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流动人口生育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云卿 《南方人口》2003,18(2):45-50
广东是中国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流动人口生育越来越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五普”资料,分析了流动人口生育的各种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影响下,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流动人口中的育龄人群也在我国整体育龄人群中占较大比例.因此其生育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当前学界对流动人口的生育问题主要围绕其生育意愿、生育水平、生育服务管理而展开,通过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生育状况由于其居住、工作等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未流动人口等的特点。而要将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扩展地域之维、丰富实地调研资料、探析数理关系是可尝试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参与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参与率较低,而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好于男性流动人口。而影响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参与的因素也存在明显差异,受教育程度、劳动合同、合同协商、工会、企业性质等是影响女性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参与的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参与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状的分析,利用“广州市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调查数据,透过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了解和认同情况两个影响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发展趋势,探析广州市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成因,并提出控制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曹锐 《西北人口》2012,33(2):103-107,113
本文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历史与流动人口主体的转变为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新生代流动人口。根据实证调查资料,提出新生代流动人口生育期望的理论假设,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从期望生育数量、生育时间、生育目的、性别偏好等4个方面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生育期望现状进行描述分析,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传统流动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村人口生育期望的异同。以生育期望的四个方面为因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解释个人背景、婚育状况以及流动经历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生育期望的影响,最后提出改善新生代流动人口生育期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大潮形成了社会变革与城乡变迁中最令人瞩目的人口现象,但是在生育率研究方面,人口流动的影响到底如何仍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对流动人口进行了识别,并通过计算和比较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在生育率水平与孩次和年龄模式方面以及户籍性质方面的差别,表明人口流动极为显著地降低了农业户籍人口的生育水平,并进而在全国层面产生了降低生育率的显著影响。因此,流动人口不仅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贡献,而且还在降低生育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破除流动人口就是超生游击队的陈旧观念,并认识到人口流动实际上是生育率降低的有力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流动前后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生育观念与行为的现状及其变化;并利用调查所得到的城镇户籍人口生育观念信息,比较分析了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生育观念的差异。研究表明,流动后农村流动人口的期望子女数减少,生育数量偏好与城镇户籍人口无显著差异;理想子女性别偏好观念有所弱化,但仍强于城镇户籍人口;农村流动人口初育年龄推迟,初育间隔缩短,一胎与二胎生育间隔延长,但仍具有较强的男孩偏好特征,男孩偏好行为的改变滞后于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生育意愿是夫妻双方对生育行为的共同意向且夫妻双方相互影响。人口流动容易导致夫妻分居两地,那么流动人口的配偶随迁情况对其生育意愿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使用二维交叉表和排序选择模型估计方法,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配偶随迁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二孩"政策下,约21.5%的单独夫妇流动人口明确表示会再生育一个孩子,说明他们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而且更倾向于选择在未来较远时间进行生育。配偶随迁显著地弱化了流动人口生育意愿,与配偶未随迁的流动人口相比,配偶随迁的流动人口想再要一个孩子的对数发生比降低0.135个单位,说明尽管夫妻一同流动会提高生育可行性,但由于流动人口夫妇一起进入新的环境中,生育观念发生显著变化,生育成本也大幅提高,最终降低了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对于明确有再生育意愿的流动人口,配偶随迁也会推迟再生育时间。另外,流动人口男孩偏好对其生育意愿及生育时间具有显著影响,当流动人口家庭仅拥有男孩时,他们更偏向于选择不再生育孩子,即使愿意再生育一个孩子,也更倾向于在未来较远的时间生育,存在明显的生育时间的推迟效应。总体而言,伴随着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存在弱化效应,生育时间存在推迟效应。  相似文献   

9.
流动妇女生育时孕娩地不确定,提高了生育时的健康风险,同时给人口流入流出地生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抽样调查数据,对流动妇女孕娩地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夫妇自身因素、家庭收支及社会保险情况对孕娩地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流动妇女不同孩次生育时孕娩地选择影响因素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孩次以上生育时孕娩地选择存在惯性,明显受前一次选择的影响.户籍制度改革、保险跨区结算及加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流动人口发展质量及社会融合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流动妇女生育时孕娩地的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00~2008年国内有关生育意愿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文献分析,对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现状、差异及变化特征进行概括。城乡居民意愿生育子女数的差异逐渐缩小,但意愿生育性别的差异仍然显著;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渐趋一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差异不显著;外出流动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影响较大,无论是生育意愿,还是生育行为,外出流动人口都更接近于目的地城市人口;生育年龄呈继续后移趋势;生育成本增高已成为生育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