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文学評論》第六期上发表了蔡仪同志的《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今年《文史哲》第三期,第五期上又发表了狄其骢同志和应汉光同志的两篇文章,这些文章对文学典型的普遍性以及典型的普遍性与阶級性的关系等重要問題作了多方面的探討,对我們研究典型問題有很大启发和帮助。但在这几篇文章提出的論点中也有我們不完全同意的地方,現在  相似文献   

2.
八二年八、九月间,读了张明吉同志的《谈杨朔散文的不足之处》和刘淮同志的《成就与局限》。此文想谈谈对杨朔散文的一些想法。 那是六十年代初期,曾读过杨朔的散文集《东风第一枝》。读后,印象颇深。他的散文,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确实,他的散文的意境、构思、语言、人物,都浑然融为一体,像一首首优美的诗,很有独特的风格。这在当时的散文里是独树一帜的,也颇为读者喜爱。一幌,若干年过去,偶尔再看杨朔的散文,自然觉得清新、隽永、可喜,也就倍觉他的散文成就是可贵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当前流行的翻译理论,着重探讨了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实现“忠实”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是译者在运用“异化”和“归化”二原则从事文学翻译时,应当优先考虑使用“归化”原则;二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个性就是译者的翻译风格。译者的个性表现为选择性和局限性。其中,选择性有表现为多样性,而局限性则相应地表现为片面性。此二者恰恰又是促使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命名的危机--也谈文学理论的"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国桥 《学术研究》2001,1(6):116-118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泛化倾向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互渗日益深入 ,与此同时 ,却是维护学科自性的努力 ,即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学科中心、基地建设等 ,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泛化与自性之间 ,有没有矛盾 ,对学术气候反应较快的文学理论 ,或广义的文艺学 ,其现实困境如何 ,未来如何发展等等 ,都是站在世纪门槛的、严肃的学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组“笔谈”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以期能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对思维规律的深入探讨,模糊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维活动中,模糊概念是不可缺少的,在某些思维领域,甚至模糊概念要胜过精确或清晰概念。对于文学来说,模糊概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它与模糊概念有着不解之缘。从作家认识生活到反映生活,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欣赏,哪一个环节也离不开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学土的共鸣现象,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读了陆行良同志“关于文学的共鸣问题”一文,我们得到了不少启发。但是,这篇文章在下面两个问题上,还值得商榷。首先,文学上的共鸣是什么?陆行良同志说:我们读完一部作品,就会在思想上发生一定的感应,或者对作品中所歌颂的人物和事件感到  相似文献   

7.
谈文学风格     
每个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创作方法,这正象每个作家进行创作不能离开生活一样。但创作方法究竟是有限的,而古今中外的作家是难以数计的。那么,会不会由于许多作家采用了同一种创作方法,他们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独创性,而成为千篇一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除了在许多作家之间存在有创作方法的共同规律性之外,在不同的作家中间还存在个体差异性,还存在文学风格的规律性。也正由于这样,不同的文学家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文苑中也才呈现出千姿百态、各放异彩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根本性质,是文学的一系列属于不同层次的固有属性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构成了文学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差异,决定了文学的许多非根本性质及与其他社会现象的非根本差异。在这一系列固有属性中,有的是文学和其他社会现象共有的,可不严格地称之为一般本质,有的是文学所特有的,可称之为特殊本质。本文只择其大要者论之。 1.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它无疑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论证,已驳斥了并正在驳斥着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上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来春 《云梦学刊》2004,25(2):107-109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是打破语言规范,并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更好地表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从而增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一般来说,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可以从语言、语义、语法等三个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文学理论是预设性与基础性的有机融合,是人文性与权威性的逆向存在,是建构性与反思性的同根而生.现今的文学理论研究必须深入到具体作品的语言层面、叙事层面;必须向外拓展到文化层面,建立一种文化诗学;必须打破纯文学的限制,进行跨学科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编入75%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形式。中学语文课进行文学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这几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知识,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受到作品的思想教育、美感熏染,以唤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中学语文课进行文学教育,还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多种方式,叙事、写人、状物、绘景的多种手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提高他们驾驭语  相似文献   

