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惠能在禅宗前辈广泛兼容与吸纳中印文化的基础上,率先完成了把印度佛教全面彻底中国化进程的历史回顾,论证了惠能创新了印度的佛教文化,使之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介绍了惠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认为惠能创立了平民化的佛教,使社会平等的理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惠能创立“和光接物”的理念,为宋明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石;惠能把印度佛教“出世间道”的思想与中国儒家的入世观念融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与美学领域构筑起独特的精神家园。本文还进一步把惠能对佛教文化的创新放到世界范围加以考察,认为惠能在世界宗教史上,首创政教分离的宗教改革,为宗教服务社会开辟了新天地;惠能在世界哲学史上,是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最早的奠基人;惠能在世界文化史上,成功走出了一条自主把外来的异质文化完全彻底本土化,创造出比外来文化原产地更先进的文化,实现文化可持续进步的光辉道路。  相似文献   

2.
《坛经》的内容包括叙事性强的高僧惠能传记以及惠能佛学思想记录两大部分。在《坛经》版本演变的过程里,两大部分都有所变化,尤以惠能传记部分变化较为明显,且在变化中体现出其与世俗叙事文学与世俗文化心理的密切联系。可以将《坛经》惠能传记部分的文本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从叙事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坛经》惠能传记中谶言与神异情节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问题,管窥以惠能传记为代表的僧传文学与包括历史传记、小说在内的文化大背景的联系,印证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虚构与真实难以割裂这一大文史观。  相似文献   

3.
惠能将佛、禅和神人性化、生活化和平民化,不仅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和领袖,而且是世界佛教禅宗的领袖和圣尊。在建设文化大省时,应走出神教迷信误区,充分发挥惠能文化遗产的现实作用,迅速将研究机构和系统建立起来,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开发,发挥其现实作用。同时妈祖和龙母也都是人格化的神,是真人的神化。对这两位母性神和水神的崇拜体现了本根文化和水文化意识,也应大力研究并开发其文化精华,开展相应的健康的文化活动,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以来,禅宗史上有关惠能“目不识丁”和至五祖弘忍处顿悟似已成定论。本文作者通过对惠能早年事迹的考察,认为惠能早年成长明显有其家庭的特殊影响。禅宗典籍中其“目不识丁”的形象可能是有意突出南宗禅“不立文字”的特征和普通劳动者的典型性。作者认为,唐初岭南溪洞地区独特的宗教、社会和文化环境都曾经对惠能早年成长及其南宗禅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惠能的故乡新州在初唐之际已兴建了大量寺庙。惠能从弘忍那里得到的可能只是一种传“法”权。  相似文献   

5.
珠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形成于明清时期,以珠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对当地居民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产生持久而深刻影响的一支地域性文化。珠江文化具有诸多本质特征;珠江文化在学术研究、传统教育、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等许多方面具有其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千年看怀集     
《源流》2011,(13):28-30
逢怀则止。这是五祖弘忍吩咐惠能逃命时说的话。惠能是六祖的法名。惠能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惠能前往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今湖  相似文献   

7.
惠能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鼻祖,笛卡尔是欧洲理性主义的创始人,虽然,他们在不同的社会中生活;所处的时代也相差了八百多年。但他们都独自提出了"真理来自于人的内心"这一革命性的思想。然而,当他们接着探讨"用什么方法获取真理"时却完全不同,惠能主张用"体悟";笛卡尔则主张用"理性"。因而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影响,惠能为之后的中国思想界所带来的是进一步的"超越",而笛卡尔则使欧洲的思想界由天国回到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文化对比中的具体表现,认为思维推进了文化,文化体现了思维,思维方式的差异实质上是文化差异的体现;提出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意义在于加速中西文化的整合,以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顿悟成佛论是惠能南宗禅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惠能将佛教禅学的中国化推向极至,以与印度禅相区别的显著标志。惠能继承了东山法门中顿悟心性的倾向,并在以般若释心性的同时,将其发展为置于不假渐修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既与东山门下各系明显地区分了出来,又开创了中国禅的新阶段。惠能所说的成佛,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精神上觉悟和超脱的境界,并不脱离众生世间和世俗的生活。惠能通过融摄般若学和佛性论,以人们的当下之心为依持,把禅修、悟境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出世的佛教立足于现实的土地上,开出了东山法门的新义,促成了南宗禅在全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词义引中过程中蕴含着社会文化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在心理文化方面,体现了古代汉民族的伦理道理、思维方式;婚姻文化方面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婚姻形式;农业文化方面则反映了农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禅宗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征的佛教宗派,这已成为学界的定论和共识.然而,学界的禅宗研究一直来都将焦点集中于禅宗具有哪些中国文化特征,而忽略了或不够重视这些中国文化特征到底是如何进入禅宗的,毕竟谁都知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化进入禅宗的通道,弥补了相应研究的空白.笔者认为,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责任感的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进入禅宗的通道,或者说士大夫知识分子是禅宗携带上中国文化特征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大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珠三角地区(21城市)1995~2009年15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分析,来研究小珠三角地区(9城市)①和大珠三角地区(21城市)②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小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正在形成,但程度不高;大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新形势下珠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通过分析提出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确立珠三角金融合作战略,合理构建区域金融合作层次及网络,在珠三角建立后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文化动因是商品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条件与文化动力作用的发挥。经济的腾飞又引起文化震荡,结出一系列文化新果。在产生文化新变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某些消极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地理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外围城市比较内核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域文化共生现象。因此,这些城市的旅游形象个性鲜明。塑造旅游城市形象可从其个性识别系统,即文化个性识别、时间功能个性识别、空间功能个性识别,来进行旅游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16.
王小妮的诗,表面看起来与禅关系不大,但无论是其对世界的体悟方式,还是基本的诗思方式、语言方式以及诗中透露出来的自我,都有着与禅的深层相通,但又与一般的禅言诗有着明显的距离。王小妮诗的这一特点,显示了当代诗人与禅文化发生关系的最一般与最深刻的方式,是传统文化隐形地渗入和滋养当代诗歌的精彩个案。  相似文献   

17.
在贵州大山地理环境基础上产生的贵州文化,主要特质是其山地性、原生性和多元性.这些文化特质具有其合理性,它们的整合,形成贵州文化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拥有重要的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应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贵广高铁开通的机遇,使贵州文化走出大山,赢得新发展空间,并加快自己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在全国创办面向市场,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大学城新模式,突显大学城在体制与机制上的创新性;善于吸取国外大学城的开放办学思想,突显空间上的开放性;海纳百川,不同国籍的学者、教授,不同流派的思想汇集于大学城,突显办学思想的开放性。善于吸取国外大学城的共享经验,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大学城注重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展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学城文化特有的辐射力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诗与禅虽然归属两种不同的文化范畴,但其有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方面。禅对于诗的渗透,其切入点有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两个方面。诗歌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对佛禅义理的吸取和借鉴,也丰富了诗的审美趣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