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教育下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上质量创规模求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提出了“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成才为本”的人文教育观和“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私下认为,以人为本,关键在如何把人当“人”看。  相似文献   

2.
根深花更红     
王庆阳 《决策探索》2010,(24):92-92
通许县玉皇庙镇二中占地35亩,建筑面积7860平方米。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1100余人,教师63人,以“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幸福成长”为办学目标,以“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为育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人为本、德为基、实为魂、勤为根”的学校精神,“明礼诚信、勤奋求实”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善思自信”的学风,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人文理念。教师作为整体系统的人的存在,其真正的客观本质是他的社会属性。教师也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必然显得极其重要。对教师“政治上关心、事业上关心、生活上关心”就会取得“以教师为本”的良好的管理效应。一、政治上关心对教师政治上关心,首先是要尊重教师。因为校长的工作对象是教师,是知识  相似文献   

4.
首先,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里就是以学生为本,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前学生在学校中被作为客体对待,学校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在学校里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要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5.
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以“立德”为核心,以“树人”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学校要以育德为首,注重学生道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为范,引导培养学生良好品行,达到育人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普通教师如何贯彻实践“立德树人”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教育的主体是人,更应当以人为本,从人的志趣情感、思想人手,以促使人的发展为根本切入管理的内核,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其潜在效能。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同时教  相似文献   

7.
罗卫 《管理科学文摘》2012,(20):117-118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以学生的成才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建设现代化高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何谓“三个发展为本”。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这三个“为本”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学校治学思想的核心“。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是实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保证“。一切以  相似文献   

9.
《管理科学文摘》2013,(20):I0001-I0002
办民校率开先河。创名校理念先进。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是建国后山东省首所民办高校。建校20多年来,始终秉承“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教师)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做事准则、“严、精、实”做事标准、“人品为先,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教育来完成,教育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努力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质量迫在眉睫。在当前,首先应大力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以服务学生成才为核心的学校工作格局;不断进行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从严治校,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师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唐仁慧 《科学咨询》2010,(15):105-105
教师以学生为本,用满腔的爱心和责任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当每一位教师以博大的胸怀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担负起为人、为学、为师的责任,辛勤耕耘,坚守高尚情操、坚持渊博学问,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我做起,这样才配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领导者》2007,(11):I0001-I0001
夏津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89年9月,校园面积16467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3500多人,教职工119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张斌 《决策探索》2008,(4):61-6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师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师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教育的主体是人,更应当以人为本,从人的志趣情感、思想入手,以促使人的发展为根本切入管理的内核,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其潜在效能.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同时教师和学生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执行主体,因此,必须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升学校执行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当前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面临的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全新图景,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终身学习等更全面更深刻更快捷的改变着人的命运。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觉得,学校教育的管理应该是为“育人为本”或“以人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人文理念.教师作为整体系统的人的存在,其真正的客观本质是他的社会属性.教师也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以教师为本"管理必然显得极其重要.对教师"政治上关心、事业上关心、生活上关心"就会取得"以教师为本"的良好的管理效应.  相似文献   

20.
办学理念: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办学思想:道德高尚,基础扎实,发展全面,胸怀天下教学工作五要求:讲、练、辅、考、研班主任工作五要求:勤、严、细、爱、新管理人员八要求:守时、礼貌、尽责、、诚信、经济、安全、高效、守法激励机制:健全各项考核细则什么是办学理念?为什么把“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观念,是一切行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南,是衡量工作的最基本标准。办学理念一旦形成,便成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包括目标手段及各项管理制度的先导。把“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