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从共时的角度,分析了当今艺术的嬗变,论述了构成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旋律审美文化、高雅审美文化、大众通俗审美文化的各自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大众文化的飞速发展,审美文化向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当今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超越“雕塑”这一常规公共艺术品形式,首先阐述了具有交往空间的公共艺术品是能为人们提供交流场所的公共艺术形式;其次从精神和物质层面阐述了这种公共艺术品中人与人、人与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品与所处场地的互动方式;再次介绍了这种公共艺术品兼顾座椅、公共车站、移动厕所、游乐场甚至文化走廊的设计可能;最后提出这种公共艺术品应该借鉴建筑空间理论、环境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相关讨论,并建议应关注大地艺术和装置艺术中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战争电影是苏俄电影中的重要类型。在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它无论是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主要结合相关影片分析当代俄罗斯电影中的战争电影,力求提供有关当代俄罗斯战争电影的一个基本概观,同时使大家了解俄罗斯战争电影的内在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诉求的表达。旨在揭示当代俄罗斯战争电影的演进脉络,阐述在社会转型期的电影艺术中战争电影发生嬗变的内外动因。  相似文献   

4.
设计审美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审美的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由异质间性生成设计审美的本体意义,并以此构成当代文化典型表征;由普遍交往生成设计审美的社会意义,并以此展现当代社会典型景观;由系统关联生成设计审美的深层意义,并以此建构当代审美典型范畴。它们的互动张力构成设计审美的当代意义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共领域的嬗变与有限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从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提及和关注到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历史追溯,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公共领域的孕育到嬗变,从社会转型中对公共领域的呼唤到网络社会崛起中公共领域的有限建构,公共领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公共舞蹈艺术在大学教育中的特殊价值,显现了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揭示出了教育的根本意义。公共舞蹈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塑造大学生的健美形象。  相似文献   

7.
8.
当代影视艺术公共境遇呈现事实性、审美性和价值性的拓展与复合.事实性境遇促成影视艺术的本位生存,但它经常受到政治化或商业化构成的干扰与牵拽;审美境遇的镜像存在强化了影视创造者的主体感觉,并在影视审美的视觉图式上形成历时性"形式链".但当代影视的镜像审美探求有脱离公共价值之嫌,从而导致一定的经验教训;在价值境遇上,当代影视由选择性境遇向创造性境遇转换,标志着影视艺术公共境遇的本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当下音乐艺术之美,以歌曲《人世间》为例,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了歌曲《人世间》的情感之美、歌词之美、旋律之美以及歌者的声音之美,并指出与传统民族唱法的异同。在阐释艺术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说明了《人世间》从词曲到演唱,从旋律至内容,从基本情感到精神价值体现出的当代人对美的定义和追求。进言之,还原出歌曲《人世间》表达真实生活的一面,以美妙的音乐为传播载体,将真实生活中的画面浮现观众眼前,并以此照射出歌曲与同名影视剧《人世间》故事的交织交融,从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美德,烘托出极具现代艺术之美的《人世间》。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经过自身一系列发展演变,到当今已出现了许多与传统宗教完全不同的崭新特点信仰的淡化,教义的淡漠,情感的强化,组织的小型化、分散化、自由化、和社会化,并且出现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步入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文建设和环境景观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都市风貌的急剧变化,已造成了现代人新的环境价值观。同时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空间的改观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代壁画在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当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通过对城市的装饰和对大众审美需求的满足,起到美化城市环境与审美共享的作用;通过对大众的教化,广告的宣传,主观意念的自我展示,起到宣传与文化传播的作用;通过对环境空间的标识与弥补,调节人们的心理,提升城市公共环境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旅游及娱乐业的发展,从而起到弥补城市公共环境与价值增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书画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后殖民主义倾向,它具有以丑偷换拙的概念,以怪偷换变的概念,以脏偷换厚的概念,以"简"偷换空灵的概念,以模式偷换风格的概念等等一系列特征。对此加以分析和批判,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特性与本质有着较为深刻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公共收藏的三个维度可以概括为:价值判断、历史建构、公众定位,三者环环相扣。公共收藏以权力判断艺术价值,用有价值的艺术品建构历史,将建构的历史展示给公众。这三个维度在西方公共收藏三个多世纪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传统,但面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来自艺术的挑战、思想的挑战、市场的挑战,公共收藏的三个维度也需要相应重估。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孔子乐教的美育实践进行研究,阐述古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两方面作为审美教育之于今天的意 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肇发于总体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前提之上。物质生产极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生产状况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得以生发的重要土壤,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问题认识的深化也为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美学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得公民的生态审美权利意识加强,人民旺盛的生态审美需求也刺激着生态文艺作品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持续繁荣。美学讨论的去政治化与东西方美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凸显了当代中国构建自主美学话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美学话语呼应了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与生态问题,展现了中国当代美学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学理传统,彰显出美学始终屹立于时代思想制高点的历史站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的指引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支撑,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持续深化拓展,已然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社会现实的本土化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总理在其一生的行政实践过程中,展现了伟大的公仆精神。周恩来的公仆精神具体体现为:恪尽职守,执政为民;鞠躬尽瘁,勤政为民;严于律己,廉政为民。周恩来公仆精神对于更好地体现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高公务员的自身素质,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西方哲学家对智慧有不同的理解,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契对智慧的理解更具独到之处,他强调智慧使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智慧的境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达到的。哲学家们尤其是冯契对智慧的理解对于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主张"中道"的消费伦理原则,反对"浪费"和"吝啬",注重"节制",强调对人们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这些对于遏制消费主义的盛行、防止消费不足的倾向、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