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使用目的性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问卷对427名汉族大学生和415名蒙古族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了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差异。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轻松稳定和薪酬声望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蒙古族大学生对这两个因子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民族与性别、专业、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根据不同民族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择业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大学生最注重自我实现因素,然后依次为社会地位与声望、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和才能发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住址和父亲受教育程度方面则无显著差异.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修订后的中文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工具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40 5名师专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 :1 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 15种职业价值尺度最重视的前 4位依次为成就、生活方式、同事关系、利他主义 ,而对安全性、变动性、工作环境最不重视。 2 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对边疆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 :( 1)自主性 ;( 2 )工作安定性 ;( 3)进取心 ;( 4)经济价值 ;( 5 )工作内容。西南边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同年级、民族、性别、来源间重视顺序一致程度很高 ,但在一些价值尺度上也表现出了团体差异和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理论引入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领域,结合调查发现,超半数新时代大学生持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的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具有四个主要特征:追求生活自由和工作自主、强调情怀、重视生活体验、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状况、父亲文化程度和创业课程成绩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当下,应从价值引领、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教育和父母价值观调整等方面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势必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变,有必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对自强、自我维护、自立、社会责任、传统家庭观念的重视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在各种人口学变量中,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上的表现又呈现出不同特征。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应该参照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摘要:通过自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就学于辽宁、内蒙古、福建、宁夏等地共8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和特点进行了论证研究,得出结论:(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八个维度的重要性依次为:孝亲敬老、务实重利、奉儒守德、人际和谐、成长发展、集体主义、面子声望。(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性别、大学所在地、年级、父亲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大学所在地上体现的最明显。(3)在专业和母亲教育程度上,各职业价值观因素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最后,根据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究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72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整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生源地、学科和年级差异;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及其各因子都有较高程度的负向预测力.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视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及其影响,并通过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等方法,以有效降低大学生个体学习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华人管理者价值观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华人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及其差异与特征,以及华人管理者与非华人管理者价值取向的区别。作者提出:海外华人管理者比大陆华人管理者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持有更显著的认同感;年轻一代华人管理者与老一代管理者的价值观有显著的差异;华人女性管理者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比男性显著,但她们却更易接受异质文化;非华人管理者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虽大大低于华人管理者,但一般不持反对和否定态度,说明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因素的基线调查,编制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以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及大学生择业观.结果表明:(1)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因素依次为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生活环境等;(2)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3)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具有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纬度,而且大学生更倾向于个人取向;(4)不同性别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择业标准的认识上可能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价值取向作为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本研究选取地方性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通过spss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是经济取向,而且个体问差异很小;(2)不同专业性质的应届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的劳保稳定维度差异显著;(3)与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相比,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更少考虑今后工作的地域取向.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内容和方法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目前我国社会就业研究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和经验,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难免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本文对个人—组织匹配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对企业价值观认同有一定影响。基于这一结果,作者建议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人—组织匹配。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后果的研究与思考方兴未艾。大学人文教育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大学培养人才应该关注其在学识、道德和美感的全面实现。完善大学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应使大学生"精神成人",让大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河北省及其周边省市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给出了机械学科大学毕业生工作情况、企业对其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情况、学生自身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指出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重视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缤纷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当媒体和个人都以不健康的眼光对待网络审丑时,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就可能使大学生难以明辨是与非、美与丑。以丑为美,趋丑避美,长此以往,网络审丑泛化将会给社会公众,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主流价值观颠覆及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变异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迫切需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本包括先赋人力资本和自致人力资本,自致人力资本则包括知识资本、技能资本、能力资本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先赋资本及自致资本中的知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不存在显著影响,而自致人力资本中的技能资本、能力资本,对就业有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更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大学生不应过分注重外形包装等先赋资本投资,更应注重自致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要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技能和能力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具备良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日语专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日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他们自己及日语专业教师都须关注、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日语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与日本人接触的机会很多,他们不仅代表单位,更代表国家,所以21世纪日语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教师信念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知识、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等相关方面所持的主体性认识和观点。通过对福建省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信念类型与取向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中心"取向的多元信念系统是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信念的总体特点。在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中主要存在五种类型的信念:知识型、结果型、能力型、兴趣型和价值型。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最强调以能力为导向的信念,能力型、兴趣型以及价值型信念的均分都高于知识型和结果型,说明不同类型高校教师都偏向"学生中心"的教学取向。但不同类型高校教师信念中,知识型、结果型和兴趣型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教师更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而教学型大学教师仍然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最后能否"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当代价值。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继而积极探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在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中,进行《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时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并强调在当前双语教学改革中需要切实重视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