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2,18(4):11-14
元稹的评价问题 ,历来是唐诗学中的一大显案。陈寅恪先生之评贬抑多于褒扬 ,而责之最深者则是元稹弃寒女、婚高门 ,“以巧婚而致通显”。考查元稹仕婚二事关系 ,可知元稹在仕途上没有得到韦家直接的帮助。寅恪先生所云元稹“以巧婚而致通显”当有不确之处。  相似文献   

2.
关于周密的年谱,迄今只有三种:一是清人顾文彬所撰之《周草窗年谱》(清光绪二年刊,《过云楼书画记》卷二附见);一是冯沅君所撰之《草窗年谱拟稿》(1927年1月刊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一卷第四号);一是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所撰之《周草窗年谱》(收入《唐宋词人年谱》,1955年6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夏谱初稿完成于1935年3月,以后又与有关学者反覆商榷,几经修改,历时数十载才正式付梓,故内容充实,考订精审,足以成为后人撰写年谱之范例,其学术价值之  相似文献   

3.
袁梅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0,16(4):59-62
元稹自叙“艳诗”定义,以“干教化”相标榜。陈寅恪先生虽以为其为昔日情人崔莺莺而作,但今日学者复相质疑。本文首先考察元稹诗歌结集情况及现存作品,从而得出结论,认为(1)元稹所标之“艳诗”,虽非咏一人而作,但其中亦包括为崔莺莺所作之诗歌作品;(2)元稹“艳诗”可分为三类,究其整体性质,则属艳情之作。  相似文献   

4.
聂中庆 《求是学刊》2003,30(6):122-124
老子哲学以道学为核心,而道学之核心问题是"有"无"问题.对老子"有"无"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及道统"有"无"两种说法.<老子>中既讲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种矛盾的说法困惑了中国学人两千多年,随着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这一千年悬案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5.
陶悦 《学术交流》2005,(7):39-41
柴文华教授的<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现代新儒家诸多人物的理论,对现代新儒家的文化问题做了系统的梳理,包括见解独到的<导论>,形散神凝、多有突破的个案研究和立足当代、精当中肯的价值评判.它既是可供从事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学者们交流借鉴的宝贵资源,又是后生晚辈进入现代新儒家研究之境的美丽通道.  相似文献   

6.
钱大昕"实事求是"史学(下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丁 《求是学刊》2001,28(4):94-102
本文在上篇(见<求是学刊>2001年第3期)之基础上,对钱大昕的"实事求是"史学之"知人论世","师古之是"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旨在揭示与展现钱氏史学之深厚底蕴与学术风采.  相似文献   

7.
<正> 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迹,国内外早有关注者.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日下恒夫自费出版过《老舍年谱》.然而国外出版不少的老舍年谱,多有空白或推测.国内的有曾广灿、王惠云等一些同志编过《老舍年表简编》、《老舍年谱》、《简谱》,但尚简略,未列专刊.现在,一部正式的、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老舍年谱》(甘海岚编著,书目文献出  相似文献   

8.
<北梦琐言>是唐五代继<唐摭言>之后较多记述唐代科举制度及其遗闻逸事、文士风习的笔记小说,虽说没有<唐摭言>全面,但它为研究晚唐科举之弊端(干谒权贵、请托受贿、以诗为砖、抄袭代作)和落第士子的心态(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愤、寻机报复朝中达贵、走向朝廷对立面)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因此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吴伟斌先生《关于元稹知制诰以及翰林承旨学士任内的几个问题》一文,讨论了元稹在元和、长庆之际仕途升迁的几个问题,如元稹自虢州回长安的时间、元稹解翰林学士任的时间等,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考订存在较多、较严重的失误。清理这些失误,对元稹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元稹百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尚永亮 《学术交流》2004,(4):137-144
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是现代意义上元稹研究的开创期。建国后的研究范围渐渐涉及元稹的品格与《莺莺传》,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是此时最重要的成果。"文革"时元稹研究曾一度停滞不前。新时期至八九十年代,涌现一批成果,但90年代的成果中有一些精品。新世纪初,学界主要关注元稹生平、节操、创作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咸晓婷 《阅江学刊》2014,(4):112-117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然其政治品格历来受人非议,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元稹结交宦官崔潭峻、魏弘简以谋求权位等问题上。20世纪以来,有学者开始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异议。唐穆宗朝,裴度因与元稹政见相左,受人挑拨,污蔑元稹,结交宦官魏弘简。元稹与崔、魏的交往皆属政事上的正常交往,并未借助宦官谋求私利。长庆年间,李逢吉勾结宦官设计圈套一石二鸟陷害裴度和元稹。这就是所谓的元稹“结交宦官、政治变节”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2.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4,20(4):51-54
《才调集》第五卷所录元稹 5 7首诗歌 ,其中可以肯定为崔莺莺而作“艳诗”凡 2 5首 ,可以肯定为伪作及非为崔莺莺而作者 2 3首 ,剩余 9首诗歌 ,无法确证 ,姑阙疑于此。  相似文献   

13.
周相录 《唐都学刊》2005,21(4):16-19
许多文献记载,元稹年十五明经及第,但究竟是实岁还是虚岁,不同学者观点不一。大陆学者认为是虚岁,及第在贞元九年,而台湾学者张达人则认为是实岁,及第在贞元十年。证诸文献,十五应是虚岁,是元稹报名参加考试的时间,而实际及第则应在贞元十年。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唐都学刊》2001,17(1):42-44
白居易和元稹在理解杜甫时存在审视标准上的差异.白居易注重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乐府传统,由此推崇杜诗的价值、意义,而忽视其艺术性;元稹注重杜诗新题乐府的新变形式即题与义之间的关系,及其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但不甚注重杜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郝润华 《唐都学刊》2007,23(4):59-64
20世纪的鉴真研究一开始就因问题的性质而汇入了世界学术的潮流.中国大陆地区与日本的研究最为兴盛,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唐大和尚东征传>;二是鉴真生平与东渡经过;三是鉴真思想及其对日本佛教文化的影响.当然在总结其成就的同时,对于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失以及鉴真研究的前景也需进行一些探究,以期进一步推动鉴真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咸晓婷 《阅江学刊》2012,4(3):103-108
中唐诗人元稹在任浙东观察使期间广辟文士幕僚,结交僧道人物,山水游赏,诗酒文会,堪称一时之盛。元稹浙东幕诗酒文会活动具有两大时代特色,即歌舞佑酒的世俗化特征与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它既是东晋兰亭宴集传统的延续,也是中晚唐之际时代背景与文人心态的折射,更是东南地域文化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张静 《阅江学刊》2012,4(5):137-142
明清时期,元好问论诗绝句逐渐进入文人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热点。对元好问论诗绝句的阐释出现了“女郎诗”、“诗囚”、“连城璧”、“心画心声”等诸多阐释热点。围绕元好问绝句论诗所展开的论争,出现了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以绝句论诗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具有巨大的张力,蕴藏着极大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8.
邹春秀 《求是学刊》2012,39(3):110-115
清人李祖陶的《元遗山文选》是其所编《金元明八大家文选》之第一家,也是第一部元好问文选.该书继承了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之编选标准特色,首次对元好问文进行了广泛的选择和点评,使后人得窥元好问文的概貌,意义重大.该书所选篇目约为元好问文的三分之一,在兼顾各种文体的同时,倾向于采录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对所选篇目皆予以评点,条目众多,长短不一.评点内容丰富,而以论人论世、谈诗论文者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