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古色添彩的“红+绿+古”发展模式,能够推动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从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视角看,河南“红+绿+古”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红色文化开发理念落后,资源融合深度不够,布局规划存在条块分割等。为此,应当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依据,推动红色引领、绿色赋能和古色添彩相融合,打造红色文旅文创品牌,建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赵云  成燕 《民族学刊》2023,(9):59-66+159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供给、传播、展示、管理等重要环节赋能作用突出,被公认为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本文遵循“理论研究-现状测度-赋能效应-发展路径”的研究思路,对文旅产业融合进行系统化论述。首先,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以四川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单一化政策建议研究转变为多元化实证研究;其次,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明确测度对象、构建测度模型、建立评价体系、现状水平测度“四步走”,测度了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程度;再次,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测度数字经济对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赋能与间接赋能效应,进而探究数字经济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沉浸产业是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代表了文旅消费升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沉浸式"丰富的展现形态、多元的表现形式以及满满的科技感,使其正成为文旅项目的"下一个风口".加快推动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对提升运河文旅产业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型实景演出《又见江南》是运河文旅项目中的一个优秀代表,是运河文旅项目和...  相似文献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展开有效的阅读推广工作是必然发展,是丰富文旅产业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展开相关的探讨,意在促进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提升全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9年我国民族地区数据,探究了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融合现状,并实证分析了文旅产业融合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文旅产业融合能够正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且其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化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二是民族地区现阶段文旅产业的融合水平较低,整体处在中度失调阶段;2000—2019年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存在民族地区<全国均值<非民族地区的阶梯性差异特点,民族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尚有较大开发空间。三是相较于全国范围和非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促进作用,文旅产业融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民族地区>全国>非民族地区的特点。文旅产业融合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高促进作用与民族地区低文旅产业融合水平的矛盾表明继续强化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融合能够显著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此外,增加公路里程也能显著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赫哲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文旅产业是实现赫哲族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本文分析了赫哲族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效,为进一步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无锡是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文化特色的重要的旅游城市,随着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的提出,无锡依据地域特色积极调整原有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系列适宜现代城市环境的旅游景点。本文即以无锡影视文旅跨界融合的代表——"三国城""蠡湖中央公园"和"华莱坞影城"为例,探讨新地域主义及地方重塑观对无锡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的影响,并为旅游城市拓展文旅发展的格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山西文旅对儿童受众的重视和研究十分有限,基于儿童游客的山西文旅市场空间广阔。能够吸引儿童,就必然能够牵引家长,而“双减”政策又为山西文旅开发儿童板块提供了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需要发挥儿童文艺的优势和潜力,使其与山西文旅融合,实现二者的共建双赢。儿童文艺与山西文旅的合璧能够彰显辐射效应,在教育与旅游相得益彰的基础上助推山西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理念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也会充分考虑数字化视域下的现状和未来,文化和旅游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与数字化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文旅融合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于文化的繁荣、居民素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当今数字化的视域下,加快文旅融合,进一步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就如何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作出了相关探讨,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就要求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区域文化消失、人才大量流失以及旅游发展质量低下等突出问题。因此,亟需探索文旅产融发展的新路径,本文将对文旅产融服务平台化的发展路径展开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西辽河流域鲇鱼的染色体核型特征,结合形态学数据,鉴定该种鱼为鲇鱼( Siluruas asotus) 。并对其适应性和育种价值的细胞学基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青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在当前国内的旅游发展中,青藏地区已经成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本着“知古鉴今”的思想,本文基于大量的史料考证,探讨民国时期青藏地区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深入认知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现象,以期为当前青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研究显示,政务交流型、宗教朝拜型、科学考察型和政治探险型的旅游者行为有着较大的区别,并且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时空特征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对于该区域的旅游产业空间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夏末秋初,笔者以甘肃省岷县坎铺塔村为中心对洮岷南路花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搞清其当前原生态的存在状况,思考当地人如何借助花儿来表达自己.在当地文化生态背景下,花儿作为一个载体,负载着当地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相似文献   

14.
浅谈藏学研究文献的馆藏建设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藏学研究文献馆藏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设和开发我国藏学文献的若干意见及对策,如建立藏学研究各专业文献馆藏数据库和藏学研究文献网络资源库,加强馆际合作,进一步提高藏学研究文献的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图书馆是信息资料中心 ,对于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建设、群众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 ,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标志着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本文对西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清代柯尔克孜人东迁到黑龙江时,有达本、额其格、嘎博韩、蔡音德热、博勒德热、害热格斯6姓.清末民初,分别改为汉姓吴、常、韩、蔡、郎、司,后来在蔡姓中又能分化出一个"刘"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柯尔克孜族姓氏逐渐增多,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20多个.这表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姓氏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属于多民族居住的边疆省份,真主军在此地的一系列恐怖活动凸现出其民族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信仰逊尼派的俾路支人(Baloch people)作为历史上被征服的民族缺乏对伊朗国家的强烈认同和忠诚,而伊朗当局文化、民族和宗教政策的失误导致俾路支人怨声载道。伊朗俾路支人属于典型的跨界民族,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交织在一起,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邻近三国边界,使其容易受到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形成互动局面。在目前的国际国内政治格局中,伊朗俾路支斯坦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但不会走向独立建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英国马克思主义著名学者伊格尔顿的爱尔兰研究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主义内涵,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民族主义的心理建构、民族主义的思想载体、民族主义的催生语境.随着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力量仍有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藏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藏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区之一,当地农牧民在获得冬虫夏草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保障西藏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正确宣传,加强舆论导向;(二)摸清资源,建立保护区;(三)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采挖管理;(四)树立品牌,规范市场交易;(五)拓宽收入来源,减轻资源压力;(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20.
张世均  白珍 《民族学刊》2013,4(6):28-37,99-104
2012年,我国的羌学研究状况与2011年相比较,反映了我国学术界更加重视羌学的研究,具体表现在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重点有所突破、研究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关注羌族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同时存在着对羌学研究中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对文化、艺术、宗教研究较多,对文学、法律、历史、体育、医药研究较少;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