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自由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的传统,一直为世界许多著名大学所葆有和坚持。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专业化的教学,使大学教育狭隘,违背大学教育的“教育”之义,通才教育(自由教育)被普遍接受。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呼唤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学好英语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未来更好地面对转型时期带来的挑战和有效地克服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我们的实际大学教学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动大学英语转型升级,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成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以期推动和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2日,由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种智院大学、驹泽大学、关西大学等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围绕"西藏的宗教文化与梵文写本研究"的主题进行探讨,并邀请了日本著名藏学家广岛大学名誉教授桂绍隆先生和神户外国语大学武内绍人教授作为评论专家。  相似文献   

4.
拉先加 《中国藏学》2020,(1):205-206
2019年10月26日,“第四届中日藏学研讨会暨龙谷大学建校3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日本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日本龙谷大学7位学者来华,并在研讨会上与12位中国学者共同进行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示.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以下简称IUAES)第十五届(2003意大利佛罗伦萨)与第十六届世界大会(2008中国昆明)之间的第一次中期会议,于2004年12月12日至15日在印度东部名城加尔各答举行.会议由加尔各答大学、IUAES都市人类学委员会、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联合举办,加尔各答大学人类学系承办.很多其他国际机构提供赞助.这是IUAES继1978年德里第十届世界大会之后,第二次在印度举办重大活动.  相似文献   

6.
钟敬文先生创建了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这与他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大学运动,将中国人的身份,精英阶层和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民俗学高等教育观。与当时世界环境中的先进民俗学教育相联系,中国民俗学者的很多研究都与当时世界知名高校的前沿研究同步,以研究推动教育;打通大学与民众的通道,开辟了"到民间去"的现代社会改革之路。民俗学高等教育,落脚点是建设中国优秀整体文化。在社会主义高校体制下,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地方普及教育、民族民俗学教育、社会公众教育和留学生国际教育五个分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钟敬文先生在这一宏观视角下,强调国民素质教育,对现代文化建设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双重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当年,湘西人凌宇所著的《从边城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激起一片波澜。如今,吉首大学正在建立的国际沈从文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唯一的沈从文研究中心,成果累累,飘香湘西,传向世界。 沈从文的名字如今已与吉首大学紧密相连,因为它们共同拥有着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湘西。沈从文是吸汲着湘西丰饶的山水与历史文化营养长成的一代文豪;吉首大学是踏着40余年历史脚步,在湘西青山秀水间洒下一路办学辉煌业绩。就这样,历史、文化、地缘、人文乃至民族的根根红线,自然地将沈从文与吉首大学串在了一起。于是,以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为两…  相似文献   

8.
法国哲学教授莱米·布拉格(Remi Brague)生于1947年,是一位天主教学者,他专攻中世纪哲学和阿拉伯哲学,在法国索邦大学和美国多所大学任职.在《世界的智慧》①这本书中,他用富含法国风格的方式梳理了西方人在历史中是如何看待宇宙、看待天以及看待自然界的,梳理了这方面观念的演化以及它们对人类道德生活的影响.在这项历史研究中,布拉克提醒我们注意,在人类思想的进程中,宇宙学与伦理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一) 他的目光掠过宁静整洁的凉山大学,沉沉地落在校园围墙外:一群脖子上挂着书包的孩子,肩上扛着长长的条凳,走进几乎没有什么光线、墙上裸露着泥土的教室。邛海边,有一所简陋不堪的小学。邛海边,有一所正艰难崛起的大学。这情景能在何种程度上注释出这一块土地的全部特征?鲁校长还没来得及思索。不过,他感觉到了:脚下的土地,正处在世界最大的断裂带上。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交往日益密切,交流内容更加纷繁复杂。做为语言工具的外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俄罗斯的母语、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的俄语,其学习也尤为重要。在大学里,语言的学习重点、难点就是语法。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俄语语法,运用俄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以使学生更好的学好语法,学好俄语。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刘昌海 《民族学刊》2021,12(11):112-119, 137
提高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能够有效改善农村贫困现象,高等教育有助于贫困代际阶层向上流动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高等院校中,民族院校吸纳了更多的农村毕业生。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月均收入明显高于全国农民工的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于教育行业的比例较高,多数毕业生乐意就职于就读院校所在地的民营企业,反哺地方经济建设。民族院校毕业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个人价值,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自己也带动更多的人有机会告别贫困代际传递。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研究范围,并从民族院校毕业生及其家庭、民族院校以及扶贫政策制定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民族院校毕业生及更多的贫困地区人口尽早告别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个人脱贫与地区脱贫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日本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运行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高等教育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根据办学体制和主要经费来源的不同日本大学可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三种形式。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权限,也是因国立、公立还是私立而有所不同。政府对各类大学的不同管理权限反映了日本大学办学自主权运行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部分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抽样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9所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和现存状况,掌握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发展变化趋势,探讨民族院校如何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民族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在“两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经费紧张、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各职能部门与“两课”教师之间缺少交流、“两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与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以及缺乏稳固的“两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等问题。本文认为,切实保证“两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并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高校要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两课”教育教学,建立高效率的“两课”实践教学领导体制及较为完善的“两课”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优化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对“两课”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稳固的“两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5.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培养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以后,在生活习俗、学习活动、人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均可能产生不适应,因此,相关高校应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开展学习帮扶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服务他们的全面成长和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6.
袁彦婷  邓彦斐 《民族学刊》2015,6(6):78-81, 117-118
近年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2012年以来,以Coursera、edX 等为先驱和代表的互联网教学平台迅速发展了MOOC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这种开放、共享的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当今民族高校教学及学生特征与需求,针对大规模在线两种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更适合现阶段民族高校应用的微课模式,为民族高校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些设想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成为各高校的热点关注问题,而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受限于办学定位、区域位置、教育资源等因素影响存在特殊性。通过梳理民族高校"教""学""管"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阐述"教、学、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实施路径以及改革实施成效,为同类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叶南 《民族学刊》2013,4(5):76-80,127-128
汉语国际传播中,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着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本土化问题。其中教材的本土化是关键。目前西部民族高校缺乏本土化的对外汉语教材,致使学习者不能通过教材了解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编写西部区域特色教材要突破的难点是初级教材课文语料超纲词的问题;中级、高级教材课文语料易读性的定量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梅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4):155-156
阐述了民族高校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趋势,并结合青海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论述了民族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及实施。  相似文献   

20.
杨琦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14-116
民族高校德育的人性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桥梁。德育要体现“人是主体”的思想必须使德育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实现从书本回归现实生活是德育人性化的根基,促进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尊重差异,关注民族文化是民族高校德育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