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可怜的门,自打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成为他们的普遍行为。学校教导员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 什么“足下留情”、“我是门,我也怕痛”,诸如此类。可是,不顶用。大厅门被踢破的那一天,教导员  相似文献   

2.
在家里窝了十多年后,华仔终于到了大学。那会儿,看到许多女生涕泪滂沱,抱着电话哭着喊着“爹妈我想你们”时,华仔就不由得挺起胸膛,沾沾自喜地摸着自己洗净的军装踢正步去了。转眼就到了中秋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学子们为了避免孤独,就纷纷拉老乡、找朋友,筹备着过一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华仔的同学也纷纷打电话过来,邀请他共度佳节,他却一一推辞了。他要一个人过。不吃月饼,不看月亮,以此来证明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寝室的兄弟都被电话叫走了。华仔笑了笑,抱来一摞大部头。月圆之夜,与金庸大侠笑傲江湖,感觉应该不错。…  相似文献   

3.
晚清年间,胡雪岩刚创立“阜康”钱庄不久就接到了许多存款。钱庄的伙计因此提醒他:“老板,现在我们的存款越来越多,要想办法放放款才是。”胡雪岩却摇摇头:“我们只接受存款,不放款!”伙计吓坏了:“钱庄就是靠存放款的差额来赚取利润的,如果只存款不放款,我们如何生存?”  相似文献   

4.
一凡 《人才开发》2010,(1):53-55
今年过年流行“踢”会!看不懂吗?“踢”在英文里就是“Kick off,《简明英汉字典》的解释是:踢或脱(鞋等);引申为“动员会”或“开工准备会”。“Annual Kick off Meeting”翻译为年终总结会,一些新新人类将此简称为“踢会”。  相似文献   

5.
1965年,我在西雅图市内景岭(View ridge)小学当图书管理员,一天,有个四年级老师来找我,说班上一个学生完成作业比其他同学快得多,她简直应付不了。“能不能打发他到图书室来帮帮忙?”“那就叫他来吧!”我答。 几分钟后,一个瘦削、褐发、穿着体恤衫和牛仔裤的男孩露面了。“您有活儿给我于,是吗?”他问。 我把整理图书的“杜成十进分类法”教给他,他一听就会。接着,我交给他一叠超期借卡——因为时间拖得太久,我怀疑这些书实际上已经归还。万一我把卡片张冠李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29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本年度第二次“国家优先发展项目落实会议”。会议开始前,梅德韦杰夫专门提醒“请大家发言都简洁一些”。但是,地区发展部长维克多·巴萨尔金在发言时,似乎忘记了总统的“提醒”,他长篇大论式的工作汇报,一口气讲了10分钟。  相似文献   

7.
有条鳄鱼对他卧室里的糊墙纸越看越喜欢,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 有一次他自言自语地说:“看看这一排排整洁的花朵和叶子,它们就像一个个士兵那样排列得整整齐齐.” “亲爱的,你在床上呆的时问太长了,快到花园里来吧,这儿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鳄鱼的妻子说.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我这么做,那么就请你稍微等一会儿.”  相似文献   

8.
高峰 《人才瞭望》2008,(8):89-89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9.
莫瑞尔是位比利时专家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当我们在友谊宾馆见面时他刚下飞机不久虽满面风尘但说话脆快且话匣子才打开他就给了我一个惊讶。他说“旅行占据了我50%的时间仅中国我就来过150次。“我将信将疑地问“150次)”他肯定地回答说“是这样的。”我不由自主地补了一句”哇那你已是半个中国人了”他自豪地耸了耸肩并扬了一下头表示完全同意我的看活。莫瑞尔先生此次是专程来京参加1998年度“友谊奖”颁奖仪式的。他对能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给外国专家的这一最高美感到非常高兴。为了让家人分享他的喜悦地特地将个头长…  相似文献   

10.
老周     
“老周”其实并不老,也就四十岁出头。可在IT企业里,他那明显凸出的小腹,头发稀疏的脑门,就显得很有资历了。特别是他整天手脚麻得地奔忙在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客户经理当中,大伙自然就要亲切地选择“老周”这个称谓来表达敬意了。  相似文献   

