其后劲为“现代史诗派”及新传统主义诗群与东海诗群;后新诗潮是新诗潮的延展与深化;新诗潮后是对新诗潮的游离,其主要队伍是“生活流派”、“他们派”与“非非派”。就广义的新诗潮看,最旺健的力量乃在后新诗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