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2)
面对藏彝走廊地区复杂多样的民族与文化,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部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这是藏彝走廊研究中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上对藏彝走廊的民族与文化格局进行了探讨,指出藏彝走廊除"北藏"、"南彝"这一基本格局外,尚需要从文化区的角度来加以区分和认识.本文在综合考虑民族、文化、地理空间三要素的基础上,着重以自称、语言、历史记忆和宗教信仰为标志,将藏彝走廊从整体上划分为七个文化区,即羌(尔玛)文化区、嘉绒文化区、康巴文化区、彝文化区、纳系文化区、雅砻江流域及以东保留"地脚话"的藏族支系文化区和滇西怒江-高黎贡山怒、傈僳、独龙族文化区.本文还分别对各文化区的主要面貌与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与描述. 相似文献
2.
马尚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24-29
基于笔者2012年2013年在四川松潘、云南迪庆、甘肃甘南合作、西藏昌都的田野调查,从回、藏民族的通婚状况,社区邻里关系及社会交往三个维度考察藏彝走廊回、藏民族的和谐社会关系。认为生活在藏彝走廊回、藏民族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他们在经济上建立起了稳定的分工协作和交换模式,这种交往是一种不同经济方式的互补性交往,这种经济交往的互补共荣、合作形成了和谐的经济关系。在此基础上,由于居住格局发生变化,回、藏民族"混居"程度的加深,社会交往的密切,彼此之间认同度增强,族际通婚的逐渐扩大,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形成了良好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复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5-111
在民族史研究中,族群概念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民族以地缘关系为基础,"支系"不应是族群的对应范畴.族群迁徙在古代民族中是经常发生的,祖源记忆则构成族群自我认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族群认同"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其共同特性"是由它本身显露的,或者是被认出来的",都是值得注意的观点.就研究族群问题而言,藏彝走廊民族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石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
本文以考古材料为依据,对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大量存在的来自黄河上游地区的文化因素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藏彝走廊新石器文化乃直接渊源于甘青地区,是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向南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向藏彝走廊迁徙,由此产生了汉语语族和藏缅语族人群的分化.这些由黄河上游南迁的人群不仅是藏彝走廊新石器文明的主要开拓者和创造者.也是藏缅语族最早的祖先人群. 相似文献
5.
石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7-64
藏彝走廊是我国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沟通联系的通道,东西方向则是藏族与中华各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地区,是民族交汇接触的关键区域和枢纽,在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价值。藏彝走廊的民族格局是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的。透过藏彝走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可以发现一个明显事实,我国各民族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联系,这既体现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也体现于各少数民族之间。藏彝走廊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接触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智慧,是一笔珍贵财富。藏彝走廊的各民族交往也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徐学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9-13
1978年9月,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藏彝走廊"概念。在此基础上,近年学界又提出"藏羌彝走廊"、"藏羌彝文化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分属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经济学领域的相关概念,并在有关著述、公文、媒体中得到广泛使用。为了避免在概念理解上产生分歧,促使人们准确使用"藏羌彝走廊"及其相关概念,文章对"藏羌彝走廊"及其相关概念提出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藏羌彝走廊"及其相关概念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尚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6-9
[摘要]藏彝走廊,地理范围涉及甘、青、川、滇四省及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学术界对藏彝走廊民族问题的研究日益活跃,产生了许多成果,但对回藏和谐民族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走廊内回族与藏族都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广泛、人口众多、具有独特文化和宗教、影响较大的民族,回藏关系是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交往密切和具有代表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族际关系。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中回族与藏族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状况的介绍,指出其研究特点与不足,提出研究该问题的内容设想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尚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0):23-28
文章基于笔者2012-2013年在四川松潘、云南迪庆、甘肃合作、西藏昌都的田野调查,从回、藏民族的生计与生活状况和回、藏民族在经济上的交往两个方面考察藏彝走廊回、藏民族的和谐经济关系。文章认为生活在藏彝走廊的回、藏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几百年的友好交往中,他们在经济上建立起了稳定的分工协作和交换模式,这种交往是一种不同经济方式的互补性交往,这种经济交往的互补共荣、合作形成了和谐的经济关系,成为造就回、藏民族和谐关系的基础。而今,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回、藏民族的经济关系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石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6)
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向藏彝走廊迁徙,由此产生了汉语语族和藏缅语族人群的分化.本文以考古材料为依据,对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群向藏彝走廊迁徙的主要路线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由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人群的南迁路线各不相同,不仅造成了藏彝走廊不同区域人群之间的分化,也导致并形成了藏彝走廊地区文化面貌各异的人群支系与区域类型. 相似文献
10.
