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岚 《民族学刊》2020,11(2):103-109, 145-146
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核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少数民族群众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各民族群众的心灵中,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立足于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传承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2.
依托中越边境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是助力沿边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旅游发展能够通过绿水青山、产业融合、文化传承、社区参与、增收就业等优势推进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使其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在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需要采取强化规划引领、提供政策保障,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系列特色旅游品牌,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旅游发展、深化协同合作等强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历史节点,积极探索西部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和政策需求,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入手,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需要优化要素源配置、创新推动与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修复与绿色发展相融合,实现生态宜居;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乡贤文化建设,实现乡风文明;民主自治、基层法治和社会德治融合发展,实现治理有效;提升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4.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五项总要求之一,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局,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质量保证。湖南省在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移风易俗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文明素养明显提高。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在湖南省的实践表明,制度建设是保证,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前提,移风易俗是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是重要力量,激发村民主体性是根本。  相似文献   

5.
清水江流域苗族村寨传统文化中蕴含有诸多乡风文明积极因素,田野调查中发现在P寨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传统的民间协会、乡贤文化在其间发挥了不同替代的作用。从这一个案出发,按照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质要求,去把握乡村传统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同根关系、同功关系与媒介关系,可以成为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可循路径。  相似文献   

6.
为巩固国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调查了凉山州脱贫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现状,分析了脱贫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策略:大力进行阅读推广、建设公共数字文化乡村振兴平台、发掘地方特色产业文化、推进总分馆制、加强人才培训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治理,激发内生动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坊     
《中国民族》2020,(4):96-96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詹全友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该书以民族地区的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文化及与之对应的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物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该书为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良品  葛天博 《民族学刊》2022,13(3):5-11, 138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是各民族的权利,也是各民族的义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的物质文化基础,为之提供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破解民族问题、推动各民族地区从“自我意识”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法治建设。《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规范、强化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精准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法治关系、法律维度与建设进路。  相似文献   

10.
陈永亮  张立辉 《民族学刊》2020,11(6):29-35, 155-156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有其独特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J、Y两县的实际调查,对影响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的主要因素思想意识包括传统观念影响、思维定势等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要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多语言(方言)语音科普推广等方式积极推进,既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吴笑语  蒋远胜 《民族学刊》2022,13(3):20-28, 140
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地区的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与指导。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相当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CFPS2018年的调查数据进行评估,来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平均纯收入的影响。实证证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地提高民族地区进行流转家庭的收入水平。考虑到土地流转也可能导致农户之间形成收入分化,造成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本文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QR)法,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分布在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农户的收入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效应更加明显,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继续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降低流转准入门槛,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郑洲 《民族学刊》2021,12(2):68-75, 100
本文立足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背景,以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为研究切入点,首先对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内涵、文化设施建设与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生成的内在逻辑进行理论解读;然后重点从原生性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与再生性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西藏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建设实践困境;最后从空间规划、资源整合、功能创新以及环境改善等角度提出了西藏农村公共文化物理空间系统建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客观上改善和提升了壮族乡村的生活质量,人们的衣、食、住、用等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壮族乡村文化传统也受到了冲击,主要表现在:老人的传统地位下降,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女性地位上升;传统文化活动迅速衰减,文化传承面临危机;互助范围缩小;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乡村生活群体弱势化等方面.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因素,对于负面影响,我们要做的是理性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组成部分。近些年来 ,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 ,国内的经济学界、法学界以及社会学界掀起一股社会保障的“研究热”。但是 ,就其研究对象来看 ,关注城市社区社会保障的多 ,而关注农村社区的少 ;关注发达农村社区的多 ,而关注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农村社区的少。民族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而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当前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体的迫切愿望。本文从人文区位学、结构功能主义、社会系统论等理论视角出发 ,主要对民族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现状加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模式的建构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5.
广泛分布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村微型旅游企业对农村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家庭后代、家庭和个人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随企业业主间的差异而在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借助微型旅游企业这一平台,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家庭和谐、农村家庭收入提高;在与旅游者交流反思过程中,家长对后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到家庭和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获取经济利益同样重要。对乡村微型旅游企业这一农村扶贫方式,需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深度剖析以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永久  刘孝贤 《民族学刊》2022,13(1):58-65, 137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突出短板之一。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着内外共洽的现实价值,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依托。在当前工作开展过程中,既面临着相对复杂的环境基础和后继乏力的资源条件,也存在着尚待完善的治理格局等主客观问题共存的现实挑战。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进一步优化,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共生、提升各方面支持供给积极性的资源共生和统筹政治性、生活性与技术性的行动共生,打造生态宜居、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实现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乡村各族群众的共同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杨  代显华 《民族学刊》2022,13(1):39-45, 135
村落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空间单元,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拓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民族地区出现了村落萎缩、组织体系崩溃、价值体系扭曲、内生动力与脱贫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脱贫攻坚具有的乡村空间内涵以及与乡村空间的潜在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空间研究视角解构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改善和提升脱贫攻坚效能。以提升内生动力为中心和多层协同自主治理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与乡村空间关系优化的基本路径。乡村振兴的实现应基于乡村空间整体的综合考虑与整合推进,建立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内公共机构等参与的乡村振兴学习共同体,促进乡村空间多功能协同转型,显示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之全新的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存在的社会基础和运行机制 ,并讨论了乡村社会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目标 ,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 ,才能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的相容 ,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才能获得积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乡土中国"便凸显在人们的面前.社会人类学通过村落社区研究来体现其"乡土关怀",形成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反思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为实现研究村落、认识中国的学术追求,在突破功能主义的"封闭性社区整体论"和"无历史"局限的努力中,造就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武术教习场所为其基本内涵的乡村把式房,借助武术这一特有的文化媒质缔结了一种全新的乡村关系.关系的缔结与运作表明了这一民间组织强烈的乡村入世指向,也显示了这一文化试图超越、凌驾乡村社会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