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妇女从事翻译职业,西方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始于清朝末年.女性之所以能进入翻译领域,是因为在西方翻译被视为一种边缘职业,在中国则是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清末女性开始接受西方教育从而推动了女性翻译的开展.女性翻译家在文化交流、政治革命、争取女权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翻译实践中,她们通过各种策略对文本进行干预,修正性别歧视话语.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妇女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译论中的女性隐喻,要求译者对作者要像妻子对丈夫那样忠诚,实质上忽视了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运用中折射出的性别歧视倾向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音、词形词汇、语法到会话,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证据.之所以如此,第一,女性自古以来所处的附属地位使她们在言语上表现得比较踌躇、委婉;第二,女性长期受到的歧视使她们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只好通过调整言谈举止,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第三,女性肩负着养儿育女的责任,因而她们比男性更能意识到使用礼貌语言和规范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 (sexism)这个术语 ,是伴随西方女权主义产生的。它是指把男性视做社会规范和中心 ,轻视 ,侮辱女性或使她们显得微不足道。性别歧视性语言在英语中大量存在 ,本文着重探讨英语中的一些常见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如何避免使用它们 ,从而促进语言领域中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4.
调查《汉语大字典(缩印本)》中上下结构的"父"部字、"子"部字、"女"部字和"母"部字,可以发现:"父"部字中87.5%的"父"在上;"子"、"女"、"母"与其他构件构成的字中,"子"、"女"、"母"在上的百分比依次是14.6%、2.53%和0%。字义兼指"男"、"女"的,不用"女"部,而用"子"部;字义是贬义的,即使包括"男"和"女",甚至主要是"男",也用"女"部。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是汉字结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表层原因;造成女性主体意识丧失的是其经济地位的丧失,且是汉字结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保持女性经济独立和主体意识是当下国人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注意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妇女在劳动力市场处境尴尬:与男性相比,工资收入低、劳动参与率低以及下岗问题严重等。通过国际比较发现,目前中国纯粹的性别歧视似乎并不十分突出,而女性基础教育不足却可能严重影响着她们在职场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跨文化语境中解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所关注的是女性在传媒话语中的身份与地位问题,以及女性、女性角色在各种大众媒介文本中被描绘的方式,致力于唤起对传播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乃至性别歧视的关注,从而真正恢复女性的主体意识.女性主义在中国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发展脉络,具有与西方女权运动不同的文化语境及媒介现实,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对女性意识的认识是与中国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中国的语境现实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必须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意识与批评指向.因此,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反思,首先要考虑的是中国语境,在把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用于分析中国新闻传播中的女性问题的同时,应把妇女发展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包括我国诸多妇女问题产生的历史及现实背景联系起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宁瀛的《无穷动》在大众媒体和学术领域掀起了有关"女权"和"女性主义"的大讨论,影片透视出一种"女性主义"的文化现象,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反映。片中的人物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她们代表的是当下成熟的知识女性鲜活的生命个体。在女人无穷动的欲望背后,隐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无穷涌动。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女性地位开始提高.郁达夫小说<迟桂花>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可谓当时女性的缩影,她们受害于传统,在传统中突破,又在突破中妥协.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新旧价值观的对峙,加深了女性内心的分裂.女性进步与保守的思想共存,并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人和事而相斗争,造成了传统女性生存的苦闷和困惑,她们的人物形象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女性无法完成对现实的突破,便只能妥协.  相似文献   

9.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表现了女性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所经历的信念迷失和价值错位的蜕变过程.作品通过一拜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历史语境中的情爱经历,深刻地揭示出当代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细腻描写了男权主义、物质主义和虚无主义对她们的精神解构.作品对当下现实的冷峻审视和剖析社会问题的罕见深度,引发了读者对于经济时代女性命运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女性艺术家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指出随着当下艺术观念发生改变,女性主体意识与艺术观念均发生改变.进-步引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这样的艺术问题,并讨论引出该问题的必要性以及时效性.女性艺术家应该面对历史与现实的状况,通过行动积极参与新制度的创立.  相似文献   

11.
<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是裘山山的新作,秉承其一贯风格,表现现代女性在现实中的处境.她们为了真爱的追求,却感受到现代社会对她们的异化;尤其感受到现代性时间所造成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以及对女性主体的分裂,从而透视出现代社会是如何把女性改造回家庭和传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穿透力.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她一生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均以女主人公的婚恋为主题,以她们进入婚姻殿堂为结局.文章认为看似浪漫的故事却掩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女性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等.而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进而反映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进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的21世纪,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闻媒介在社会力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新闻领域中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新闻腐败现象成为业内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并衍生为一个世界性话题。作为一名新闻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抵制"新闻拜金主义",如何才能更深层次地塑造自己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媒体的公信力。本文试图从新闻工作者"独立不迁"的理想人格境界出发,从人格魅力的视角来探究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14.
简&#183;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她一生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均以女主人公的婚恋为主题,以她们进入婚姻殿堂为结局。文章认为看似浪漫的故事却掩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女性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等。而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进而反映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系统中对女性称谓的歧视。对汉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歧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认为在英语中,与男性有关的称谓,一般都体现了一种社会认定的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形式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引申的贬义色彩;在汉语中,语言称谓上的"性别歧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论述同样作为大学生,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表现和综合能力上与男生相比,是相同的甚至是超过的.女生在进入职场时具有更丰富的文化资本,更多的就业筹码,这是女大学生就业的应然.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实然却与应然相悖,"表达性角色"的文化标签、"无差别"教育以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导致她们在就业时相比较男生而言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文学论坛中颇具颠覆型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文学史,文学现象以及经典作家和作品,揭示了文学领域中想来被忽略的层面.论文利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毛姆«人生的枷锁«中几个与主人公菲力蒲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包括凯丽伯母、米尔锥以及萨拉.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女性的三种形象--可悲的"天使"、"女恶魔"和理想女性.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出分析,以至重新的阐释,发掘小说中毛姆含而不露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学史中,冰心与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淑女"和"俗女"的对照,虽泾渭分明,却都基于作者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对世间百态的洞察。她们殊途同归,奠定了现代意义上女性写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林白<万物花开>与毕淑敏<女工>虽然题材类似,但却呈现了巨大的美感差异.<万物花开>是表现自我的,是生命自我的自由体验,"万物花开"是物我合一的生命自由象征.林白是生命型作家;<女工>工是表现"她们"的,是对底层不幸的现实书写,是理性自我的普遍性伦理关怀,毕淑敏是理性型作家.她们的心理习惯分属于生命的与理性的两种不同的价值世界之中,她们各自依据自己的心理习惯呈现自己的文学风格.各自具有自己的文学价值和精神价值.把这两部作品并置起来.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两部作品和这两位作家.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翻译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大批杰出的女性翻译家活跃在翻译领域.她们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在翻译方法上,她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译文忠实流畅;在翻译风格上,她们温婉、细腻、多样.她们都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教养是她们成就的基础,优秀的创作才能丰富了她们的翻译技巧.尽管她们在翻译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依然是边缘化的,她们应该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