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心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3):76-79
藏彝走廓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有史以来一直是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活动空间之一.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古代民族的活动,藏彝走廊古代通道具有数量较多、南北向通道更显重要和通道形成后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三个基本特点.分析这些基本特点,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赵心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7):1-4
唐贞元中,南诏与吐蕃关系出现重大转折,昔日兄弟之邦,反目兵戎相见,南诏重新归唐。南诏背蕃归唐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新的发展需求,郑回的引导,韦皋的诱谕和吐蕃的赋敛重数,均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郑炳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2):9-21
晚唐五代河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粟特人、吐蕃人、龙家、吐谷浑、回鹘、嗢末等,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除了汉族之外,敦煌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粟特人,瓜州地区是吐谷浑人和吐蕃人,肃州以达怛为主,伊州地区是回鹘和龙家,甘州地区主要是回鹘,凉州地区是吐蕃、嗢末部落。这种居民结构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民族的原因,这是晚唐五代河西地区居民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正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64-68
唐代组诗是组诗文体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范围之广、形式之新较汉魏六朝均有很大的突破。唐代组诗的大量出现与传统礼乐文化的浸染、乐府民歌的影响、文人唱和风气、朝廷宴集活动、后人仿作与拟代、诗歌传播与结集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肖建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1):98-102
唐代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朝代,而城市史则是近20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唐代城市是近几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但至今还尚未见到对唐代城市发展原因全面论及的文章.历史上看,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转移、农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工商业互动及市民阶层社会生活的影响五个方面成为唐代城市发展的推动因素,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5.
祁宁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7):83-88
在唐宋之交的五代时期,对岭南的抒写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出现在新兴的曲子词上。这时期产生了不少吟咏南国风光的优秀作品,其中尤以李殉《南乡子》十七首为代表。李殉笔下的岭南风光是美丽可亲的,岭南女子是纯美动人的。同时,这些作品语言自然,色调明丽,风格清远疏朗,在《花间集》中可谓别具一格。李殉之所以能够发现岭南之美,摆脱自古以来士人对岭南的偏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李殉乃波斯裔出身,没有汉人以中原为正统的强烈观念;其次,李殉以自由身份游历岭南,所以心态比较闲适平和,因而能客观地审视岭南风物;再次,李殉精通岭南草药,对岭南风物比较熟悉,所以能够将诸多的物象自然地写入词中。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唐朝前期民族融合与发展 ,体现出唐朝前期的强盛局面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 ,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 ,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其原因表现在多方面 ,但王朝集权的削弱 ,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与吐蕃的战争是唐朝历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玄宗统治时期,双方的战争异常频繁,其中多数战事还是由唐朝挑起的。综观这段时期双方冲突的历史记载,我们发现唐朝与吐蕃争夺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九曲之地和石堡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战争的情况考订了九曲之地和石堡城的位置。探讨了玄宗为了这两个地方不断向吐蕃发动战争的原因:除了战略上的考量,唐王朝和玄宗的颜面问题也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相似文献
18.
唐宦官集团与大中政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昌末宣宗之立,并非如史籍所言系宦官贪其易制之"误立",而是双方互为援引之结果.宣宗大中年间,宦官集团凭借拥立之功,广泛参与甚至主导相关事务,攫取大量政治、经济权益,对大中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5):107-111
唐代统治者较少歧视少数民族,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华夷一家、全国一体的观念,羁縻制度、和亲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唐代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唐代边塞诗是唐代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反映了唐代统治者处理民族矛盾、解决民族冲突、实行民族统治的政策,真实再现了唐代化干戈为玉帛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赵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3)
送别诗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至盛唐得以繁荣发展,产生了边塞送别诗、漫游送别诗、官场送别诗等风格多样的送别诗.边塞送别诗写"死别",同时表现了盛唐边塞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态;漫游送别诗写"不忍别",同时也表现了漫游诗人对祖国奇观异景的热爱;官场送别诗写"喜别",表达了隆重场合饯别友人时"勉之忧国恤民"之情.送别诗在大量创作的同时,其交往功能不断加强,并且在"燕集祖送"的特定场合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范,为中晚唐送别诗的模式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