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革开放至今三十余年,我国山区的人与野生动物发生两次紧张关系。这两次紧张关系的情境是完全相反的,但我们仍然执行相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这就使在应对人与野生动物紧张关系的问题上,法律机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种机械司法实质是以法的“确定性”牺牲法的“正确性”,没有认真对待公民权利这一现代司法的核心问题,从而使司法判决不具有合理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语境中的司法制度预定法律文本具有确定性内容,崇尚司法形式主义,法律推理成为法官适用法律和作出判决的基本方法,司法具有权威性地位,对司法程序规则的恪守构成司法合法性基础。后现代主义消解了法律文本的确定性意义,解构了判决标准和方法,颠覆了司法权威,并对司法程序的正义性进行了非难,引发了一场现代司法危机。本文认为,应重视后现代法学诘难现代司法制度所提出的问题,关注司法后现代趋向,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应为现代司法制度的完善和重构进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杨知文  侯竣泰 《社会科学》2023,(10):183-192
在现代法治社会,对话性已成为司法活动的基本特征,司法结论的论证立场凸显了裁判理由的重要作用。在司法对话性的视角下,裁判理由作为对司法推理复杂过程的展示具有决疑色彩和论辩属性,其将法官裁判思维的运作与判决结论的推导环节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争议焦点凝聚了诉讼当事人的主张及理由,解决案件争点是司法裁判对话的主题,裁判理由的建构应当以确认争议焦点为前提。由此,裁判理由的建构需要遵循判决结论作出的司法逻辑,它包括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的双重建构。事实剪裁与文本阐释是裁判理由建构的两种具体路径,它们帮助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形成相应的裁判事实与裁判规范,也是法官针对判决结论讲清事理、释明法理的法律方法。面向司法对话性的裁判理由建构能够让人们更容易识断法律适用的机理,增强案件裁判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法律与社会民意、规范思维与普通理性、法律事实与民意认定的事实之间的冲突详细论述了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司法判决违背民意的情形,正确认识司法判决与民意冲突的原因,也是提高司法权威性和司法判决社会认同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冲击着现代性的法治主义叙事,导致了法、事实与司法独立等构成司法文化的核心要素的解构、颠覆与重建。法的价值层面,破解了法律正义幻相,价值相对主义与道德平等观挑战了法治的普世信念与道德等级意识;制度层面则动摇了规则中心并将“活法”延伸到法律家;在谱系层面拓展了文化谱系与规则谱系,使法治之法三个基本维度获得全方位生长,从而重建了法的概念。后现代解构了作为司法文化基础的事实,明确了客观真实与法律事实的二元分立,并引发了司法过程中事实探知绝对化的转向。司法独立命题也被质疑和重新解读,促使我们思考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基础。后现代思潮推动的法、事实与司法独立等概念的解构与重建,将对中国法治主义话语和制度建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回应疑案判决中的司法虚饰问题时,直觉裁判论认为裁判的主导性因素,是法官的直觉和预感;法官是从直觉结论出发罗织法律依据,而不是从一般规范推导出判决结果。直觉论缺少思维坐标,忽略了规范和事实在法律思维中的规定性地位。法感裁判论克服了上述缺陷,描绘了一个法感持续往返于规范和事实之间的结论导出过程。法感裁判论为法官断案提供了一种指导和制约,并设定了判决说理的范围、要素和目标,因而更符合法律思维和裁判事业的现实及理想形态。相关研究说明,在一份不附判决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的疑案判决书中,是无法鉴别判决结论究竟是法律适用的结果,是法官直觉的产物,抑或仅仅是法官的一个谎言,这是法律界要正视的一个司法病灶。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提升公民文化自信的标志和途径并非仅仅是传承本民族的古典传统艺术。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并且承担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公共艺术教育的古典性维度致力于使古典文化传统成为活的资源,使古典艺术中富有生命活力的创造性元素在当代公民生活方式中活起来、融进去并创新质。现代性维度要求重视开掘中国现代文化元素中的传统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化是融入外来文化元素转型再生的创造性产物,其目的在于创造出中国文化新传统。外来性维度表现为按当代需要及其价值标尺去引进外来艺术并使之成为创造中国新艺术的活的资源。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需要在上述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上同时用力,以古创今、以今通古和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8.
逻辑中的形式推理和非形式推理广泛应用于司法判决中,逻辑对于司法判决是必要条件。但法律形式主义拔高了逻辑在司法判决中的作用,法律现实主义贬低了逻辑在司法判决中的作用,其都是极端片面的认识。实际上,逻辑在司法三段论的推理形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具体内容,如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和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中,逻辑的作用却是有限的,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论法律论证的概念、意义与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法律根本上是说理,说理离不开论证.法律论证是通过合乎逻辑、事实或理性的方式来证明立法意见、司法决定、法律陈述等有关法律主张的正确性和正当性.正确的主张是建立在正确的判断标准和推理过程之上的,推理问题主要涉及形式逻辑,而判断标准作为法律推理的前提则是形式逻辑本身无法解决的,所以,提出法律论证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克服法律推理中形式逻辑的局限性,考察作为推理前提的规则本身的正当性.相应地,法律论证首先必须确立论证的优先规则,进而根据优先规则,通过正当的法律语言使用规则和程序,证明相关主张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司法口才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和平 《船山学刊》2005,(2):139-140
司法口才不仅具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宣传法制和调整国家、集体和公民相互之间法律关系的作用.而且,它也是司法人员如何有效行使权力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1.
西方美术教育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是20世纪两种重要的美术教育理论,它们都曾经对西方美术教育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研究和学习这两种美术教育理论,吸收其精华,可以丰富我国师范美术教育理论,改进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推进我国美术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帆  曾德钧 《学术探索》2003,6(8):67-70
作者辗转于昆明、上海、杭州等地 ,查阅了大量档案材料和历史文献 ,采访了董贯之的后代。经作者考证 :董贯之是云南美术史上最早的西洋画家 ,纠正了云南美术界长期以来的错误观点 ,重现了埋没在历史文献中不为人知的董贯之的生平事迹 ,弥补了云南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能够传承至今,除了其根植于民族民间而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以外,其演绎者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通过改编、整理、注释、翻译等方式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艺术潜在的文化、商业价值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是对民间艺术的演绎作品日益增多,民间艺术演绎作品著作权纠纷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中界定民间艺术与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概念对确定演绎者是否享有著作权以及确定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重要意义。民间艺术演绎作品权利人拥有著作权人的诸项权利,演绎者享有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等;与此同时,基于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特殊性,为保护民间艺术的纯洁性及有序传播与发展,应该对演绎者转让演绎作品、作品境外交易进行必要的限制,并要求演绎者负有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14.
诉讼艺术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仁 《社会科学》2007,25(4):86-96
诉讼艺术(含司法艺术)是指在各种诉讼实践活动中,当事人和司法机关创造性地运用法律解决社会纷争的方式和方法。它是人类法律智慧的结晶和表现形态,甚至代表着法律艺术的最高成就,因而人们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对诉讼艺术的研究和运用。在简述诉讼艺术理论的基础上,文章扼要评述了国内外当代诉讼艺术研究基本情况,并审视了对中国传统诉讼艺术的研究实绩与缺陷。  相似文献   

