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继和 《四川统计》2008,(11):47-48
四川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至今已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史。巴蜀文明是和城市文明同时诞生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又有悠久的与华夏文明认同、交融的历史。在历史文化变迁的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巴蜀名城和古镇成为文明的结晶和展现巴蜀文明光辉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自古以来是巴蜀之地,深厚的巴蜀文化独具特性,生活在巴蜀大地上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着巴蜀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特大城市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古城——成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几千年来,城址未变,城名未改。在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成都相比。  相似文献   

4.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围绕自然遗产与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就二者之间紧密的关联度而言,旅游的内涵和旅游的载体,显然离不开文化,说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不为过。  相似文献   

5.
董勇 《四川统计》2011,(7):62-63
一道清流从大禹王景区的大禹像处缓缓流出,寓意“太一生水,文明之母”。清流在坛区中分为两股,朝向大台阶徐徐流行,流到底部又交融合一,并通过卵石堆成的“都江堰鱼嘴分水堤”,最终汇人流经绵魇小镇的岷江,彰显出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6.
一道清流从大禹王景区的大禹像处缓缓流出,寓意“太一生水,文明之母”。清流在坛区中分为两股,朝向大台阶徐徐流行,流到底部又交融合一,并通过卵石堆成的“都江堰鱼嘴分水堤”,最终汇人流经绵魇小镇的岷江,彰显出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7.
经营城市应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营城市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城市化正进人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将大量增加,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地大规模开展,因而城市建设资金会出现较大的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营城市从本质上讲,是对城市的传统投资、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城市政府在不改变国有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WTO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构建西部特色经济和特色文化,是西部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四川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和研究如何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巴蜀文化的特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四川特色文化建设的取向,并根据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沿着这一取向来建设四川的特色文化。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统中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并行生长、生存和发展,并互相交错影响和相互融汇的两支主体文化。长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湘文…  相似文献   

9.
滕磊 《中国统计》2020,(1):50-51
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走岀的“几”字形河道与长江走出的“V”字形河道,撑起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广阔腹地。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并同向流入太平洋的这种双河结构是中华民族形成大一统国家的生态地理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东方文明源远流长的自然保障。远古时期,我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在黄河流域开始繁衍生活,但由于历史上黄河流域战乱的发生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华民族的经济重心逐渐南迁至长江流域。历朝历代以来的统计数据客观地刻画了这一变迁。  相似文献   

10.
韩占兵 《统计与决策》2016,(15):106-109
文章利用统计分析与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历史变迁过程与未来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轨迹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开放前的第一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处于萎缩状态,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常常受制于政治、社会等非经济性因素的严重影响,产出结构的变化快于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呈现出高流动性和强规律性的特征,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快于产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越好,城市竞争力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越差,城市竞争力越低;并据此提出了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对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人居环境越好,城市竞争力越高,反之,城市人居环境越差,城市竞争力越低;并据此提出了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人口减少为核心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通过构建空间Probit模型,从演进水平、演进基础及演进速度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于城市收缩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演进能够抑制城市收缩,且演进速度的加快可以强化这种抑制作用;产业的基础规模越大,城市出现收缩的概率越小;演进速度对于城市收缩的影响会随着演进水平的提升呈现“诱发—抑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湿润,物产丰饶。有人曾将成都平原形容为中国的后花园,称之为富饶的大后方。在中国广袤的西部,这里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确实是一处使人感到特别亲和的锦绣乐园。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成都平原很早就是古蜀先民们的栖息繁衍之地,并形成了众多的部族,如传说中的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等。早在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15.
范涛 《贵州统计》2009,(5):22-23
美丽的渭河,如母亲的乳汁,千百年来潺潺流淌在渭北高原。在渭河北岸历史文化名城三原县白鹿原的西缘,坐落着一个小山村,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范家堡。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小山村历尽坎坷,饱经风霜,却一年变一个样,充满勃勃生机,她的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新中国60年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运用城市流强度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99座城市的外向型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进行计算,并汇总求出各城市群的上述指标,进而对城市群间城市流强度、各城市群核心城市及各城市群内部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群问外向型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存在巨大差距,并存在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地区逐渐减小的态势,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为三大高城市流强度的辐射中心;东部地区城市群从业人员中为城市区域以外的地区服务的人员比例普遍较低,其中长三角最低仅为11%;核心城市的外向型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变化趋势与城市群一致,对城市群影响巨大,北京、深圳和上海三座城市综合实力和外向型服务能力最强,北京服务型产业在全国也有着超强的辐射功能;城市群内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差巨大,核心城市的总体实力、城市流强度均较高,但元一例外的其GDP’i值大于其K’i,表明进一步提升其综合服务能力十分必要,非核心城市则更应着眼于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西部最大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本文根据对文化产业的一般认识,基于成都市经济普查公报,分析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对比与其它部分省  相似文献   

18.
陈敏 《浙江统计》2008,(2):8-10
2007年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走高,一度变得沉寂的通货膨胀问题又一次引发了政府层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其历史变迁、国际比较和世界共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人们更多地了解百年通胀提供参考,为控制新时期的物价上涨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智 《四川统计》2012,(2):52-52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既是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社会文明的一个流动窗口,市民的言谈举止诠释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20.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既是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社会文明的一个流动窗口,市民的言谈举止诠释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