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卓有成效地展开绿色创新发展,须实施全民环境教育以启动民众的力量。实施全民环境教育,应以重建地球生境、再造国家能力基石为目标,以培养全社会的环境认知能力和环境行动能力为基本任务,构建“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分工合作的环境教育网络,重点实施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应以对学生进行环境品质培养和环境能力训练为目标,着重养成学生的环境关心精神、综合环境能力和“看护环境”的责任。为此,小学应独立开设“环境与生命”课程,以奠定小学生的环境能力基础;中学应独立开设“低碳与生境”课程,以培养中学生的生境精神和综合环境能力;大学应独立开设“环境学”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看护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环境精英,这是国家未来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个体全面发展。研究表明,高校创业教育与宏观社会系统、中观学校因素和微观个体资质等密切相关。创业支持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创业教育的教学环节、实践机制、环境系统,创业个体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都深刻的影响着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环境和个体环境的关系出发,分析班级心理环境对班级管理的意义,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意义。针对青春期的学生特点将班级管理与青春期心理教育结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工作投入是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基于理论诉求与现实发展需要,笔者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对企业员工工作投入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其实质是个体对工作(要求、环境等)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响应能力或反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工作资源保存行为;员工工作投入基础资源分为关系资源与个体资源两类;工作资源和工作要求通过影响员工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员工在个体层和组织层进行资源投资,个体层的资源投资通过积极情感影响员工工作投入和任务绩效,而组织层的资源投资通过员工信任影响组织工作投入和关系绩效;工作投入通过个体层和组织层资源收益促进员工关系资源与个体资源增长,带来资源的螺旋效应。最后从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加强组织支持帮助和关心员工心理状况等方面提出强化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具有社会功能,而且具有个体功能。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功能需要由个体功能来支撑和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赋予个体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能够激发个体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动力,同时能够决定个体的状态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社会的到来,大量公共文化资源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整合加工为数字化产品,但是,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利用中,由于信息环境门槛、物质设备条件差异、知能素质差距、智能推荐算法等原因使群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教育分化问题更显突出。文章依据信息分化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观点,在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利用中教育分化主要致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因应策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增强资源的可及性;开展数字文化扶贫,减轻网络费用负担;发展数字技能教育,缩小个体知能差距;提高政府监管力度,引导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对校园生态现状不甚满意,学生个体发展由于一些原因而存在失衡现象.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营造绿色人际关系,走出教育生态中的局部生境,减少校内生态位的重叠,建立校园危机干预机制,是实现高校学生的生态学管理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及其行为方式内化为个人思想意识及行为的过程.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体和主因作用;也是促进个体自我教育、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及个体全面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并受到宏观社会背景、中观学校因素和微观个体资质的影响。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发展实际,结合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构建以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环境体系、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体系框架,以有针对性地推进创业教育的系统实施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创建低碳社会的伦理行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社会是以探索新能源、新技术、新经济方式为动力,以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为实践方式、以创建生境化的生态文明为目标指向的社会形态。创建低碳社会,其首要前提是重建价值导向体系和行动原则,其奠基工作是创建生境化的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其基本任务是重建生境化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战略重心是重建生境化的经济体系和生态体系,其动力战略是展开全面动员的低碳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终极目标是人的个性的完善、和谐与臻美。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 ,应当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下 ,教育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 ,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扬长教育就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主张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和差别,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用个性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扬长教育能抓住个体快速发展的关键,公正而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它抛弃了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高效而巧妙地解决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也证明了个性教育的科学性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并重新审视教育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阶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必须实现教育创新 ,而要实现教育创新应特别注重个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个体受教育的任何阶段都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大学阶段更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主体性人格的确立,社会发展的水准与未来趋势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承认学生具有创新本能但又存在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文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博弈论视角下的个体道德行为形成过程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象知行不一是我们在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本文引入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进行量化分析,从理性人的角度说明知行不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恰当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与德育所传播的思想道德观念相配合,制度在理性个体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从根本上说是非人文的。从自然主义的人性论、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和原子式个人主义的立论基础三方面来看,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在于以伦理为内容教化个体,祛除个体的自然的质朴性和主观特异性,使之获得实体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解放和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社会化”的基础 ,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 ,同时 ,因为人与社会密切相关 ,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与中国德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出现.公民社会是与传统的"臣民社会"不同的社会,这给德育提出了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发展的要求.德育功能将在坚持政治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的同时趋向于强化育人、协调和发展等功能;同时将形成并推崇"主体-发展性"德育,这是中国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空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培育个人的主体意识、类意识和劳动意识,确立个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化的洞见、理想和信念,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是国家基本政策制定实施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优先发展国策性理念包含教育大政方针制定、规划制定、公共财政投入、人才储备四个优先性的确立。教育人本国策性理念视人为教育的中心,关注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统一、促进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发展。教育公平国策性理念注重受教育者平等教育权的维护、得到公正对待及学教育质量的平等。教育优质国策性理念关注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双重提升。素质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终身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建构基于现有教育体系又超越现有教育体系的大体系。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具有不同的教育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