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概念,其核心是“扬弃”,即始终是在学习借鉴当时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古代的中国先进文化,深受外国宗教和文学艺术的影响;近代的中国先进文化,借鉴了西方的人文科技思想;现代的中国先进文化,从对世界“科学”“民主”新思想新思潮的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以“圣诞节”和“情人节”为代表的西方洋节以其“时尚、娱乐、狂欢、人性”等时代特征,并借助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伴随全球化的浪潮迅速传入中国,很快赢得中国年轻一代的青睐和追捧。西方节日中国的盛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甚至触及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从时尚文化角度来探讨西方洋节的中国化问题,以期更好地解读西方节日在中国传播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文化面临的若干挑战与先进文化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间 ,中国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主要讨论了西方庸俗文化、宗教与宗教文化以及来自儒家文化自身的挑战 ,并提出了重构中华先进文化的一些设想。本文认为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 ,重构中华先进文化 ,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具文化历史悠久,西渐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传说""引进""吸收、融洽"三个阶段;向西方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战争与商贸、宗教与传教士、器物与建筑、借鉴与融洽。西方学者对中国家具文化进行的一些研究,促进了中西方家具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重建必须吸收西方文化之长处,唐君毅先生认为这一重建在社会实践的运作层面,应特别注意社会文化各领域的分途发展,兼应注意对接受西方文化而来的科技、民主、宗教等予以“礼乐化、中华人文化”,而实践动作的内在根据是中西方文化精神的事例,以儒家内在超越性的宗教精神为核心吸收西方文化任持超越客观理想之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拥有令西方人钦佩的古代文明,西方人把中国与西方对“帝国”的不同概念相混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对中国文明产生了敬畏,甚至畏惧,但事实上中国向来不具有侵略性。明清期间,西方社会的发展与中国文明的相对滞后使中国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对自身文化与文明进行了批判。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但值得中国注意的是,实现国家富强必须与发展民族文化并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为主要对象,讨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忧”、“愁”和“忧患意识”等概念的文化内含,及其与现代西方文化中相关概念的差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忧郁”(melancholy)是西方文化进入现代历史运动中的产物,科学的发展和人与宗教的分裂是忧郁产生的两个基本根源;尽管古代中国有这些情感色彩相近于“忧郁”的概念,但由于中国封建文化的独特背景,它未具有现代性文化内含的“忧郁”观念。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世界文化的控制权;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掀起了文化间冲突;霸权的强势文化对人类文化多样性构成破坏,对弱势文化进行侵犯并威胁其生存,使得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受到挑战。中国作为相对的弱势文化体,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需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应对文化挑战,即在国际文化领域发挥影响机制变化的作用,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国内文化领域加强监管和引导,同时创造新的更加符合时代气息和需要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曾经在西方产生重大的影响,而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日趋广泛,中国也同样面临着来自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威胁。在当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其发达的传媒体系和文化产业对中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入侵,这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并非像“魔弹”那样能够对受众一击即中,它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本文通过对文化帝国主义相关理论的梳理,结合传播学理论和社会实际分析了文化帝国主义主义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救赎论”是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前提的,原罪的思想即罪感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原罪的思想”———这种观点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共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这一思想可能就蕴藏在庄子关于“混沌开窍”的寓言之中。各民族关于原罪的思想,可能正是自己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巨大的精神文化资源。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迫切需要找到属于自己民族的“原罪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文化要义》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要义》中,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相似文献   

12.
从保守主义的角色演变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保守主义在各个时期都充当了传统守护者的角色,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断有所变换。这是因为他们所要保守和所能保守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在精神上却又越来越被放大,有时甚至显得很玄妙。在洋务运动时期,保守主义者几乎排斥一切西方文化,要保守住整个的中国传统不变。到了维新变法时期,"师夷长技"已不成问题,保守主义者乃要求师夷当止于工艺,中国传统政教制度不可变。到了排满革命高潮时期,否定传统政教制度又几乎不成问题,保守主义者乃呼吁要珍惜和保存"国粹",而"国粹"到底是什么东西,他们已经难以说得很清楚了。只能约略理解它们是一种民族精神之类的东西。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民族精神生活密切关联的诸多领域也都将要受一番西方文化的洗礼,这时,保守主义者乃提出,真正值得保守和发扬的人类文化精神,在中国与西方,都深藏在古代先哲们的遗产中。这时的保守主义者,和他们的先辈们否定中西文化具有同一性不同,开始承认中西文化有同一性,只是这种同一性只存在于中西古代先哲们那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舒伟教授的专著《中西童话研究》的研究,认为该著作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概括童话发生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并科学地解读了西方童话理论。通过中西童话比较,立足本民族儿童文学,显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对增进中国儿童文学和西方儿童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以及建构起中国儿童文学自身的话语与言说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立足艺术学再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既分析了英汉借词研究领域长期缺乏对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考察的原因,也探讨了《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中英语向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产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等内容。该《词典》所收录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核心借词,不仅表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认知汉语传统色彩文化的正确性和意译的精准性,也展示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和对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西学渐次东渐。由于中国统治阶层对此漠然处之,因此对于当时之中国影响不大。鸦片战争清帝国战败的事实惊醒了一部分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西学,建议将其作为一种改造中国的手段而加以运用。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厥功至伟,洪仁玕作为一位基督教的虔诚信仰者,对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与西方同行相同的作用,并集中体现于其与西学有深刻渊源之著述———《资政新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而其书名又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因此,书名的翻译尤其重要,好的书名翻译能有效地促进作品的传播。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强调翻译目的与译文预期读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影下,在全球汉语热、中国热的热潮下,英译中国古典名著书名时应采取音译为主,后加夹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步伐,基督教也在中国广泛传播起来。西方异质文化基督教在与传统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碰撞中摩擦不断,民教冲突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内陆省份山西基于其特有的传统地方社会环境,民教冲突异常激烈并且特点显著,由迎神赛会所引起的民教争端频繁发生。围绕迎神赛会产生的众多激烈的民教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非信教平民乃至官绅阶层与教民在文化习俗、经济利益、地方社会组织管理等各方面权益的相侵和冲突。官府对民教争讼的判决结果通常利于教民,这是处于中央和外国势力压力下的官员妥协自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近年国家政策和攸关民生的焦点。从生态文明观的视角来分析中西消费文化的不同,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中西方消费思想的保守性和开放性、消费情智的感性与理性、消费对象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和消费理念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的区别,对我国的消费文化提出落实顶层设计、加强政府监管、重构企业文化、加强公众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人精神和西方的人精神都立足于“以人为本”,但其内涵和外延均有较大的差异。西方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化在其早期就显示出非宗教性的品格特征——浓厚的人精神。所以由中西化所形成的中西人格取向,道德价值观迥然不同。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使命是通过改造传统化来发展现代化,而不是用现代化来嫁接传统化,这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谚语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吸取自己优秀文化的结果,其发展均对人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起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通过英汉/汉英谚语翻译的比较,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东西方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宗教伦理,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与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