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中田 《日本学刊》2003,(6):124-135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思想的根源和民族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神道教经历了原始神道教、神社神道教、教派神道教、复古神道教、国家神道教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政教分离的今天,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束缚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神道教是日本人所独有的宗教信仰,它是在日本固有信仰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外来文化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民族宗教.神道教首先是一个历史产物,按其发展阶段,可以大致分为自发的原始神道、神佛接触的神社神道、国家神道、现代神道四个阶段.同时,神道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日本历史上曾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神道教是大和民族成长的要求,是日本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神道教是构建近代日本民族国家的文化基因;神道教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摒弃政教合一,回归神道本性的现代神道教是现代日本精神生活的主要支柱之一.探讨神道教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对于正确认识日本独特的思想、文化、民族心理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神道思想研究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道思想研究的现代意义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王守华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国家宗教。它端倪于绳纹时代的自然崇拜及祖先崇敬,形成于弥生时代农耕社会的共同祭场上。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与独立...  相似文献   

4.
道教和神道教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的民族宗教,与汉民族和大和民族的形成息息相关."神人关系"是一切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不同宗教对"神"和"人"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宗教在教义组成、仪式表现等方面的发展.对于道教和神道教这两种极具本土性、原生性特点的宗教来说,对"神人关系"的不同解释通过宗教的创生故事、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仪式场景三个方面得以表现.同时,"神"和"人"的不同定位也形成了汉民族和大和民族各自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中最本质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日本文化研究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令远 《日本学刊》2012,(1):132-142,160
周作人对日本文化的三个层次,即生活文化、形而上的纯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分别采取了体验观照、"盆栽式"、"迂回式"等研究方法加以探讨。一方面由此揭示了日本生活文化质素简朴、纯文化富于"俳味"等特点,另一方面在对日本的本土宗教即神道教的奥义的探讨上,却以不可解而告终,显示了周氏日本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化是庞杂多变的,并且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日本的各种宗教曾在战争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战后文化中的战争认知观,特别是战后日本历任首相都要去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在内的靖国神社,更引起了当年被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对。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清醒认识宗教,尤其是神道教对  相似文献   

7.
王英英 《日本研究》2012,(1):111-118
日本的战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影响日本战略文化的主要因素有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岛国根性”.当代日本主流战略文化主要有新民族主义势力的“普通国家论”和“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虽然他们的战略思维各有侧重,但其对外战略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此,本文归纳出日本今后的战略走向具有三大特征:战略主体性日益增强;在外交、安全上更强调战略性、进取性;由于中国因素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空前上升,日本对华战略的两面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渊源和精神支柱是武士道,还有日本神道教、佛教和儒学中的思想糟粕以及“神国”、“皇国”观念和史观。进入近现代后,又加上了从西方引进的沙文主义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并奉为其思想理论基础。因此,是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腐朽反动思想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9.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两千多年来精神行为的重要积淀,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是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的神道理论,构成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影响着日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之学者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牛建科教授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便是该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系统、全面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专著。该书采取历史的纵剖面与阶段性的横断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丰富的第一手…  相似文献   

10.
土地神崇拜与道教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原始农业产生以后,人与土地的关系更为亲近,出于对农业丰收的祈盼和依赖,形成了土地有灵的观念和土地神崇拜。土地神崇拜对中国道教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教尊神中的三清四御之一的后土皇帝祗和俗神中的土地,都是从中国远古以来的土地神崇拜演变而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道教在塑造自己的神团系统时,表现出作为中国固有宗教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