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模式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现行考核的弊端,提出建立实施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全面评价考核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高云 《兰州学刊》2006,1(12):205-206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是一个重要而长期的课题。本文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的角度,提出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三个重点方面,即加强大学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利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重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一个语言修养水平较高的群体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对大学生的形象塑造形成制约。大学生要消除这些制约因素 ,就必须充分认识语言修养的层级性要求 ,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语言修养 ,塑造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个代表"为指针,论述了开设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与"三个代表"的关联,分析了处于大变革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复杂态势.提出如何从社会主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开设文学修养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非中文类专业在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文化科学知识修养、心理和身体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的提高途径很多,文学修养课程的学习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可以起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了解历史,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 ,高校肩负着大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历史使命。为此 ,应强化道德修养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行为规范。应利用高校图书馆来完善大学生自我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不仅是对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更是当代大学生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要求。其实质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培育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担当作为化为行为习惯。这些品行习惯的养成既需要加强外在教化,也需要强化自我修养;既需要修心,修性,也需要修能,修行;既需要理想信念修养,道德情操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养,爱国爱党修养,责任观修养,也需要使命感修养,感恩心修养,诚信品质修养,执著精神修养,能力素质修养等全方位全身心修养。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接力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勇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建设的需要,我国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道德品质优良,且具备真才实学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师生互动模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大意义,探讨师生互动模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深入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意义,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从道德的本质及形成规律、大学生特殊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责任的视角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意义进行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大学生党性教育两者的终极价值都是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此外,强理论性、实践性也是两者的共同点。一直以来,加强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始终是党培养学生党员干部修养的优良传统,因此,学界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党性教育实效性、开拓党性教育渠道、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文章以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为切入点,探讨党性教育与思政课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链接。经研究认为,党性教育可以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而思政课亦可以借助党性教育契机,挖掘并发挥优秀学生的先进模范作用玩转课堂,从而构建一个有助于发挥两者政治与教育优势的互动网络。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的知行分离现象,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主体性教育、德育目标、德育价值导向、道德价值评价体系、道德价值取向约束机制、道德践行、构建和谐德育环境等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学习、科研到休闲、娱乐,大学生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网络使用频率的升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诚信缺失、价值观错位等等。本文在着力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危机的主要对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从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汪雪娇  丛大川 《理论界》2014,(3):189-192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少数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状况亦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在道德境界上缺乏奉献精神;在道德实践上偏重物质享受;在道德观念上以个人为中心;在道德理想上表现为理想追求较低。导致少数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观念冲突的社会现状、脱离实际的学校道德教育、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德育、独生子女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应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对策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改变道德教育理念、采用道德内化方法、营造培育美德的环境、健全道德的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大学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实践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采用参与型德育模式,通过主题演讲、启发式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德育过程进行情感体验。同时,大学德育必须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5.
儒家教育思想虽然已经失去了支配教育的主体地位,但其精神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信念坚守、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其教育途径和方法,仍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从公民道德的角度认识儒家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传统道德的目的之一,是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伦理资源,因此,从公民道德的角度来认识儒家道德,是一个重要而可行的思路。通过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儒家道德与公民道德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前者是以精英阶层为主体的,以自律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体系,而后者是以全体公民为主体的,以律他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体系。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些观念,并更好地改造和利用儒家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对社会各领域都具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高校德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主体发展,使高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道德教育突出的问题是实效性不高,其中一个表现是人们在道德上的双重人格现象,即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的观念和内容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育方法单一片面不够科学。应该从道德需要入手,适时扩充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道德教育方法,加强道德修养和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 ,就是教会人们选择大的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这表现在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注重个性教育 ,深入德育功能认识 ,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生活世界是德育教育的根基等。这些将在 2 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的客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相对主义很容易和许多非相对主义的观点相混淆,如文化相对主义和参量普遍主义等。道德相对主义有两种:个人相对主义和主体间相对主义。后者认为,道德上的对错依赖于判定其对错的道德框架或道德共识,没有客观的标准可以决定不同的道德框架或道德共识之间的优劣。支持这种道德相对主义的论证包括鉴赏判断类比论证和道德多样性论证。但是,这些论证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为道德判断和鉴赏判断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道德客观主义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道德的多样性。此外,道德相对主义将道德仅仅建立在人们共识的基础上,将道德的要求也仅仅限制在达成共识的人们之间,这不仅导致主观主义,理论上和实践中也会导致许多难以接受的后果。如此说来,寻求客观的道德标准,是解决道德争论、避免道德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