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中,必须坚持历史动力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农民阶级作为封建社会历史主人的基本观点。离开农民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到另外的任何地方去寻找历史的动力,统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修正主义分子卢卡契在这本著作中,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假装“批判”唯心主义美学,实际上却竭力歪曲马克思主义,大肆宣扬他的修正主义美学观点。他在这本书中,自始至终避而不谈艺术的阶级性,完全抹煞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的阶级分析的观点,否认重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而公然宣称“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最重要的”。这就非常明显地暴露出他要以资产阶级的艺术观来冒充马克思主义美学。同时,他借口维护“人类思想的伟大传统”,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黑格尔—马克思”学说,并对斯大林和斯大林时代进行了恶毒的攻击,企图强调无批判地继承过去,以此来抹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但是,长期以来,对《水浒》的大量评论,几乎都是美化甚至歌颂《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路线,影响很坏。这些错误观点的一个理论基础,就是阶级调和论。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观点,剔除糟粕,取其精华;还是用修正主义阶级调和论的观点,把糟粕当做精华来宣扬?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彻底弄清楚。批判《水浒》研究中的阶级调和论,这不但对于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文艺评论,而且对于反修防修,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一把宋江受招安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这是为宋江投降主义路线辩护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调和”辨     
建国以来,我们哲学战线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误解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这个误解就是:凡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皆不可调和,任何承认调和的观点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阶级)调和论。经过拨乱反正,到目前为止。虽不时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发表,但这个传统的误解仍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观点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它使我们党的有关重大方针政策至今得不到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哲学论证,某些长期存在的理论上的混乱至今不能澄清。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问题,史学界始终没有定论。基本上有三种观点:(一)“农民政权说”。(二)“新封建政权说”。(三)“两重性政权说”(包括转化说)。持这三种不同观点的同志,就他们所占有的史料看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出现分歧的关键:一是对史料的理解不同,二是评价政权性质的标准不同。因此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所以,本文亦就此问题谈一点拙见,以求教于史学界。一、太平天国政权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土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1.把辩证逻辑列入非经典逻辑不能突出它作为辩证思维逻辑的根本特征。2.说牛顿力学被相对论证伪以后,仍然是相对真理,这是把证伪主义观点“曲解”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了。3.不能够把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共同概括为“矛盾问题”,也不能说“矛盾问题”是逻辑学者和辩证法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4.正确区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乃是正确区分和发展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关键问题。5.说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存在逻辑矛盾的说法包含着将经典逻辑及其不矛盾律绝对化的危险,这是把不矛盾律的绝对性和绝对化混淆了。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非“传统”观念的解释和探索,是对列宁主义的重大反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思想的批评往往事出有因,但却无损于列宁主义基本方面的正确性。我们既不能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完全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二者完全并列起来。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主流和基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派别则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支流和侧面。在丰富、发展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创立,为社会科学、包括文艺理论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找出规律性来。”但是,如果不把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当作研究问题的指导线索,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到处乱套,那么它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在文学典型问题的研究中,林彪、“四人帮”控制我国文坛期间,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盛行起来。把“阶级性”当作标签贴到典型人物身上,说他  相似文献   

9.
拐卖人口犯罪是否“以违背被害人意志”为构成要件的问题,法学界主要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观点。笔者仅就拐卖妇女儿童罪中两种观点分析研究,提出一点新的认识和看法.关于坚持拐卖妇女儿童罪要“以违背被害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观点,有以下之不足:首先,在法条中并没有明文规定。其次,坚持“前提说”的观点不符合我国刑法的立法精神,直接抹杀了把人作为特殊商品贩卖这一本质特征.再次,坚持“前提说”的观点,忽略了此罪所侵犯客体的复杂性。同时也增加了办案难度,放纵了大批罪犯.关于坚持拐卖妇女儿童罪不以“违背被害人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但近几年“质疑”论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争议较大,原因在于对中国化标准的不同认识。判断马克思中国化开始的标准应满足三个条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中国问题;中国人的独立思考。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观察阶级社会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毛泽东始终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阶级分析的科学方法,还是调查研究的群众路线,都可归结到实事求是上来,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同层面的体现。以此为标准,毛泽东在大革命后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文章,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调查研究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精髓,并试图独立思考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已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12.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应用研究。但是,这种应用研究并不是要求去建立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本文向“应用哲学”提出七点质疑,说明“应用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根本不相容的。为了论证“应用哲学”的合理性,认为“应用哲学”既是哲学又不是哲学的观点,也是没有根据的,它势必要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折衷主义方法,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为了坚持马克主义哲学的科学严整性,本文不赞成有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然而,《水浒》这部反面教材,过去竟被一些人吹捧为“农民起义的史诗”“农民革命的教科书”,《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被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这种错误观点必须加以澄清。反不反皇帝,是区别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中革命路线与投降路线的分水岭。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是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可是“农民局限”论硬把它说成是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正是由于把各种社会现象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型,并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运动的规律和过程。我们今天要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依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中去观察和思考。而如何准确地理解“社会存在”概念,则是我们首先碰到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汉前期,汉文帝、汉景帝前后近百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相对繁荣的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这是农民革命的功绩,也是法家路线的胜利。林彪一伙为了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宣扬“让步政策论”,把“文景之治”说成是“让步政策”的样板,儒家“仁政的典型”。他们说,汉初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作了让步,“轻徭薄赋”、“除秦苛法”,造成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们抹煞农民革命的历史功绩,否定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这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的原理、观点、方法。然而,人们有时象“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似地以此给各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现象和意识形态研究者贴标签,或者不加区别地把新时代和旧时代的意识形态研究活动相提并论,甚至完全无视意识形态研  相似文献   

17.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个曾经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打入十八层地狱的观点。为了给这一观点治罪定性寻找论据,他们施展出篡改马克思主义的鬼蜮伎俩,首先把“真理是有阶级性”的观点强塞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当中去,胡说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并把它当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到处兜售,胁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对于《水浒》的评论,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存在着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其中一个论点,就是投降是农民起义的必然结局,并把这种论点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究竟是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心主义?必须彻底澄清。(一) “农民起义必然投降”论认为,妥协是农民的局限性,并说“动摇,反抗,再动摇,再反抗,……又动摇,以至于妥协投降”是农民起义的逻辑,把《水浒》所描写的宋江受招安,说成是农民起义具有妥协性的必然结局,是什么“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谁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就认为“是没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农民起义军的成败。”到底什么是农民的局限性?什么是农民革命的逻辑?决不可听凭唯心主义者信口开河,而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加以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具体地用来研究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从哲学史观的发展来看,这是哲学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阶级分析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观点、矛盾分析法,在阶级社会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的方法论表现。这就是在阶级社会里,用阶级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各种复杂社会现象,探求其中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整体社会形态和研究对象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回答现实时代问题的核心解释。过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围绕着“两个必然”这一核心问题,然而,在“两个决不会”方面缺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重要、科学发展观等这些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两个决不会”的深刻解释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