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思维中,人们通常按照以下的意义来使用类比:根据A、B两对象在R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S属性上也是相同的,而且其中一对象具有S属性的可能程度不会大于或小于另一对象具有S属性的可能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形式逻辑的论著中,较多的逻辑学者对类比推理作了这样的陈述: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都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在他们看来,类比推理的类型是唯一的。在作者看来,以上所述只是类比推理的类型之一,而不是类比推理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关系或性质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断它们在另外的关系或性质上也相同或相似.运用类比推理来启发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或属性的方法称为类比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类比法     
首先给出了类比的定义 ,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并介绍了它的二个主要特点 ,即跳跃性和可靠程度低。然后结合一些成功的类比案例 ,对它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提高类比法使用可靠性的三个原则 ,一是所根据的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多 ;二是所根据的相似属性之间的联系要尽可能紧密 ;三是所根据的相似数学模型要尽可能精确  相似文献   

5.
法律类推辨     
法律类推辨王学棉类推即类比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相似)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特定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特定属性的结论。其形式如下:A对象具有属性a,b,c,dB对象具有属性a,b,c,所...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形式逻辑的论著中,较多的逻辑学者对类比推理作了这样的陈述: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都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上也相同。在他们看来,类比推理的类型是唯一的。在作者看来,以上所述只是类比推理的类型之一,而不是类比推理的一切。一类比推理的类型美国科学哲学史家约翰·洛西认为;类比推理是“在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之间”进行的。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或者分别为两个不同的事物,如地球与火星;或者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中说,“存在的不是质,而只是具有质并且具有无限多的质的物体。两种不同的物体总有某些质(至少在物体性这个属性上)是它们所共有的,一些质是在程度上不同的,还有一些质可能是这两种物体之一所完全没有的,如果我们拿两种极不相同物体——例如一块陨石和一个人——来比较,那么我们由此得到的共同点便很少,至多只有重量和其它一般物体属性是二者所共有的。但是,在此二者之间还有一个无限系列的其他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它们使我们有可能把从陨石到人的这个系列填补起来,并指出每一物体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因而可以认识他们。”恩格斯将“两种不同的物体”与“两种极不相同的物体”分别加以论述,决非多此一举,而是表明对极不相同事物有独立研究的特殊价值,且为对不同事物的研究所代替不了的。本文试图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极不相同事物的相似性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关系或性质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断它们在另外的关系或性质上也相同或相似。运用类比推理来启发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或属性的方法称为类比法。类比法带有启发性,有助于解决问题,还可以把一类对象内的关系转化为另一类对象内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类比法亦称类比或类比推理。所谓类比法就是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异,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法。类比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推理方法和科学方法,无论过去和现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类推的方法很应分地在经验科学里占很  相似文献   

10.
根据折衷型决策方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结构元理论的模糊折衷型决策方法,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加权,后综合的模式,另一种是先综合,后加权的模式。借助传统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一个实例,运用这两种算法进行了决策,得出了与传统决策方法相同的结论,证明这两种算法的可靠性,同时与传统的决策算法相比,本算法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计算的速度也远比传统算法快。  相似文献   

11.
双方言区两种属性不同的方言,声调归并不一定相同,但调值却有相同之处;同一属性的方言在不同地点,声调归并相同,但调值却有差异.在双方言区,不同方言声调的接触首先造成调值的接近,而后造成调类的归并.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学习语言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其表达方式和文化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词语反映彩色世界的多彩;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异的语义。从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我们可以看到英汉民族不同或相同的民族心理;由于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颜色词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学习英语有必要了解并掌握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物质客体的属性要阐明物质客体范畴,还必须进一步分析属性范畴。这里所讲的属性就是物质客体的属性亦即物质实体的属性。不可能有脱离物质客体(或实体)单独存在的属性,属性总是属于实体,刻划客体特征、特性的东西;同样客体(实体)也不能脱离属性而存在。人们认识客体,也就是认识客体的属性。莱布尼兹说,凡物莫不相异,即宇宙间没有任何两个全部属性都相同的客体,这可以算是一个定律。全部属性相同的客体就是同一个客体,所以,认识了某一特定客体的全部属性,也就是完全认识了特定客体本身。属性范畴对物质客体论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这里。关于属性范畴,已有许多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形式逻辑从概念的内涵上,数理逻辑从谓词或命题函数的形式上,辩证唯物论从质、量等范畴上讨论属性范畴。  相似文献   

14.
在康德的人性观念上,学界侧重于揭示人格中的人性对于定言命令式的意义以及对人性中善恶两种属性进行静态考察。但康德的人性观念还可以从动态的和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在这种视角中,人性基于善恶两种属性的内在对立而自我驱动和自我完善;人格中的人性则是人性发展的最后和最完美的状态。但善恶在人性中并不具有相同权重,趋恶的倾向乃至一切恶习只是嫁接或附着在向善的禀赋上。这决定了,向善被设想为人类历史的正轨,趋恶则是对善的偏离。唯有如此,善才能在与恶的持续对立中逐渐战胜后者,并使人性的发展趋向于一种纯粹理性的道德目的。康德在其人性思想上所具有的历史性和辩证性的思维方式,虽然不能称得上是一种普遍方法论,但却是对其先验思维方式的辅助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类比原理和模式新探陈汉杰传统逻辑对类比推理的表述仅限于从已知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相同的属性进而推断它们还有其他相同的属性。类比推理的结构常表示为下列类比模式(1):A对象有属,&a、b、c、dB对象有属性a、b、。所以,B对象也有属性d这很容易给人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对居民个人生活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把消费本身和消费领域里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当成经济学对象来研究,是由于它们是一种经济现象,具有经济属性;然而,消费在客观上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属性。消费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在对消费问题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发展对消费的社会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这两种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神经科学假设的基础是人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可计算的系统,并在基本层次上发挥作用。因此,人工智能可能在更基础层面的功能上重现人脑的计算结构。比如,单个的神经元和神经元的互动是通过突触吗?单个人的大脑可能被上传到一个计算机或不同计算机上?不同的硬件能够准确计算相同的内容,数字计算允许“多重实现”,但对于不同实现之间它们共有的是什么?假如整个大脑是一台计算机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扫描它,启动它的不同硬件,它会产生智能吗?我所讨论的这种共享的计算仅仅是一种句法属性,它仅仅解释了一部分属性,特殊实现的因果力正是由于物理属性和语义属性。即使一棵苹果树是一台数字计算机,它的不同硬件的实现不会结出任何果实。  相似文献   

18.
<正> 货币当它加入到商品流通行列时,就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狭义的货币价值是指在货币上所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一种经济属性.而广义的货币价值,它既包括货币的经济属性,也包括货币的阶级属性,即货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般来说,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价值的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成为货币价值中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一些特殊阶段,由于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中动结构,一种既区别于主动句又不同于被动句的语言现象。它们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英汉语中动结构所表述的基本语义特征是相同的,而它们的差异是由英汉语不同的语言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一、生育权利内容。 恩格斯曾经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人,每一个既包含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生产权利应有两种: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权,二是人的生产权,即生育权,两种权利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