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立法民主是民主化的立法和立法民主化的统一 ,是由有关立法民主的观念制度、实践、保障体系组成的有机系统。把人权保护纳入到宪法保护范畴 ,标志着我国的立法民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国立法的民主化发展 ,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应从多方面推进中国的立法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2.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做好石油储备是保障国家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然而,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基本法——《石油储备法》还未提上立法者的议事议程。基于全球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的时代背景,我国未来制定《石油储备法》的立法基础至少应包括立法理念、法律制度、法律渊源、法律文本等内容以及相关的技术体系和实践载体,四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保证各主体利益的实现是法律的任务。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法律制度过多注重行政控制,而忽略了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导致城市化成为行政权力逼迫下的城市化,不能实现各主体的利益,产生了很多问题。减弱行政权力对城市化的控制,安排各利益主体参与城市化进程,保障各主体利益的实现,是我国城市化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应从控制的角度理解立法决策权为不可授之权,从起草主体的角度理解立法起草权是可委托之权,提出应使立法决策权回归,立法起草权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5.
常为人们忽视的中世纪并非是法治发展史上的空白。法治思想与实践在中世纪的发展历程表明 ,法治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相互妥协的产物 (阶级性 ) ,随后才表现为全社会各阶级的共有价值 (中立性 ) ,既是价值 ,又是工具 ;既有阶级性 ,又有普适性 ,笼统地强调任一方面而不顾其他方面都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6.
梁爽 《南都学坛》2013,(2):78-83
由于学校安全事件与悲剧频发,高校是否应当享有一定的治安执法权也就成为近些年来一直争议不休的理论与现实命题。由于授权或分权行政成为世界公共行政的改革方向与发展潮流,高校享有治安执法权可以解决自身治安需求与政府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也并不必然导致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侵害,同时国外校园警察体制为我国高校行使治安执法权提供了有力借鉴,因此高校享有并行使一定的治安执法权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可能。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是实现学校享有一定治安执法权的两种路径,而行政授权即通过法律的直接授权,使高校具有了一定的治安执法权,才是解决学校安全问题的落脚点与根本途径,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必将迎来环境立法新的活跃期。提高环境立法质量是实现环境法治的前提,因此,环境立法的科学性研究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实现环境科学立法首先要克服已有环境立法的弊端,完成环境立法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引导的转变。其次,环境立法要避免盲目移植国外立法即“移植立法”。最后,不能忽视立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要减少“突击立法”。环境立法的科学性意味着环境立法不再是以前被动的、填填补补的立法,而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系统的、引导性的、具有适度超前性的立法。要克服已有立法的弊端,建立和强化环境科学立法,不仅要树立环境立法的时空观,注意环境立法的内部性协调和外部性协调,强化环境立法的协调观,还要重视环境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8.
论以良法标准指导我国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良法治国"。良法在内容上必须反映客观规律、体现正义、促进社会进步,同时良法也要求形式上的科学性。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立法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仍存在不少隐患,没有达到良法的要求。我们要明确立法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理念,确保法律体系的平衡、协调,确立正当的立法程序,努力实现从有法可依到"良法之治",完善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宪法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并论述了宪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宪法的渊源。作者通过宪法学理论和各国立宪例的实践,认为中国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宪法解释、条约和协议等七种。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公共服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律思想渊源主要有:以洛克、卢梭等为代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理论;法国公法学家狄骥提出的公共服务理论;德国法学家福斯多夫提出的“服务行政”理论。分析了此3种公共服务法律思想渊源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西方现代公共服务实践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其对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商分立的商事立法模式是世界各国的立法发展趋势。民商分立体制下存在着两种商法立法模式:独立的商法典和单行的商事法律。这两种立法模式各具利弊。对于我国来说,妥当的选择是舍弃商法典模式,在单行法的基础上以一部商法通则予以统率。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执法的新闻媒体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其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受到全方位的监控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正当性。这种监控既有来自行政系统内部的监控,也有来自行政系统外部的监控。新闻媒体监控属于行政执法的外部监控形式之一。新闻媒体监控包括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进行监控和对行政执法过程进行监控,侧重于对行政执法过程的监控。这种监控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立法、政务公开、优化新闻监督环境和提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及法律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成 《南都学坛》2002,22(4):107-108
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双刃剑”作用,需要寻求法律的保护,同时又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相关法规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所缺乏的具体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新闻立法迫在眉睫;新闻舆论监督必须遵循基本的新闻规律,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4.
对垄断的控制模式有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两种 ,但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模式已成为各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在 2 1世纪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未来制定的反垄断法应选择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16.
清末的出版自由与报律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出版自由是其延伸。清朝末年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提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思想,出版业也开始起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王朝通过法律的形式对新兴的新闻业进行了限制。文章对这一阶段思想家的言论自由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对清末相关法律进行了实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同时存在着工商部门的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保护和质检部门的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标记保护。两种保护机制的并存导致同一地理名称上同时存在两种相抗衡的权利:商标权人对地名商标的专有权以及该地区所有生产经营者对地理标志的集体权和共有权。由于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存在诸多局限,解决地理标志权利冲突的根本途径在于尽快制定《地理标志保护法》,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应当采取专门法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8.
时效制度是传统国际法取得国家领土的方式之一,深入分析其法律渊源对于从根本上理解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认为,国际法时效制度的法律渊源包括资源性要素、动因性要素及进路性要素三方面: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及13世纪至20世纪西方国际法学者的有关学说为其资源性要素,中世纪中后期及近代西方及世界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法律及文化的交织体为其动因性要素,国际司法途径为其进路性要素。其中,动因性要素是其根本要素,资源性要素是其内容组成的主要要素,而进路性要素则将前两个要素与国际法时效制度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