11.
只说事实     
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名叫“法网”的节目,节目中的一位主持人因为一句台词——“只说事实”而出了名。每次当他采访一个人,对方将要开始把他或她的故事讲出来时,这位主持人都会提醒他们:“只说事实。”韦伯探长知道,当人们讲述一件事时,他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理解加进事实中。一件事情的事实不会发生变化,但讲故事的人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会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一位足球行家曾经指出,中国球员与欧洲、南美球员的差距在于足球意识,特别是缺少那种一往无前,勇猛顽强的作风。人家踢球时,只要裁判不吹哨,他就拼命的抢,狠命地踢。而中国球员则不敢贴身拼抢,有时动作稍大一点,就会自动停下来等裁判吹哨。这种自己判自己犯规的结果,不仅坐失良机,而且屡战屡败。 由此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自己判自己犯规”的问题。在经济建设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怪现象,一条改革的思路刚刚形成,一项改革的设想刚刚提出,当事人不是考虑怎样尽快地付诸实践,而是提出一连串的疑问:这样作上面有红头  相似文献   

13.
杨振宁先生认为,中国现在教学方法,同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仍是一样的,要求学生样样学,而且教得很多、很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这么学……”而这样的学生,不大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大可能比他的老师更高超。杨振宁先生说他到北大、清华去,见学生们的物理课本有4大厚本,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一个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今后不可能做得很好。他必须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生,将来才行” 目前,中国教育专家们普遍呼吁:“填鸭式”应试教育要“急刹车”,而向素质教育转轨。长期以来,我们的基  相似文献   

14.
心中的阳光     
心中藏着阳光,人生就会敞亮。 1932年,大文豪萧伯纳访问上海,林语堂上船去接他,说:“这里许多天来大风大雪,今天才放晴,你真是好福气,一到上海就看见了太阳。”萧伯纳笑道:“还是太阳有福气,能在上海见到我。”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实行文官制度最早的国家,在1854年就提出了公务员考试测评制度。 目前英国公务员分为两大类上类将来可以升到很高的职位刃类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包括出租车司机。因此B类的“进门”考试较容易,而A类要拥有大学文凭,经严格笔试后,还有一种“模糊”的面试。A类的考官们看上去都很随和,你几乎感觉不到是在考试:比如说,考官问考生是怎么来的,假若答:“自己开车来的”,他会接着问:“什么时候学的开车?”假若答“坐地铁来的”,他会问:“在地铁里你常看些什么?”你如果说“翻翻报纸”,他会再问:“你对世界上的恐…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你一定希望拥有孙悟空这样的员工,因为他能为你披荆斩棘,让你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技高一筹。然而,如果孙悟空真的在你身边,你不得不忧虑,因为他桀骜不逊,很难与其他员工和谐相处,又过于情绪化,偶尔再踢翻个炼丹炉,弄出一座火焰山,倒成了你前进的阻碍。像孙悟空这样同时具有惊人创造力与惊人破坏力的员工即“妖魔员工”,既然舍不得他,那么如何降伏他,把他的创造力最大化,破坏力最小化,便成为每个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选用人才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就拿“以貌取人”来说,自古到今也不知委屈埋没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三国演义》中庞统就因为“其貌不扬”首先被东吴的孙权冷处理,继而没有录用打发走了。刘备一看庞统长得根本就不像个小凤凰,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卧龙”没法比,也安排他去来阳县当了个小县官。至于后来的重用,那是  相似文献   

18.
乾隆贺喜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代明君,经常微服私访. 这一天,他来到乾县明光村,见一农家门前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便上前打听原委,原来是这一农户正给儿子办喜事,接送来往客人.于是乾隆灵机一动,就给农户开玩笑送贺礼.他送了三枚铜钱,并写一上联送去.上联写道:“三枚铜钱贺喜,嫌少莫收,收则爱财.” 农户收了不识字,更不懂来意,就叫儿子看了.别看农户家贫,他儿子却聪明过人,读过几天书.看了以后就回了一副下联.上写道:“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  相似文献   

19.
周宏 《人才开发》2007,(4):28-30
一、学习的理念关于学习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历代前贤今人都有至理名言传颂。在知识爆炸的的今天,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再次提醒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今世界,平均每15秒就有一篇论文发表,每分钟就有一部图书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一位英国人这样对记者说:“你真该去采访一下王宁,他是中国人的骄傲,别看他年轻,但他的名字在世界拍卖行业都是赫赫有名的。世界第一大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建行255年来。他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文物鉴定、征集、拍卖的专家,了不起。”8年前,在旧货充斥的英国一个小镇的跳蚤市场,王宁用6英镑买到一件中国古董“灯笼尊”,然而拍卖行的英国专家仅通过照片就明确无误地告诉他是赝品,这使王宁认识到自己对古董知识的浅溥,洋人都能对中国古董说出一二三来,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凭着一股钻劲,他立志成为一名古董鉴赏家宁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