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2):137-143
利用2005—2012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加工贸易对区域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加工贸易有利于降低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加工贸易进口、出口整体上降低了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加工贸易出口对发达地区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幅度最大,而加工贸易进口对落后地区能源消耗强度降幅最大。第二,加工贸易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受人均GDP、人力资本和R&D投入的影响。第三,加工贸易在我国区域内转移并未造成能源消耗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兵团具有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与条件,但目前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且在兵团各师之间分布不均衡。该文分析了国内纺织行业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指出兵团纺织工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原料、能源、区位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提出兵团应采取优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企业相对集中,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优势企业,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兵团纺织业竞争力等政策措施,使兵团纺织工业承接好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原因与未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早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4)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的凸现,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障碍之一。本文在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政府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屈浩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4):101-104
在承接加工贸易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对东道国或地区的同行企业及其他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属于外部推动型的作用方式;服务外包带来的技术溢出是一种内拉式的作用方式.河南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承接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同时,通过承接高端的服务业,实现河南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相似文献
5.
解冠慧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84-87
中美贸易差额的形成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通过形成中美贸易差额的商品构成发现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制造业贸易,中美制造业贸易顺差与中美贸易顺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同比增长,而这一时期70%的FDI投资于制造业,其中以日本和韩国的投资额居前列.可知中美贸易失衡与中国在这一时期承接日韩两国产业转移具相关性,从制造业角度对产业转移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6.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产业转移理论的演化过程、研究现状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研究,笔者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做了探讨,并联系实际,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移的意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根本动因在于增强产业竞争力.钻石理论全面阐述了产业竞争力的六个影响要素.由于这六个要素可以影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因而也是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影响要素.东部加工贸易企业在选择中西部承接地时,会根据企业战略的需要,在综合比较生产要素、相关及支持性产业、需求情况、政府、机会等影响要素之后作出抉择.中西部地区要想抓住东部加工贸易转移的历史机遇,必须要结合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影响要素,扬长避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吕莹 《今日湖北(理论)》2007,(5)
中国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实现巨额外汇的保值增值,成为我国政府今年工作的一大挑战。作者认为,我国企业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因此,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个区域的区位和经济因素,提出了差异化的产业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科技产业,由于受岛内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内需市场狭小、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必然向中国大陆转移,这是一种客观的趋势。台湾高科技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新领域是光电技术产业。厦门市光电技术产业的基础良好,研发实力较强,投资的软、硬环境具有优势。政府应当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促使厦门成为海峡两岸光电产业转移承接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0.
赵永宁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21-23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发挥自己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加工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看中韩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中韩贸易情况就会得出,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贸易已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迅速发展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韩两国外贸企业竞争加剧,其主要原因有中国外贸竞争力不断增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中韩经济发展模式大致相同等。 相似文献
12.
周晓唯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7-39,48
农产品贸易是中美两国贸易的一项主要内容 ,中国进入 WTO后 ,美方的农产品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而且还会要求中国开放更大的农产品市场 ,中国同样也希望美方这样。贸易中两国必然会产生矛盾 ,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是发展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唐萱萱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70-72
美国对华贸易虽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际政治需要和国内的集团利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宏观上对中美经贸关系拓展战略性思维,加强开展商务外交,构建和谐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从微观上,完善政府的商务职能,加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多方面促使中美贸易朝正常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小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36-39
中韩友好关系全面发展,文化贸易合作不断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然而近期中韩文化贸易的逆差严重,从近年中韩文化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产生当前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在中韩文化贸易的发展上起到参考借鉴之用。希望能促进我国未来在韩的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对韩的文化贸易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中国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对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建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72-75
自1993年中国对美贸易出现顺差以来,贸易顺差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中美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双方围绕贸易失衡所产生的矛盾与争执已成为中美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文章围绕中美贸易失衡,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找到积极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越南的双边贸易迅速发展,但中国与越南的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相对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商品结构方面,初级产品中国与越南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非初级产品方面第七、八、九、十二、二十类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他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因而从推动双边贸易关系、加强差异化产品及产业贸易结构的调整三方面以提高中越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数据,以受摩擦影响最显著的农产品为切入点,研究显示:拉美在大豆、高粱等少数产品上替代美国的潜力有限,而在食品、水产等产品上潜力较大,在水果、蔬菜、猪肉等产品上潜力巨大。但是,拉美农产品要真正进驻中国市场,在产品质量、供应链体系、国际营商环境等方面仍需改进,因此有必要加强进口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中拉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善农产品贸易营商环境,为中国更好地应对经贸摩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后,应该按照WTO规则和我国在加入WTO谈判中的承诺,全面充实、调整和完善现行的外经贸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建立起一个统一、公正和透明的外经贸法律体系,而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法的《对外贸易法》则首当其中,应从其立法原则、外贸经营权、外贸代理制、服务贸易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目标定位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产品内分工取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影响产品内分工的诸因素中,比较优势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从加工贸易发展的成因入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将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定位于劳动与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两个方面,并就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加工贸易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增长、总出口增多、对美出口增大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总出口增多,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激化是不可避免的。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长远之计是转变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短期之举是采取扩大从美进口、自愿限制出口、出口多元化、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等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