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成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学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试题共有四项内容(即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从不同角度考查考生的答题能力和答题速度,以准确地界定考生的汉语能力.人类的语言是共有的,人的感情是共通的.  相似文献   

2.
骆梅 《兰州学刊》2003,(5):17-18
"非典"这样的危机事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真正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勤于实践.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基本再分配手段需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客观地揭示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需要构建城市低保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2连续七年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相互适应,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当前我国城市低保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类型多样,宏观上看城市低保的水平依然偏低。随着我国反贫困目标从单一救助向综合救助的转型升级,发挥政府以外救助资源传递主体满足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概念,建立了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的测度模型,阐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并应用此模型对中国1998-2008年的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进行了测度,且进一步将中国1998-2008年人均社会保障适度结构水平和人均社会保障实际结构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定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保障实际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一定矛盾,人均养老保险实际结构水平高于其适度结构水平,人均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实际结构水平低于其适度结构水平,因此,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国人均社会保障结构水平适度化,实现社会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化。  相似文献   

5.
苑英科 《河北学刊》2003,23(1):13-15
党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是党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政治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现代化的灵魂.加强党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现代化素质;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坚持和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可喜成就.进入新时期,如何保持、稳定和推进低生育水平.已成为现今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影响低生育水平稳定的若干因素,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性提出粗浅的见解,以尽一个基层计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单方面的、低层次的、窄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成为一个紧迫而严峻的现实问题.十六大报告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明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成功经验,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1998年-2007年河北省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现状,经过理论和实证比较,认为河北省总体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自己不成熟的建议,以期建立与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财政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文盲率与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西部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文盲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三个地区文盲率与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三个地区文盲率与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并且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文盲率与经济及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相关分析法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贵州遵义、安颇、黔南州、黔东南州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贵州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较强,但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与当前诸多研究结果存在角度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其水平提升涉及众多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所以对其水平解释应从多因素、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指标单一的局限性也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相对来说,安顺市和黔东南州的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因果关系相对明显,这反应出旅游业在这四个地区产业结构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易经>是早期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不同元素组成."阴阳和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才得以化生万物.<易经>之"和",是中国"和"文化的源泉,在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的智慧和哲学在当代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承接和延续,"新时期"文学"英雄悲剧"的叙事必然遭遇重构"个人"与"整体"关系的多重挑战;同时,与"受害者"和正剧英雄的形象相比,悲剧性"英雄"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人格建构要求."新时期"英雄悲剧的叙事不同程度地陷入叙事矛盾导致的文本困境,尖锐地暴露了个人自我的成长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两难处境,也预示了当代文学英雄叙事传统的落幕.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孔范今把20世纪中国文学放在“历史的悖论性结构”中来把握,探求“文学的补偿性调整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近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以“现代转型”为观照视角的文学史观。他的文学史观秉持学理性的学术立场,力求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出动态性、超越性、包容性的理论姿态,真正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复式结构”中得以多方位的整体性还原。  相似文献   

15.
“平民小说”与“士人小说”概念的重新提出和定义,并用以宏观关照宋元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金瓶梅》以前的小说多是“平民小说”,明清之际小说主流转向“士人小说”,直至近代。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明代小说的“平民小说”性质。清代“士人小说”的流变及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奇志 《江汉论坛》2007,(1):120-123
清末民初的"英雌救国"小说有着深深的"性政治"情意结,其中的"情""色"叙事,基本上是被限定在民族革命国家命运的排他主义的框架中才可能存在.政治历史处境中的"情""色"被空前突出,民族革命的权力把"英雌"的"情""色"内涵紧紧地制约在"救国"的既定轨道上.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哲学、诠释学和宗教现象学等视域加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言"的天与西方基督教中"言说"的上帝存在着以下不同:由于天"无言",使其所指隐含着多义性和随意性,而由于上帝"言说",使其所指被限定为独一的位格神;"无言"的天"出场"的时间性极其模糊,而"言说"的上帝"出场"则具有清晰的时间性;人与"无言"的天之间是"我与它"的共生关系,而人与"言说"的上帝之间则是"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无言"的天更多的是"直观地"启发人,而"言说"的上帝则往往"临在地"启示人;对于"无言"的天,人主要通过感悟和体会去认知,而对于"言说"的上帝,人只能借助信仰和激情去体认;"无言"的天以"道说"而澄明,"言说"的上帝则因其话语不断"冥化"而隐蔽.  相似文献   

18.
荣鑫 《兰州学刊》2009,(3):13-16
诚如大卫·里斯曼所言,当今社会已经由生产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然而,消费社会并不止于物的“丰盛”,其成为其所是的根本在于其具有完备的符码规则、话语体系。正因此,其呈现出平等、民主化的幻象。要透过幻象进而认识消费社会的真实的社会结构,需要通过解读消费社会的区分逻辑达成。笔者认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该区分逻辑的锁钥。在文章中,笔者在结构主义语境中对区分逻辑加以分析,以此为基础,解读《消费社会》中的区分逻辑。由此,揭示消费社会真实社会结构的生成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名称和本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叶涛 《江汉论坛》2005,1(1):72-76
本文从现代名称理论的历史及具体争议入手,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名称理论与本质主义的密切关系,阐明明确认识本质主义论争对于正确把握现代名称理论的重要意义,并就学界研讨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苏亦工 《人文杂志》2002,1(1):39-43
法律经常被解释为人类的意志 ,不同的志向可以创造不同的法律。中国古代的法律向称“王法”。“王法”的设立是基于帝王之志 ,而所谓帝王之志 ,不过是一种无穷大的私心 ,力图由一个人、一家人或一种宗派势力垄断政权、把持天下、包揽一切资源的产物。真正的王法真正的儒者宽恕之道 ,用现代术语来表述 ,就是要保障每个人的权利 ,实现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