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国多数学者接受了苏联法学界占优势地位的观点,用“经营管理权”一词来概括国有企业的财产权。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以后,许多同志并没有对“经营管理权”和“经营权”这两个不同的提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就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我认为,“经营管理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不能成立的,用它来概括我国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不妥当的;对于以财产权为基础的企业自主权,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在经营权与管理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二者不可能结合成同一性质的权利。要说明国有企业的财产权,必须把经营权与管理权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企业产权本质上是所有权的异化,是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的衍生现象。产权是投资主体以资本所有权为前提,通过资本投入参与市场物资、人力、智力资源及其各种原生、再生形式分配而占有、使用、转让之,并由此取得收益的权利。企业产权代表了投资人的权利,侧重于所有权一面,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代表企业相对独立的民事权利,侧重于经营权一面。企业产权决非企业所有权,所有权仅属于投资者。国有企业改革的思维误区是过分强调国家和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把企业放在不适当地位。建立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制度是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上争论不休.我认为,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所有权观念本身认识不统一.我们目前在所有权问题上受三种观念的影响,即大陆法学和英美法学中所有权观念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所有制、所有权问题论述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这三种观念,并明确我国自己民法中的所有权观念,才能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并在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问题上得出统一的认识来.  相似文献   

4.
尹焕三 《探求》2000,(1):8-1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目的是从产权变革的高度,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分解,实现产权的明晰化和效率化。从改革的现实看,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虽然实现I政企分开,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股权模糊的问题,从而淡化了股东对公司的关切度,这是股份制利益机制失灵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国有股权模糊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如何实现国有股权的人格化以达到明晰化,本文对此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且呈多层次状况。因此,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既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友,进行创新,形成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制度。 第一,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上,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法人财产权,既可以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一直是高难度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既是企业资产的所自者,又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企业没有自主权,严重地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企业活力问题,在改革中提出了“两权分离”的措施,即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这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实践中,国家依然可以凭借所有权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同时也无法摆脱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企业也因没有独立的财产而无法自主经喜、自负盈亏。这就说明,因产权关系模糊,政企仍然难以分开,企业自主权难以真正全面落买。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活力,国家还肩负着沉重的包袱。产主这种状况的症结,在于没有找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这个重大改革中,如何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这场改革是否成功,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能否巩固。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权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党对国有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这是江泽民同志1995年对湖南省委的一份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报告所作的重要指示,也是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原则。这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企业“两心之争”所产生的种种疑虑,为搞好企业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谈到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时强调:“要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我党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  相似文献   

8.
共同治理机制: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症结 ,在于“股东至上”逻辑下国企单边治理结构模式存在着内生缺陷。因此 ,克服缺陷、矫正失衡的思路设计必须是 :引入共同治理机制 ,以替代单边治理模式 ,变“股东至上”逻辑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使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 ,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 “企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许多其它概念要运用它来阐明。那么,它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它的内涵多种多样。现举几例。①“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生产资料使用权”;“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这些常见的说法中,企业是由若干劳动者组成的经济组织,生产资料是企业的使用对象而不是企业本身的内在要素。②“企业”是“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从事生产、贸易、运输等经济活动的独立单位”。“企业的社会经济性质,是出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足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马远 《社科纵横》2006,21(5):54-55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效率的关系主要有两个学术派别:一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产权学派,他们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由出资者单方面享有;二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利益相关者学派,他们反对“出资者至上主义”的观点,主张企业所有权由出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享。与前者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与后者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等。本文就现代理财学理论出发讨论如何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出切合实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产权”一词,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在已有的我国现行诸多法律文献中只提到财产权、所有权、知识产权等概念,鲜见有“产权”的提法。但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市场配置又要求理清产权关系,对国企进行产权结构改组;对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要完善其产权保护制度,从战略上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那么,“产权”究竟是什么,它与法律上的财产权有无区别,这就需要从理论上澄清认识,明晰产权的概念,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产权。 一、“产权”与“财产权” 关于产权问题,学术界有几乎一…  相似文献   

