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谁 《北京纪事》2010,(4):56-59
孔炳彰,1981年3月出生,曹氏风筝艺术传承人,第四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获得者。风筝作品曾获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优秀新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风筝作品“比翼燕”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4年风筝作品“孙悟空”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山花奖”银奖。2005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俗之雅”风筝艺术展览,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被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评为年度“世界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2.
放飞理想     
今天,老师讲《理想的翅膀》一课,讲的是小朋友们放飞风筝的事。读完课文后,老师笑眯眯地问:“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李倩首先站起来说:“我想当一名护士,所以要做一个红十字风筝。”陈锐没等李倩说完,急急地说:“2008年奥运会很快就到了,我要做一个五环旗风筝迎奥运。”刘欢也不甘示弱,他站得高高的,说:“我要做—个乌龟风筝。”同学们一听,哄地一下笑起来。老师问:“你为什么要做乌龟风筝呢?”刘欢说:“因为乌龟个子小,爬得又慢,它很难看清周围的世界。我要让它飞到天上,把我们祖国的大…  相似文献   

3.
我为足球狂     
《新天地》2006,(7)
南京世界杯前放飞22只足球风筝一款总长130米、直径0.8米,由22只平面足球小风筝串联而成的“足球风筝”在南京二桥公园上空放飞。据了解,该风筝是南京市民车阿坤老人用环保塑料薄膜制成的,每个“足球”尾部分别写有一个字,连起来便是“中国足球关注未来、放飞希望、树雄心、立壮志、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4.
城市秀     
《社区》2008,(30):F0002-F0002
10月9日上午,来自风筝之乡的潍坊的风筝放飞队在青岛市的海滩放起风筝,和市民们一起迎接在青岛举办的“潍坊周”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宇航事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风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放飞风筝的季节,让我们随着手中的线儿,去了解中国风筝的深厚底蕴和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6.
放风筝     
今天是周末,妈妈带我到乡下的麦田边放风筝。我放的是一只“奥特曼”风筝。妈妈先帮我把风筝放到了天上。我牵着风筝线跑了一会儿,风筝飞得时高时低,有时它还想往下落。我赶紧拉手中的线,它又飞了上去。风筝越飞越高,我放了一次又一次的风筝线。  相似文献   

7.
我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称,其中“南鹞”就是指南通的板鹞风筝.这种风筝形声兼备,造型独特,制作工艺复杂.虽然深受人们的喜爱,然由于各种原因已日渐式微.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亦或是民间自发组织,甚至民间艺人个体,都应通力合作,为保护与传承南通板鹞风筝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今年83岁的麦景彬,一辈子酷爱风筝,一年四季不停地做风筝,一年四季有风他就放风筝。1996年在参加潍坊第13届国际风筝比赛时,他参赛的硬翅带响风筝获得一枚金牌,板式类风筝获得一枚铜牌,并被第13届国际风筝协会授予“风筝老人”的称号。 麦老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做风筝,如今已有  相似文献   

9.
我们老两口儿都是“风筝迷”,酷爱风筝、爱放风筝、爱扎制风筝、爱收藏风筝……十几年来,不仅扎制风筝和放飞风筝技术提高了,而且身体也健康了。放风筝是一种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活动,当风筝在天空展翅飞舞时,会使人顿感心旷神怡。这种乐观的情绪,可将任何忧虑烦恼之事,随着风筝高飞,全部置之九霄云外,这种精神上的愉快,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和推迟衰老,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扎制风筝用手又用脑。常言道:“脑是手之师、手动而用脑,脑子是个宝,愈用愈不老。”确实是这个道理。医学家认为:多用脑可延缓脑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文化对龙的传人的影响是久远而深刻的。我是一名风筝爱好者,已是90岁高龄了,尽管鬓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思路清晰,肤色红润,几十年放飞风筝的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我酷爱风筝,健康也得益于风筝。归纳起来,放飞风筝对身体的健康有如下益处。风筝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本能,宋代李石云“: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的确,放飞风筝,动形体,畅气血,集运动健身于一体。在宽阔的广场郊外,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空气,仰首远视,彩云无际“,鸟儿”飞翔,凝神专注,牵线…  相似文献   

11.
A不甘心玩《寂静岭》的小屁孩 从小在北京安定门长大的唐果,平日喜欢在灰色楼房前放风筝,“风好的时候,每放完一个风筝我就用石头把线轴压在地上,不一会儿就能放出七八个飘在天上,躺在草地上我便这样看呀看……”有时候,女孩子会设想放出一个“蝴蝶状文胸的风筝”,那样会不会太招摇、太“流氓”了呢?  相似文献   

