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基 《社科纵横》2007,22(1):134-136
综观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或侧重于生理、心理学,或侧重于教育、社会学,或侧重于人类学等。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从具体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素质教育的。诚然这种研究能从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部分内容,但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素质教育的本质。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揭示有两种不科学的倾向:一种是过宽的倾向,以为素质教育是“全能教育”;一种是过窄的倾向,以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教育。只有从哲学的角度,从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一更为广阔、更为根本的视野中,辩证地、唯物地、历史地、系统地整合各门具体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从整体上科学地把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讨论综述梁冲珍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关注教育的转轨问题,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其中关于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构成、本质、特征、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等问题,在理论界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对上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中等职业教育是最早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但是在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遇到了种种问题,并没有被完全的展现出来.本文初步探究了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刘瑜 《唐都学刊》2001,17(2):112-113
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出发,阐述了在基础教育中修正"应试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走出课堂,走出灌输,走出学校;再次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政治教育孙秀琴教育要改革。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和独特功能,改进和加强政治教育对搞好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一尽管我国学术界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不同见解,但经过...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改革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就决定着我们加快发展教育,并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这一正确的轨道上来,提高全民族素质,乃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必有之路.  相似文献   

7.
也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深入探讨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从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艺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未来,有许多感想,尤其是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很鼓舞人心的。本文仅就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一、中学艺术教育的现...  相似文献   

9.
冯艳琳  陈众观 《社科纵横》2008,23(2):165-166
高饺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贯彻与实施素质教育,足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体育的决策者和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其次,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教师更新知识的渠道;再次,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10.
刘丛如 《探求》2005,(Z1):118-119
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震撼.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逐渐深入到国民尤其是广大教育者的心中,成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之所在.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将素质教育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润  陈晓平 《创新》2009,3(4):13-15
杜威提出教育要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为目的。这不仅是整个教育的战略方针,也是各项教育改革政策的战术方针,它反映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改革,其中包括高考制度的改革。我们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进行反思,从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天星 《学术交流》2002,(5):156-158
在创造性教育中 ,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不是被动的个体 ,而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作为能动的主体自觉地参与学习和创造。创造型教育方式在其初期或短时期内 ,在课本知识的考试得分上 ,很可能相对落后应试教育 ,但其教育效果 ,尤其是未来学生对社会的贡献 ,却是潜在的、巨大的。若想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为实施创造性教育创造条件 ,应给予高等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人性假设是从价值上对教育的一种限定,使教育建立起对人性的依赖。人性假设的最大意义是使教育有一个人性的边界和稳定的基础。人性假设意味着教育确立了自己特殊价值立场,有了这个立场教育不会轻易受世俗压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预。教育的人性假设必须以人的美善本质为前提。对人性的信任,这是教育人性假设的基本条件。没有对人性的关善假设,没有对人性的真诚和期待,教育就不可能把人性作为依靠的力量,从而也将最终失去自己内在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曹伟  张大尧 《学术交流》2001,(4):150-152
网络教学被看作一种基于超媒体的教学技术,其意义不同凡响超媒体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多媒体信息环境;超媒体环境支持学生对信息的非线性获取;超媒体环境支持交互活动;超媒体环境整合了各种信息形式.若使网络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教育体系与现有的教育体系必须进行有机的融合与转换.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直认为大学文化的美育本质是塑造完美人格,这自然与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不应该是唯一的本质,完满人性的培养,也是美育的本质之一,而且是第一本质。因此,大学文化应该在美学的视野下建设,美育要贯穿在大学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学精神中。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和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从哲学层面思考研究生教育本质内涵。研究生教育是全人格的教育,而不是片面人格的教育,是研究性教育而不是知识性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而不是封闭的教育,是多样化的教育而不是单一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宁  张新潮 《学术交流》2001,(3):153-155
图书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两种不同形式,在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憾.因此,二者联合起来,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命脉。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给高校目标定位、优质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活动、教学管理与考试制度等方面带来了困扰,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战略上重塑教学中心地位,战术上瞄准高等教育自身活动的改革,引入竞争淘汰制,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潜能,建构灵活开放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根据人性理论以外力激活大学生学习的内力与自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5,21(5):125-127
在工业化时代,人性的不和谐首先表现为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追求的不和谐。工业化及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内在的时间体验被压缩,人性更多地倾斜到外在感官欲望的满足和享受之中。人类物质消费欲望无止境地增长,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许多社会的不和谐。审美在人心灵最深处滋养和培育一种对别人生命、对万物生命的同情、怜惜和大爱,它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使人以一种音乐的心境与他人及万物和谐相处。高科技时代,人性的不和谐还表现为理性过分压抑感性,使人成为思想的机器或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审美教育是造就心智和谐的一代新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世界变平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是相当薄弱的,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基层和农村,实践平民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电大教育因异化而面临挑战。借鉴国外社区大学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现实,实现电大教育向社区教育的转变,是新时期平民高等教育创新的进路,也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