15.
朱斌 《新疆社会科学》2011,(6):100-105,158
敦煌艺术主要是一种宗教艺术,体现了坚定的终极信仰精神。然而,它也有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一面。这是一种充满张力的宗教文化精神:既追求终极信仰又关注世俗体验,既神秘而虚幻又真切而现实。这种张力充盈的宗教文化精神,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当代艺术的敦煌题材创作应该继承并发扬的一种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何历宇 《云梦学刊》2003,24(3):25-28
柏拉图有关政治技艺的思想包括:政治技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中庸之道是政治技艺的基本原则;政治技艺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和完善;政治技艺是一种理念等。这些思想说明,柏拉图政治思想作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滥觞与西方主流政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与中国古代的经典政治理论是不同质的。  相似文献   

17.
设计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行为,道德精神是设计创作和理论研究默认的前提。然而,由于学术界长期对此存而不论,道德精神几乎已经淡出当前设计艺术视野,这种状况对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都造成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倡导和重塑设计艺术道德精神已十分必要。道德情怀是完美设计的必要元素,良好的设计艺术道德精神,可以从现实生活、美学理论和传统哲学中陶冶。  相似文献   

18.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6,19(5):5-10
媒介在主体构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介建构了自由交往的主体。数字艺术以数字媒介为载体,其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与基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但数字艺术审美主体的自由是以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为前提的,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既构成数字艺术审美主体自由的契机也是其陷阱。  相似文献   

19.
神秘与永恒     
艺术作品的神秘现象是世间神秘现象中最精彩的一种,它能给人带来永远说不透的体验、高深莫测的震撼。许多艺术杰作本身就是人类最为深层、最为神秘感受的表达方式,它们不限于时空范围,超越于地域界和文化差异之上,而直通永恒之境。  相似文献   

20.
论历史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最基本的历史调节机制,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构成人类历史得以维系、延续和发展的永恒纽带和基础。当然,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的调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都不可能是单独起作用的,必须综合运用上述历史调节机制,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