12.
一1.国企产权中的职工份额的理论分析。长期以来 ,我们一般认为国企的资产所有权归全民所有 ,把国企职工对本企业的产权应拥有的份额 ,视同于其他公民。人们不但过去这样看 ,现在还有一些人这样理解。如“国有企业是一种所有权高度分散型企业 ,它的所有者是全体公民。任何个人都只能拥有很少一部分国有企业所有权 ,因而不能成为主要所有者 ,只能由国家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持股机构’或组织来充当主要所有者 ,代表全体公民行使所有者权利。”这一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理论 ,不能完全反映国企资产形成和发展的实际 ,没有意识到国企职工对本企业…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西方私人财产权保护经历了从神圣到限制的历史演进.而俄罗斯和中国的私人所有权则呈现从否定到肯定的进程.东西方私人财产权保护的不同取向,既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较量的结果,也是市民社会与福利国家变迁的体现.历史错位的共时形态下.我国私人财产权保护应以社会本位为原则,以国家为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保护的工具,寻求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平衡,达成财产权保护的正义与公正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代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后力不足又似乎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会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规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认为,要顺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依据,为此须探讨如下几个理论问题。 一、国有经济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它首先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否则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 国有经济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要弄清这个问题,一要明确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二要探讨国有经济的基本原则能否满足这些基本要求,以及怎样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它的运转必须以下列几个必备条件作为前提:(1)经济主体独立化、多元化和竞争规律起作用;(2)产品、要素及所有权的高度商品化和价值规律起作用;(3)国家经济职能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国家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对市场原则的遵循。 第一个条件指出经济主体独立化、多元化。这首先要求所有权必须具有经济属性。不能有超经济性质,因为所有权一旦与政治权、行政权等溶为一体,就很容易成为其他权力的附庸而使主体不能独立:其次要求所有权的财产权利经济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广州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在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成立大会,并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党组织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切实明晰国有企业产权,逐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与会同志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制度,那么,国有企业怎样才能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呢?关键是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政府的改革要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步进行。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一些同志提出,应由各级人大常委会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代替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来行使全面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真正做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此外,要使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散化。除组建全民资产管理委员会外,还应组建相当数量的全民资产投资经营机构,由国有资产投资委员会授权委托它们去投资经营。通过这种管理体制实现全民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分开,创造出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现有产权的界定,是目前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普遍遇到的首要难题。部分同志指出了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分歧:①企业在完成国家税收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全胜 《学术交流》2007,(1):101-103
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自买自卖”、审计评估不实、低估贱卖、“暗箱操作”等诸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既有认识原因,如轻视改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运动”方式推进企业改制;也有国家(地方)政策不系统配套、指导作用有限的原因;更有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改革经验,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坚持以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完善优化有关改制及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 (1) 广义企业经营责任制本课题研究的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不局限于改革以来的已有形态,还包括一切可能的演变及发展形态(如税利分流之后的形态),因而是指广义企业经营责任制,尽管需要对现有狭义经营责任制作重点研究。广义企业经营责任制的共同基本特征在于,它是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不规范有限简单分离的、以国家和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为主要联系纽带的“经营”责任制,且责任制的具体形态随两权逐步分离而不断演变。国家、企业、市场三者关系是国有企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公司是具有一束明确权利的法人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则是这一束权利的集合。在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某一国有企业转型为现代公司后,经与国家界定权利,其自身便应拥有明确的法人财产所有权,并以此作为企业发生全部行为的基础。现代公司拥有法人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权发展、分解历史的一个合理结果。对于法人财产所有权,似乎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问题。但由于在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际操作中,转型为现代公司的国有企业被赋予的是所谓‘法人财产权”,而非“法人财产所有权”,并且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概念又并非是等同的,因此…  相似文献   

19.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可以依产业性质、企业规模、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无论实行哪种经营责任制,都要运用法律手段,以契约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本文认为,小型工商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运用法制机制来重新构造企业经营机制的重大突破,因此探讨租赁经营中的法律调整问题,对于运用经济法制促进和保障租赁经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五个部分:(一)租赁经营法律关系的特征;(二)租赁经营中承租人的法律地位;(三)租赁经营风险责任担保制度;(四)运用政策、法制促进和保障租赁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转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仅就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如何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谈一些看法.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确立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效益低下一直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国有企业本身不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因此,这就使得企业的财产只能由各级政府委托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