12.
周博 《社会科学家》2003,(3):142-146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天下,引发了对中国文学在这股浪潮中何去何从的追问。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是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现代化的梦想与追求后作出的选择。但全球化所导致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机械复制”,使现代艺术沦为失却理想的大众流行艺术,这不能不说是全球化的一个悖论。中国当代文学在全球化浪潮的直接冲击下产生的后现代写作,呈现出消解深度模式、创作向写作退化、叙述向故事转化等特点,从而营造了一座文学的“围城”。几欲坍落的文学世界急需重建,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弘扬并建设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是文学世界重建的最终抉择。  相似文献   

13.
柯艺 《南方论刊》2009,(4):91-93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性格,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以及情节发展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所作的细腻描写。细节虽小,它却象细微的核子一样,在文学作品中释放出巨大的震憾力。本文试从细节描写与一般描写的区别入手,初步探讨文学细节的作用,以及文学对细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小说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汶石同志,五月二十日在全国民族院校文艺理论研究会第四次学术年会上,就“文学与人学”问题发表了讲话,阐明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意见。 关于美学研究要注意对人学的研究,他说,讨论人的问题、人性问题、人性的异化问题,以及人道主义问题等,对我们搞创作的同志来说,关系是很密切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创作中提出来的现实问题。大家在一起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客观的真实性与理想的真实性的统一——简论卡西尔的史学真理观刘明华王忠文“历史学是不是科学?”这是自19世纪以来直到当代思想界对历史学提出的最严峻的诘问。在科学于人类进步中表现出巨大力量的时代背景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肯否,不仅是直接指向历史学本性,而且...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艺理论中正在兴起由文学作品研究深入到社会文化研究的潮流。这一深入是必要的,也是发人深思的。五十年代的文艺批评的弊端之一是教条主义的,把政治价值作为评价文艺作品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唯一标准。“四人帮”倒台后,新方法论兴起,但同时在创作和理论上都有一种偏向,即形式主义取向。就文艺理论来说,较为注意文艺作品形式结构上的特点,而全  相似文献   

17.
谈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胡奇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有其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就在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正确处理好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搞好文学创作的重要前提。一...  相似文献   

18.
<正> 时值新春,我走访了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在我的印象中,现在文坛上对新方法、新观念鼓吹宣传的最力者当以中青年学者为多,老一辈学者中有的对此似乎并不为意。因此,我小心翼翼地问:“钱先生,您对眼下新方法、新观念的讨论有什么想法呢?”钱先生好象早已成竹在胸,他并没有立即回答我的问题,而同我谈起了鲁迅。他说:“茅盾早在二十年代就已极赞赏鲁迅的小说,并有过专门的论述。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鲁迅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开一代新风的杰作的原因,则莫如鲁迅本人所说的,是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表现的深切’就是内容的深刻,‘格式的特  相似文献   

19.
艺术真实性属于反映论的范畴,表示艺术与现实之间的正确反映关系."艺术真实性表现"则用于表示艺术真实性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由于单独使用"艺术真实性"术语容易引起含混,我觉得应当以"艺术真实性表现"术语作为补充.本文将就比作些探讨.艺术真实性表现是真实性在艺术上的特殊表现承认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就不能不承认艺术真实性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有其特殊性.有的人不承认这简单的道理.比如说,西方过去有人在观看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戏剧演出时愤怒地拔枪打死了扮演坏蛋雅各的演员.我国扮演《白毛女》歌剧中的恶霸地主黄世仁的演员陈强也有过多次几乎丧命的遭遇.这是把艺术表现(通过演员)等同于普通实际生活的例子.还有的人对艺术的种类体裁的特征和艺术假定性不理解、不重视、不承认,责难京剧里的手势和台步,说"简直一点也不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把握程度,直接影响报告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直到今天,对真实性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原因是人们只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所能达到的绝对程度,而很少注意探讨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相对程度。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理论迷们首先来自对“真实性”内涵的理解。颇具权威性的《辞海》对真实性的阐释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只有当“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具有相当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