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唐代城市工商业流动人口是唐代一个闪烁的亮点 ,这些流动人口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扬州作为唐代中后期一个曾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典型工商业城市 ,其工商业流动人口状况因其频繁的内外交流而较为典型 ,城市发展也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论隋唐五代淮河流域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五代时期 ,两淮地区城市的发育与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其中四点。其一、传统的大城市焕发新貌 ,发展成为龙头地位的重要城市 ;其二、在龙头城市的辐射下 ,淮河流域城市群迅速发展 ;其三、沿交通要道一批新的城市发育并迅速崛起 ;其四、地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淮地区州、县治所所在地的城市普遍形成 ,显示勃勃生机 ,从而显示了社会经济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和轨迹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产物,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环境所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它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它只是一个"点",有着自己的影响区域(腹地或集散区)。隋唐时期陆路交通、大运河和海外贸易线路的发展和完善,使其沿线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在其影响区域内成为焦点或核心,与腹地之间产生强烈的互动关系,带动整个区域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佛山是于明代兴起的手工业名镇,誉称为“天下四大镇”之一。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佛山的城市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佛山民众在地方官府和地方乡绅的支持下,采取了系列措施,他们通过发布告示,制定规约等对佛山的城市环境加以整治。这些保护措施对当今的城市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体现教育公平,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广州如何把握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方向和趋势,更好地服务于广州中心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就广州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原则、创建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科学、和谐、宜居城市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在本文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包括同心圃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然后对它们的一一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它们的科学性与局限性.进而结合广州城市规划的实践以及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区分析,探讨了这几种主要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与不足之处,以期能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建设更加美满的人类城市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7.
广州"山水城市"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广州自然与人文特征的基础上,回顾了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广州"山水城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广州"山水城市"发展模式的构想,并进一步探讨了广州山水--人文--城市有机结合的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8.
科学、和谐、宜居城市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在本文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然后对它们的一一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它们的科学性与局限性。进而结合广州城市规划的实践以及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区分析,探讨了这几种主要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与不足之处,以期能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建设更加美满的人类城市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将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上,广州究竟该如何贯彻落实《纲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第13期非中共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学以致用,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定位与发展思路、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华侨在广州城市近代化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多领域、多维度地推动了广州城市近代化进程。经济上,投资近代工业、金融、商业等领域,促进了广州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城市建设方面,不仅在发展理念、交通变革等方面影响了广州近代城市建设,而且投资房地产,拓展了城市发展地域,推动了广州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在广州近代化历程中,华侨资本大量进入广州,资金回报率高固然是一个原因,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吸引华侨投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城市政治学研究存在着城市缺位的问题,即城市只是作为一个容纳各种经济、政治、社会议题的容器,而不是作为形塑上述现象的结构性因素。改变这种现状的方式是重拾城市性,将城市塑造为一个发挥结构性作用的实体,并以此作为城市研究的学科边界。对于处在引介西方学说为主的国内城市政治研究来说,通过找回城市的视角构建,可以为确立自身的研究脉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后,由于东中部地区的相继沦陷,一批政府机关、军队、工厂企业、高校以及官员、平民迁至内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就是西部的城市发展.抗战时期西部一些传统中心城市在规模、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进步,还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西部城市的发展为最终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其发展的嵌入性决定了其发展的有限性.这种具有突变性、暂时性、局部性的发展,随着抗战结束后的大规模回迁而渐趋沉寂,中国西部城市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3.
城市管理信息化中,往往遭遇体制性障碍,这种障碍无法单靠技术解决,必须通过体制改革以寻求突破。文章以广州城市建设管理监控指挥中心为例,分析城市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大部制改革的意义,考察大部制改革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的举措与成效,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制改革是城市管理信息化从分散、孤立状态转向融合、整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权责整合、促进机构人员重组的加速器和催化剂;信息化要密切结合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则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广州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城市工程建设中既要努力提高岩土工程技术水平,以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又应注意提高环保意识,在岩土工程活动中充分利用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确保广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如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规模偏小、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管理体制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推进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集聚机制和政策环境;积极实施大、中、小城市"三头并举"战略,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增强城市整体功能;树立科学的城镇发展理念,强化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规划好建设好公园城市是新时代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建设的重要方向。新时代的中国公园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公园与城市融合发展、地域特质与千城千面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着力从以下方面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以绿色生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公园式社区建设;以公园思维推动新城开发与旧城更新,注重型塑与串联不同城乡社区的公共开敞空间;因地制宜,千城千面地开展具有地域特质的公园城市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实质,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培育城市的气质,确立城市的品位。广州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应体现现代岭南文化精神,其发展方向可定位为:开放、创新、务实、高雅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提高人的素质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根本,增强审美意识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人本原则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核心,制定建设规范是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城市中心性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强化了城市中心性的网络化特征。以"修正后的服务等级"和"多重中心地"简单模型为基础,针对广州城市中心性的尺度特征和约束因素,面向广州市"国际性城市"发展目标,文章提出了增强广州城市多尺度、多维度中心性的策略,即塑造城市内部空间多级多核中心性协调发展格局;提升广州在广-佛都市圈、泛珠江三角洲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空间尺度的输出中心性和介入中心性;提高广州在全球尺度的邻近中心性和输入中心性。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化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如何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根据广州的实际,提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模型,在与沿海主要城市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广州城市竞争力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与分析;提出了未来20年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战略,为科学、合理地确定广州都市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州城市社会经济的变迁起步较早,20世纪前40年是其基本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当时广州近代工业部门与商贸金融机构及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既是它社会经济近代化转型的主要标志,也是其各方面进行近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这些离不开广州毗邻港澳的对外开放,及广东官员之倡导推动和华侨与国内资产阶级商绅的支持参与.这三者优势的整合发挥,不仅保障了广州能在全国近代化城市的演进过程中稳居领先地位,而且对东南沿海地区(尤其城市)的近代化转型具有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