12.
李铁成 《新少年》2014,(1):12-12
锦州市古塔区站四小学去年金秋时节举办“童心绘制梦想,校园放飞希望”绘制风筝大赛活动,1200名小学生各展才艺,共绘制风筝1230余只。千姿百态的风筝绘制着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传承着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风筝》为鲁迅《野草》中重要篇目 ,反映出作者当时既向往“春天” ,又感到无可把握的复杂情感 ,以“风筝”为描述对象 ,形成了精奇独特的艺术构思 ,抒情性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喜悦     
星期天,我和好朋友于巍然来到莘庄公园的大草坪(pīng)上放风筝。我们去小卖部买了一个飞机风筝,缠上线“,飞机”准备起飞了!于巍然不断地放线,而我拿着“飞机”向前一阵猛冲,把“飞机”送上了蓝天。可好景不长,“飞机”刚上天就摇摇晃晃,俯冲下来,在“跑道”上“坠毁”了。我们赶紧来到“事发地点”,给“飞机”做了认真的检查,把损坏的机翼用单面胶修补好。在于巍然的提议下,买了一个工具盒,为飞机装上了发动机,按上电池,打开开关……飞机风筝变成了电动飞机风筝!我拿着线卷,于巍然拿着飞机风筝,我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信心满满地打了一个“V…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8,(4):49-49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上第一艘巨大的由风筝提供部分动力的商船已在2008年1月22日开始首航,从德国不来梅港市出发,驶往委内瑞拉。风筝船的发明者史蒂芬·瑞吉说:“我们的目的是证明它对保护环境有利。促使我们大家意识到生态和经济并不矛盾。”这艘1万吨重级的“白鲸天帆”号将现代技术与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玩的风筝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由电脑控制的风筝和海洋上空强劲的风提供动力,支持船上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一、抓住关键词语“惊异和悲哀”把握全文主题 当“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的时候,“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风筝》的开头一节,就设置了悬念,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风筝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呢? “惊异”,即惊奇诧异,这里是指由于在严冬中看到了风筝——春天的信使而出现的激动兴奋的情绪。因为春天毕竟是美丽的:杨柳发芽,山桃吐蕾,孩子们放风筝,融成了一片春日  相似文献   

17.
南通风筝     
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分两大类:一类叫“活鹞”,即造型风筝,取材于鸟兽虫鱼2类动物,形象生动,色彩华丽,做工精细,多为文人雅士及市民玩乐放飞用。一类叫“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南通风筝,其结构多为平面的长方、正方、六角、八角等形状,小的三尺之高,大者可达丈余,风筝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子,分高中低三个声部,上天后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一部动听的和弦。现在,南通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性的风筝节,吸引国际国内的风筝爱好者前往放飞,试比高低。南通风筝  相似文献   

18.
一位父亲牵着小男孩的手在都市的街心花园广场上散步。广场上空除了白鸽,还飘飞着许多风筝。小男孩的视线完全被那些五彩缤纷的美丽风筝吸引住了。小男孩央求父亲:“爸爸,我也想放风筝!”在广场的一侧,恰好有人在卖风筝,于是父亲  相似文献   

19.
1992年金秋,全国糖酒展销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引发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大战。其中,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成都全兴酒厂的风筝广告。它率先将民间艺术为市场经济服务,为风筝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领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它归为“郑州广告大战”的“三新”之一。记者们纷纷询问广告风筝的制作者是谁,原来,他就是成都市人大代表、民进成都市委委员、成都师专数学系副教授李志凡。 受家庭美育和乡土文化的影响,李志凡从小就渴爱绘画和包括风筝在内的工艺制作,锲而不舍四十年。1981年后,在教学和工作之余,他对风筝制作更是潜心钻研,制作技艺突飞猛进。由于他得天独厚,既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又精于数学计算,所以他的风筝作品高逸典雅,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20.
放风筝     
阳光明媚,和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 嘿,天空中花花绿绿,样式各异的风筝可真多,令人眼花缭乱。美丽的“小金鱼”,像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身着长裙的“仙女”,在微风吹动下翩翩起舞。最惹人喜爱的就是那只“鸽子”,飞得最高,身子雪白雪白的,好像还听到它“咕噜咕噜”叫呢。 看着这么多风筝在空中“大显身手”,我多么希望自己的“蜻蜓”也快快地飞上蓝天呀!我牵着蜻蜓往前跑。我一边跑,一边放线,风筝开始飞起来了,起先它在低低地盘旋。这时我心里不住地念叨:蜻蜓,你可千万要争光呀。可是,它没升多高,就晃晃悠悠地向下栽。弟弟急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