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进行了初步探索.他明确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必要性,强调要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刘少奇认为要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国内环境、党的建设状况等迫切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理清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不断深化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科学化为中共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全新目标.要检验和衡量党的建设是否科学,既要着眼于历史和实践,更要着眼于党的指导理论、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的科学性.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将这三大衡量标准具体化,使之成为党建工作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将系统论思想引入党建研究,有助于拓宽视野、创新方法,加深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党的建设科学化渗透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构造只有在互动作用过程中才能实现科学化。系统论思想要求在完善系统内结构和适应系统外环境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党的建设很有必要借鉴系统控制论的思想成果,使党的组织各种要素充分发挥从严治党的控制功能。党性锻炼、思想教育、权力监督、制度规范、纪律规定、党员标准等构成党的建设系统控制的关键要素,它们通过相应的实施路径来体现要素功能,以达到党组织系统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使命。系统论具有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将相关的视角和观点引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一体布局、各具功能、互动关联,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因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将党的建设看成动态的自组织系统,总结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将五大建设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多手一起抓多手都要硬;优化党的建设系统的层次结构,发挥各级组织和党员的合力作用;完善党的建设系统的反馈机制,回应时代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党的建设方法科学化,需要区分方法与方法论两个不同的概念。提高党的建设方法科学化水平,要将思维与技术两个维度结合起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提高党的建设方法科学化的思想灵魂。思维维度的方法论,注重提高党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技术维度的具体方法,注重运用网络技术,体现党的建设和新科学技术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7.
李美旭 《理论界》2012,(4):198-200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正确理解高校党建科学化的内涵与意义、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特殊规律和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路径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定要在自身建设上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实现制度体系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效,才能成功实现党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领导。为此,必须坚定而稳妥地推进和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党的监督制度科学化建设,健全党的决策制度,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始终坚持党的建设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党的本质特征、基本功能、社会角色和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以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科学方法推进的,更加符合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的党的建设科学体系;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系统性、规律性、时代性和中国化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吴桂韩 《南方论刊》2009,(12):29-33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科学总结六十年来执政实践所得出的新经验、新举措。在新世纪新阶段,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面临的新考验和所肩负的新使命决定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应当以深化对建设和执政规律认识为根本前提,着力提高全党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力与创新力,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科学执政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中的核心。已有文献大多聚焦于“应然”层面的二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的整合分析。以某国有企业推动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个案,关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步共举、同向发力的“实然”层面。开发了思想建党效果与制度治党效果测量量表,提出基于党员个体认知-情感-行为互动模式下的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结合点。研究表明,党员对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认可度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党龄阶段和是否担任党内职务对效果评价有相助影响,是否担任行政职务不影响党员的评价。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验证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步共举、同向发力。  相似文献   

12.
以党建理论为主题,探讨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创新问题。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精神和创新需要,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学科原理分析、比较研究、历史演进分析、实证主义研究几大方法展开具体论述,重点阐述了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本文初步分析,可以为党建理论研究工作、指导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党章的根本准则作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政治基础;发挥党章的根本依据作用,坚持从严治党方针,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基础;发挥党章的根本标准作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过程中 ,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为新世纪建设更加成熟的执政党指明了方向。重视和加强个体私营经济党的建设 ,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内容 ,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党有长期领导公有制经济的经验 ,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并开展活动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新领域 ,也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这是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把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时代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应从学习转型、服务定位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把握“三型”党组织建设,对更好地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党建理论的初步探析 ,可以看到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党建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但又各具时代特色 :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邓小平突出从制度上建设党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全面体现了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领导党和执政党双重角色的准确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场景中,中国共产党实际上充当了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的双重角色。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有必要明确作为领导党与作为执政党在法治国家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作用,并给予这两种角色以准确的定位,否则即有可能由于角色的错位而导致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中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 ,我们应正确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与党员成份之间的科学关系 ;明确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20.
理论建设是我党建设的根本,而这一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创新的理论,是我党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理论建设是我党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